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2022年高一化学重要知识点 |
范文 |
高一化学重要知识点有哪些你知道吗?想要学好高一化学就要善于对化学知识进行梳理,总结,把基础知识记忆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化学重要知识点,欢迎查阅! ![]() 高一化学重要知识点 1.与水反应可生成酸的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错误,是"只生成酸的氧化物"才能定义为酸性氧化物 2.分子中键能越大,分子化学性质越稳定。 正确 3.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都能从酸溶液中置换出氢 错误,Sn,Pb等反应不明显,遇到弱酸几乎不反应;而在强氧化性酸中可能得不到H2,比如硝酸 4.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是两性氧化物或两性氢氧化物 错误,如SiO2能同时与HF/NaOH反应,但它是酸性氧化物 5.原子核外最外层e-≤2的一定是金属原子;目前金属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可为1/2/3/4/5/6/7 错误,原子核外最外层e-≤2的可以是He、H等非金属元素原子;目前金属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可为1/2/3/4/5/6,最外层7e-的117好金属元素目前没有明确结论 6.非金属元素原子氧化性弱,其阴离子的还原性则较强 正确 7.质子总数相同、核外电子总数也相同的两种粒子可以是:(1)原子和原子;(2)原子和分子;(3)分子和分子;(4)原子和离子;(5)分子和离子;(6)阴离子和阳离子;(7)阳离子和阳离子 错误,这几组不行:(4)原子和离子;(5)分子和离子;(6)阴离子和阳离子;(7)阳离子和阳离子 8.盐和碱反应一定生成新盐和新碱;酸和碱反应一定只生成盐和水 错误,比如10HNO3+3Fe(OH)2=3Fe(NO3)3+NO↑+8H2O 9.pH=2和pH=4的两种酸混合,其混合后溶液的pH值一定在2与4之间 错误,比如2H2S+H2SO3=3S↓+3H2O 10.强电解质在离子方程式中要写成离子的形式 错误,难溶于水的'强电解质和H2SO4要写成分子 11.电离出阳离子只有H+的化合物一定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错误,比如水 12.甲酸电离方程式为:HCOOH=H+ +COOH- 错误,首先电离可逆,其次甲酸根离子应为HCOO- 13.离子晶体都是离子化合物,分子晶体都是共价化合物 错误,分子晶体许多是单质 14.一般说来,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的胶体微粒带正电荷 正确 15.元素周期表中,每一周期所具有的元素种数满足2n2(n是自然数) 正确,注意n不是周期序数 16.强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与弱电解质的浓溶液的导电性都比较强 错误,强电解质溶解度小的的饱和溶液、与弱电解质的浓溶液由于电离不完全导电性都较弱,比如BaSO4的饱和溶液 17.标准状况下,22.4L以任意比例混合的CO与CO2中所含碳原子总数约为NA 正确 18.同温同压,同质量的两种气体体积之比等于两种气体密度的反比 正确 19.纳米材料中超细粉末粒子的直径与胶体微粒的直径在同一数量级 正确,均为10-100nm 20.1molOH-在电解过程中完全放电时电路中通过了NA个电子确,4OH- -4e- = 2H2O + O2↑ 21.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O3、Na2S、NaHSO3、H2SO3溶液中离子数目依次减小 正确,建议从电荷守恒角度来理解 22.碳-12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碳-12的摩尔质量为12g?mol-1 正确 高一化学实验知识 1.加热试管时,应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 2.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先拿出导管后撤酒精灯? 3.制取气体时,先检验气密性后装药品? 4.收集气体时,先排净装置中的空气后再收集? 5.稀释浓硫酸时,烧杯中先装一定量蒸馏水后再沿器壁缓慢注入浓硫酸? 6.点燃 H2?CH4?C2H4?C2H2 等可燃气体时,先检验纯度再点燃? 7.检验卤化烃分子的卤元素时,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先加稀 HNO3 再加 AgNO3 溶液? 8.检验 NH3(用红色石蕊试纸)?Cl2(用淀粉 KI 试纸)?H2S[用 Pb(Ac)2 试纸]等气体时,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后再与气体接触? 9.做固体药品之间的反应实验时,先单独研碎后再混合? 10.配制 FeCl3,SnCl2 等易水解的盐溶液时,先溶于少量浓盐酸中,再稀释? 11.中和滴定实验时,用蒸馏水洗过的滴定管先用标准液润洗后再装标准掖;先用待测液润洗后再移取液体;滴定管读数时先等一二分钟后再读数;观察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改变时,先等半分钟颜色不变后即为滴定终点? 12.焰色反应实验时,每做一次,铂丝应先沾上稀盐酸放在火焰上灼烧到无色时,再做下一次实验? 13.用 H2 还原 CuO 时,先通 H2 流,后加热 CuO,反应完毕后先撤酒精灯,冷却后再停止通 H2? 14.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先用烧杯加蒸馏水至容量瓶刻度线 1cm~2cm 后,再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 15.安装发生装置时,遵循的原则是:自下而上,先左后右或先下后上,先左后右? 16.浓 H2SO4 不慎洒到皮肤上,先迅速用布擦干,再用水冲洗,最后再涂上 3%一 5%的 NaHCO3溶液?沾上其他酸时,先水洗,后涂 NaHCO3 溶液? 17.碱液沾到皮肤上,先水洗后涂硼酸溶液? 18.酸(或碱)流到桌子上,先加 NaHCO3 溶液(或醋酸)中和,再水洗,最后用布擦? 19.检验蔗糖?淀粉?纤维素是否水解时,先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加 NaOH 溶液中和 H2SO4,再加银氨溶液或 Cu(OH)2 悬浊液? 20.用 pH 试纸时,先用玻璃棒沾取待测溶液涂到试纸上,再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比,定出 pH? 21.配制和保存 Fe2+,Sn2+等易水解?易被空气氧化的盐溶液时;先把蒸馏水煮沸赶走 O2,再溶解,并加入少量的相应金属粉末和相应酸? 22.称量药品时,先在盘上各放二张大小,重量相等的纸(腐蚀药品放在烧杯等玻璃器皿),再放药品?加热后的药品,先冷却,后称量? 高一化学必背知识点 离子反应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1、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如:酒精[乙醇]、蔗糖、SO2、SO3、NH3、CO2等是非电解质。)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酸、碱、盐和水都是电解质(特殊:盐酸(混合物)电解质溶液)。 (3)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能导电的物质:电解质溶液、熔融的碱和盐、金属单质和石墨。 电解质需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才能导电。固态电解质(如:NaCl晶体)不导电,液态酸(如:液态HCl)不导电。 2、溶液能够导电的原因: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 3、电离方程式:要注意配平,原子个数守恒,电荷数守恒。如:Al2(SO4)3=2Al3++3SO42- 二、离子反应: 1、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沉淀、生成气体、水。 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写、拆、删、查) ①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要注意配平。) ②拆:把易溶的强电解质(易容的盐、强酸、强碱)写成离子形式。 常见易溶的强电解质有: 三大强酸(H2SO4、HCl、HNO3),四大强碱[NaOH、KOH、Ba(OH)2、Ca(OH)2 (澄清石灰水拆,石灰乳不拆)],可溶性盐,这些物质拆成离子形式,其他物质一律保留化学式。 ③删:删除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价态不变和存在形式不变的离子)。 ④查:检查书写离子方程式等式两边是否原子个数守恒、电荷数守恒。 3、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看几看) ①看是否符合反应事实(能不能发生反应,反应物、生成物对不对)。 ②看是否可拆。 ③看是否配平(原子个数守恒,电荷数守恒)。 ④看“=”“ ”“↑”“↓”是否应用恰当。 4、离子共存问题 (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生成沉淀:AgCl、BaSO4、BaSO3、BaCO3、CaCO3、Mg(OH)2、Cu(OH)2等。 生成气体:CO32-、HCO3-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 生成H2O:①H+和OH-生成H2O。②酸式酸根离子如:HCO3-既不能和H+共存,也不能和OH-共存。如:HCO3-+H+=H2O+CO2↑, HCO3-+OH-=H2O+CO32- (2)审题时应注意题中给出的附加条件。 ①无色溶液中不存在有色离子:Cu2+、Fe3+、Fe2+、MnO4-(常见这四种有色离子)。 ②注意挖掘某些隐含离子:酸性溶液(或pH<7)中隐含有H+,碱性溶液(或pH>7)中隐含有OH-。 ③注意题目要求“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