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
【背景资料】 2015年1月,济南市教育局颁布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工作意见,要求建立科学民主教育决策机制,制定市、县两级行政职权及责任清单,推进“一校一章程”建设,把青少年法治教育全面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在第十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上,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公布的一项针对“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群体的研究数据显示,其中64.7%的未成年人在犯罪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触犯了法律,法制意识薄弱已成为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因素。 【标准表述】 现如今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五个方面,分别为: 1.法治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2.法治教育缺乏专业教材; 3.法治教育内容片面粗浅; 4.法治教育方式单调无味; 5.法治教育经费严重不足。 然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又分为以下几种: 1.教育理念认识不到位 长期以来,青少年法治教育未能向“法治教育”的实质阶段转变。就个人层面而言,公民对法律的认知大概分为知法、懂法、守法、尊法的不同层次,而培育具有尊法自觉意识的公民才是法治教育的根本目的,这一点经常被忽视。 2.法治知识认识不到位 一个法治发达的社会,秉持谦抑原则的刑事法律决不会活跃在规则的前沿。青少年法治教育不仅要讲习刑事法律,更要传播那些和公民生产生活更为密切的民事、行政法律,这样才能让青少年们既懂得正当防卫、紧急避险,也知晓契约精神、公民权利。 3.制度价值认识不到位 当下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忽视了法的制度价值、人的主体性、法治社会中权利的第一性,反而在强化法律为专政工具的观念,视青少年为潜在的犯罪人,其效果可想而知。 【具体措施】 首先,转变青少年法治教育观念。 其次,配备精通法学的专业教师。 最后,建立多层次生动性的教育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