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
1.讲过的病的药物治疗,即药名和用于什么情况 三叉神经痛 ——首选卡马西平抑制癫痫灶放电;哌咪清治疗顽固性三叉神经痛疗效优于卡马西平 面神经炎(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及早应用糖皮质激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面神经水肿,促使功能恢复 急性炎症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又称格林巴利综合症)——血浆交换(主要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中毒);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皮脂类固醇 TIA的药物治疗:①抗血小板聚集剂,如阿司匹林、双嘧达莫、噻氯匹定等;②抗凝治疗,华法林或肝素;③钙通道阻滞剂,扩张血管,如尼莫地平;④中医中药,如红花、丹参等 脑梗死的治疗:①早期溶栓;②控制血压;③防止脑水肿;④抗凝治疗;⑤血管扩张剂;⑥高氧;⑦抗血小板聚集;⑧脑保护治疗;⑨中医中药治疗 脑出血治疗:调控血压;控制脑水肿;止血药抗凝药 2.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特征: 50~70岁多发,男性较多 发作突然,迅速出现局限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体征 历时短暂,10~15分钟缓解,不遗留后遗症 反复发作,每次发作症状相像 常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脂血症 3.脑梗死的特征: 多见于50~60岁以上的动脉硬化者,多伴有高血压、冠心病或糖尿病 前驱症状肢体麻木、无力等 多数病人在安静时发病,不少在睡眠中发生,次晨被发现不能说话、偏瘫等 病情逐渐加重,局灶性体征在发病10余小时或1~2天达到高峰 意识清楚、轻度意识障碍 4.脑出血的特征: 高血压性脑出血常发生于50~70岁,男性略多 冬春季、天气转变时易发生 多在活动或激动时发病,多无预兆 诱因,疲劳、情绪激动等 5.瘫痪的分类 局限性瘫痪:为某一神经根支配区域或某些肌群无力 单瘫:单个肢体运动不能或运动无力 偏瘫:一侧面部跟肢体瘫痪,常伴有瘫痪侧肌张力增高、键反射亢进和病理征阳性 交叉性瘫痪:病变侧脑神经麻痹和对侧肢体瘫痪 截瘫:双下肢瘫痪 四肢瘫痪:四肢不能运动或肌力减退 6.面瘫的分类: 中枢性面瘫,是面神经核以上至大脑皮层中枢间的导体蛋白病损所引起的面肌瘫痪为核上性面瘫,或称中枢性面瘫。其特点是:1/4面瘫;眼裂以下瘫痪;口角偏向健侧 周围性面瘫,是面神经核导体蛋白及面神经导体蛋白病损所引起的面瘫称周围性面瘫。其特点是:1/2面瘫;眼裂变小 7.肌力分级: 0级:无收缩,无关节活动 1级:有轻度收缩,无关节活动 2级:有肌收缩,关节有活动,可水平移动 3级:可抬离床面,但不能对抗阻力 4级:对抗中度阻力,肌力较正常弱 5级:肌力正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