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高一语文必修一单元知识点分析
范文
    高一新生要根据自己的条件,以及高中阶段学科知识交叉多、综合性强,以及考查的知识和思维触点广的特点,找寻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一语文必修一单元知识点分析,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一语文必修一单元知识点分析1
    一、通假字
    ①外连衡而斗诸侯/约从离衡(衡,通"横")
    ②孝公既没(没,通"殁",死亡)
    ③合从缔交/约从离衡/于是从散约败(从,通"纵",指战国时期六国联合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称为"合纵")
    ④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通"敝",疲惫)
    ⑤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通"呵",喝问)
    ⑥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崛起)
    ⑦赢粮而景从(景,通"影",像影子一样)
    ⑧百有余年矣(有,通"又")
    ⑨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抗,通"亢",高)
    ⑩威振四海(振,通"震",震动)
    二、古今异义
    ①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于是,在这种情况下;西河:黄河以西。)
    ②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在这时)
    ③山东豪俊遂并起(山东: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今指山东省。)
    三、一词多义
    1.固
    ①据崤函之固(险固,坚固,特指地势险要,城郭坚固,形容词用作名词)
    ②君臣固守以窥周室(牢固,顽强,形容词)
    ③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固守的据点,屏障,名词)
    2.因
    ①因遗策(沿袭,动词)
    ②因利乘便(趁着,介词)
    ③因河为池(凭借,依据,介词)
    3.亡
    ①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损失,动词)
    ②追亡逐北(逃亡,动词;此用作名词,指逃亡的军队)
    ③吞二周而亡诸侯(灭亡,动词;这里是使动用法,使……灭亡)
    高一语文必修一单元知识点分析2
    (1)通假字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輮”通“煣”,用火烤使木弯曲)
    知明而行无过(“知”通“智”,智慧)
    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天赋)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暴”通“曝”,日晒)
    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致”通“至”,达到)
    (2)古今异义
    博学
    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
    参
    古义:验,检查。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参加,参考。
    疾
    古义:强。例:声非加疾也(这里指声音宏大);疾风知劲草。
    今义:疾病,快。
    假
    古义:凭借,借助。例:假舆马者。
    今义:与“真”相对。
    金
    古义:金属制的刀剑。例:金就砺则利。
    今义:金子。
    爪牙
    古义:爪子和牙齿。例:蚓无爪牙之利。
    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
    用心
    古义:思想意识活动。例如:用心一也。
    今义: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
    (3)词类活用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作状,每天)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水)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作状,向上、向下)
    其曲中规(曲:形作名,曲度,弧度)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高:形作名,高处)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
    故木受绳则直(直:形作动,变直)
    (4)特殊句式与固定格式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用心一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用心躁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
    高一语文必修一单元知识点分析3
    (一)判断句
    1、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
    2、以乱易整,不武。(用散乱来代替整齐,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3、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天去了而不能好好回来复命的,那是没有用的小子!)
    4、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楚国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
    5、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如今人家有大功反却要攻打人家,是不合道义的。)
    6、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他)是沛公的护卫樊哙。)
    7、此亡秦之续耳。(这是走秦朝灭亡的老路啊。)
    8、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如今人家正是刀和砧板,我们是鱼肉。)
    9、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之所以派遣将士把守函谷关,是为的防备其他盗贼窜入和意外的变故。)
    (二)倒装句
    1、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那晋国,哪有满足的时候呢?)
    2、其无礼于晋。(介词结构后置句)(因为郑伯(曾经)对待晋侯没有礼貌)
    3、亡郑而有益于君。(介词结构后置句)(倘使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
    4、王拜送于庭。(状语后置)(燕王在朝廷上行跪拜大礼送出来)
    5、及宾客知其事者。(“者”,定语后置的标志)(太子和他的宾客中知道这件事的人。)
    6、具以沛公言报项王。(介词结构后置)(把沛公的话一一报告了项王。)
    7、得复见将军于此。(介词结构后置)(能够在这里又见到您。)
    8、籍何以至此?(疑问代词作宾词前置)(我怎么会这样!)
    9、大王来何操?(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大王来的时候带什么?)
    10、沛公安在?(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沛公在哪里?)
    (三)省略句
    1、晋军函陵。(晋国军队驻扎(在)函陵。)2、敢以烦执事?(我怎么敢用(这件事)来烦劳您。)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如果放弃进攻郑国而把它作为(您)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4、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现在的樊将军,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赏格来购取他的头颅。)
    5、人不敢与忤视。(人们不敢同他正眼相看。)
    6、荆轲有所待,欲与俱。(荆轲等待着一个人,想同他一起去。)
    7、嘉为先言于秦王曰。(蒙嘉替他事先向秦王进言。)
    8、为击破沛公军。(为我打败沛公的部队!)9、加彘肩上。(把猪肘放在(盾的)上面。)
    (四)被动句
    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父亲、母亲和同族的人都被杀死或没收入官为奴。)
    2、而燕见陵之耻除矣。(而且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去了。)
    3、若属皆且为所虏。(我们这些人都要被他俘虏了!)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20:5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