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2017年武汉音乐学院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 ||||||||||||||||||||||||||||||||||||||||||||||||||||||||||||||||||||||||||
内容 | 作曲(作曲研究方向专业主科) 一、考试性质 “作曲”是为招收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作曲方向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功能的水平考试科目。 二、考试基本要求 考生应比较系统地了解专业化音乐创作所必需的技术环节,并具有良好的技术掌控能力,能熟练运用技术手段完成各类乐队体裁(如:室内乐、弦乐队和管弦乐队)作品的写作。 三、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 四、参考书目 参见和声、复调、配器、曲式科目参考书目。 和声(和声研究方向专业主科及其他研究方向复试选考科目) 一、考试性质 “和声”是为招收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和声方向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功能的水平考试科目。 二、考试基本要求 该课程考试内容包括传统和声学和近现代和声学,考查考生的和声写作能力及对实际音乐作品中的和声思维、手法、风格、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三、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 四、考试题型与分值 1、四部和声写作占卷面总分的 60% 2、和声分析占卷面总分的 40% 五、参考书目 1、《和声学教程》,[俄]斯波索宾等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年版; 2、《和声学基础教程》(上、下),谢功成、马国华等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年版; 3、《勋伯格和声学》,[奥]勋伯格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年版; 4、《和声的结构功能》,[奥]勋伯格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年版; 5、《无调性音乐的结构》,[美]艾伦·福特著,罗忠镕译,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年版; 6、《二十世纪音乐的和声技法》,[德]基泽勒著,杨立青译,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复调(复调研究方向专业主科) 一、考试性质 “复调”是为招收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复调方向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功能的水平考试科目。 二、考试内容与范围 相当于复调课程本科阶段的结业程度。具体考查内容包括写作与复调作品分析两部分。要求运用各种对位技法完成指定的考题,运用所掌握的对位法知识分析指定的复调作品。 三、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 四、参考书目 理论书目 1、《复调音乐基础教程》(音乐自学丛书·作曲卷)第1版,赵德义、刘永平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12月; 2、《对位与赋格教材》(上、下册)第1版,[法]杜布瓦著,廖宝生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年10月; 3、《赋格写作教程》(第1版),[英]普劳特著,段平泰译,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年8月; 4、《赋格分析教程》(第1版),[英]普劳特著,段平泰译,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年8月; 5、《复调音乐教程》(第1版),于苏贤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5月; 6、《赋格学新论》(第1版),陈铭志著,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7年1月; 7、《复调音乐写作基础教程(修订版)》(第2版),陈铭志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年1月; 8、《复调音乐简明教程》(第1版),林华著,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11月; 9、《对位法(第一册:分类对位法》(音乐学院作曲技法丛书)(第2版),杨勇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13年3月; 10、《对位法(第二册):自由对位法》(音乐学院作曲技法丛书)(第1版),杨勇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13年4月; 作品曲集 1、[德]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1-2册 2、[苏]肖斯塔科维奇《24首序曲与赋格》 3、[德]亨德米特《调性游戏》 4、[苏]谢德林《24首序曲与赋格》 5、刘永平编著《现代赋格分析——20世纪经典赋格作品选》,湖北省教育出版社2016版。 配器(管弦乐法) (配器研究方向专业主科及其他研究方向专业基础课) 一、考试性质 “配器”是为招收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配器方向、作曲、计算机音乐作曲方向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功能的水平考试科目。 二、考试基本要求 考生应比较系统地理解和熟练掌握管弦乐队配器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法;并具备乐队音响的想象能力、控制能力和解决多管编制管弦乐队配器法问题的综合能力。 三、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管弦乐配器”为配器、作曲、计算机音乐作曲方向硕士研究生统一考查内容,要求运用各种配器手法完成指定作品(或片段)的管弦乐队配器。 第二部分“管弦乐配器分析”为配器方向硕士研究生考查内容,要求运用所掌握的配器法知识分析指定的管弦乐作品,撰写不少于600字的分析文章。 四、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 五、参考书目 1、《管弦乐队配器法》(第1版),施咏康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015年5月; 2、《现代乐器学》(第1版),(法)柏辽兹原著,(法)维尔多改写,金文达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年9月; 3、《配器法基础教程》(第1版),高鸿祥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3月; 4、《交响配器法》(第1版),C.瓦西连科著,金文达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10月; 5、《配器法教程》(第1版),(美)塞缪尔.阿德勒著,主编:叶小纲,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0年; 6、《管弦乐配器教程》(上,中,下)(第1版),杨立青著,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2年1月。 曲式(曲式研究方向专业主科及其他研究方向复试选考科目) 一、考试性质 “曲式”是为招收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曲式方向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功能的水平考试科目。 二、考试基本要求 曲式课程包括“曲式学”与“作品分析”两个方面。针对作曲技术理论专业、计算机音乐专业和表演专业指挥方向及指挥艺术指导方向,该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有关音乐作品结构规律的曲式学理论知识,并运用曲式学知识,结合和声、复调、管弦乐配器和音乐史学等课程的基础知识,具体分析某一作品的结构形式及其与内容表现之间的有机联系。 三、考试内容和范围 相当于曲式课程本科阶段的结业程度。考察曲式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分析“一部曲式—奏鸣曲式”范围内的指定作品,要求指明整体结构性质并写作结构图示;用适当的文字具体描述分析对象在结构、和声、材料等方面的处理技术及发展脉络;总结分析对象在结构、和声、材料等方面的特点、风格;在上述分析要求的基础上理解分析对象的形象表达。 四、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 五、参考书目 理论书目 1、《曲式学基础教程》,谢功成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2、《曲式与作品分析》,吴祖强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3、《音乐作品分析教程》,钱仁康、钱亦平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4、《曲式学》(上、下),[苏]伊·斯波索宾著,张洪模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 5、《大型曲式学》,[美]柏西·该丘斯著,许勇三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 6、William E. Caplin, Classical form: Atheory of Formal Functions for the Instrumental Music of Haydn,Mozart, andBeethove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作品曲集 1、[德]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 2、[德]贝多芬《交响曲》全集; 3、[奥]舒伯特《钢琴奏鸣曲》全集; 4、[奥]舒伯特《交响曲》全集; 5、[德]勃拉姆斯《钢琴作品曲集》; 6、[德]勃拉姆斯《交响曲》全集; 7、[波]肖邦《钢琴作品曲集》; 8、[法]德彪西《钢琴作品曲集》; 9、[法]拉威尔《钢琴作品曲集》。 音乐分析(音乐分析研究方向专业主科) 一、考试性质 “音乐分析”是为招收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音乐分析方向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功能的水平考试科目。 二、考试基本要求 音乐分析方向主科课程主要包括“音乐分析方法”与“音乐分析实践”两个方面的内容。该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最常见常用的音乐分析方法,并能够选用合适的方法具体分析某一具体作品的结构形式及其与内容表现之间的联系。 三、考试内容和范围 对分析方法的考查,主要涉及“主题分析”、“音级集合分析”、“申克分析”等方面的内容;对分析实践的考查,主要涉及自选一种或多种方法对一部完整作品的音乐分析。考试提供艾伦·福特《音级集合原型与向量表》供查。 四、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 五、参考书目 1、《音乐分析》,约翰·怀特著,张洪模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 2、《自由作曲》,[美]申克著,陈世宾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3、《申克音乐分析理论概要》,于苏贤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 4、《无调性音乐的结构》,[美]艾伦·福特著,罗忠镕译,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5、Analysis of Tonal Music: A Schenkerian Approach Sunsan Tepping, Allen Cadwallader,David Gagne,Journal of Music Theory 2001; 6、《音乐分析基础教程》,彭志敏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7、《新音乐作品分析教程》(上、下),彭志敏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 视唱练耳(视唱练耳研究方向专业主科 一、考试性质 “视唱练耳”是为招收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视唱练耳方向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功能的水平考试科目。 二、考试内容和范围 1、听写部分(笔试) (1)音程、各种三和弦及各种七和弦原位与转位(含开放排列)、非三度叠置和弦; (2)节奏短句(长度为6-12小节)、单声部旋律(长度为8-16小节)、二声部旋律(长度为8-16小节); (3)四声部和弦连接,包括古典风格、浪漫风格、自由调性风格等,长度为4-8小节。 2、视唱部分(面试) (1)单声部视唱2条(调性、自由调性) (2)二声部视唱2条(调性、自由调性) (3)带伴奏的单声部视唱2条(调性、自由调性) (4)节奏视唱2条(含各种类型的节奏、节拍) 以上(1)、(2)、(3)项中各含一条指定视唱曲目,由考试评委员抽取决定。 三、指定曲目目录 (1)单声部视唱 尼娜·卡恰琳娜著,《视唱教程》:第129、130、134、186首; 刘永平主编,《调性视唱教程》(修订版)湖北教育出版社,第四册:第十章第30首、第十二章第24首 刘永平主编,《现代音乐视唱教程》湖南文艺出版社:第二章第7首(亨德米特《小号协奏曲》)、第17首(斯克里亚宾《幻想》Op.49之3)、第三章第16首(勋伯格《钢琴曲三首》Op.11)、第四章第20首(罗忠镕《涉江采芙蓉》); (2)二声部视唱 《法国视唱》人民音乐出版社,7A:第20首; 《法国视唱》人民音乐出版社,7B:第25、26首; 刘永平主编,《调性视唱教程》(修订版)湖北教育出版社,第二册:第五章第71首、第六章第70首; 刘永平主编,《现代音乐视唱教程》湖南音乐出版社。第五章第4、6、11、14、19首。 (3)带伴奏的单声部视唱: 《法国视唱》人民音乐出版社,2B:第51、65、80、81首; 布尔诺维尔著,《视唱教材40首》:第11、17、29、39首; 刘永平主编,《现代音乐视唱教程》湖南文艺出版社,勋伯格《八首歌曲》Op.6,No.5(P110)、克热力克《游奥地利阿尔卑斯山组歌》Op.62,No.18(P124)。 音乐基础理论(音乐基础理论研究方向专业主科) 一、考试性质 “音乐基础理论”是为招收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音乐基础理论方向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功能的水平考试科目。 二、考试的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比较熟练地掌握音乐基础理论所涉及的内容,此外,还要掌握中国传统乐理以及现代乐理的一些基本内容。考查目标是,考查考生对音乐基础理论、中国传统乐理及现代乐理知识的应用能力及对实际音乐作品中的基础理论问题进行分析、归纳的能力。 三、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 四、参考书目 1、《音乐基本理论》,【苏】斯波索宾著,江启璋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版; 2、《音乐基础理论》,李重光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012版; 3、《基本乐理教程》,晏成佺、童忠良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版; 4、《中国传统乐理基础教程》,童忠良、崔宪、胡志平、彭志敏、王忠人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版; 5、《现代乐理教程》,童忠良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版; 6、《记谱法》,【苏】纽恩堡著,陈登颐译,音乐出版社,1958版; 7、《现代记谱法教程》,童昕编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版。 计算机音乐作曲(电子音乐创作)(计算机音乐作曲研究方向专业主科) 一、考试目的 考察考生的音乐制作技术综合应用能力以及计算机音乐创作能力。 二、考试内容 学术学位研究生具体考查内容包括电子音乐小品创作制作与电子音乐作品分析两部分。要求根据指定的声音素材进行长度不少于2分钟的电子音乐小品的创作与制作,要求有音乐性、有结构设计。运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分析指定的电子音乐作品片段,撰写不少于600字的分析文章。 专业学位研究生要求根据指定的声音素材(声音素材或乐谱)进行长度不少于2分钟的电子音乐小品的创作与制作,要求有音乐性、有结构设计。 三、考试形式 机试。 四、参考书目 1、《20世纪的音乐语言》,G·韦尔顿·马逵斯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年版; 2、《新音乐语汇》,霍华德·里萨蒂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年版; 3、《MIDI技巧与数字音频》,颜东成、卢小旭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自己动手做声音——声音合成与制作基础》,程伊兵著,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5、《电脑音乐技术与实践》,卢小旭、江振兴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电脑音乐MIDI与音频应用技术》,陶一陌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年版; 7、《电脑音乐MIDI交响乐配器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计算机音乐教程》(上下册),[美] 柯蒂斯·罗玆等著;李斯心等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年版。 乐队指挥、合唱指挥、指挥艺术指导研究方向专业主科 一、合唱指挥研究方向主科 1、自选指挥混声合唱曲2首(中外作品各1首,不得从指定曲目中选择,考生自备双钢琴演奏人员); 2、指定指挥曲目3首,考生自备总谱及双钢琴演奏人员; 3、合唱总谱读法:在钢琴上视奏合唱新谱。 【指定曲目】(双钢琴) 1、莫扎特《安魂曲》 2、舒曼《茨冈》 3、亨德尔《弥撒》 4、马斯卡尼《村民合唱》 5、冼星海《怒吼吧,黄河》 6、郑律成《娄山关》 7、瞿希贤《牧歌》 8、黄自《山在虚无飘渺间》 二、乐队指挥研究方向主科 1、自选指挥交响曲1首(不能从指定曲目中选择,考生自备双钢琴演奏人员); 2、指定指挥曲目2首,考生自备总谱及双钢琴演奏人员; 3、管弦乐总谱读法:在钢琴上视奏管弦乐新谱。 【指定曲目】(双钢琴) 1、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 2、韦柏《自由射手》序曲 3、德彪西《牧神午后》 4、勃拉姆斯《海顿主题变奏曲》 5、马勒《第五交响曲》第三乐章 6、柴科夫斯基《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 7、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 8、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天方夜谭》第二乐章 三、指挥艺术指导研究方向主科: 1、钢琴独奏:演奏练习曲1首(《肖邦练习曲》以上程度)、复调作品1首(四声部赋格)、奏鸣曲1个乐章(快板乐章); 2、双钢琴演奏:自选交响曲(双钢琴版本)1个乐章,考生自备双钢琴演奏人员; 3、总谱读法:现场视交响乐总谱演奏乐曲1首(或大型作品选段)。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综合[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不含作曲)各研究方向、指挥和指挥艺术指导专业基础课] 一、考试性质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综合”是为招收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各方向(作曲方向除外)、表演专业指挥、指挥艺术指导方向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功能的水平考试科目,用以考察考生在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相关课程的学习情况及综合运用能力。 二、考试内容和范围 不同方向考生分别考下列四项内容中的三项: 1、根据指定的动机材料写作钢琴小品(10小节以上) 2、和声分析(8-10小节) 3、为指定旋律写作可动对位(8-10小节) 4、将所给钢琴谱片段改编成双管编制的乐队总谱(6小节左右) 和声、曲式、音乐分析方向考其中第1、3、4项;复调方向考其中第1、2、4项;配器、视唱练耳、音乐基础理论方向考其中第1、2、3项。 三、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 四、参考书目 参见作曲、和声、复调、配器、曲式科目参考书目。 乐器演奏与声乐演唱(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各研究方向、计算机音乐作曲、指挥研究方向复试科目) 1、考生应能熟练掌握一件乐器(视唱练耳方向与指挥方向指定为钢琴),具体程度要求:如选择钢琴要求演奏相当于车尔尼《钢琴练习曲》op.740及以上水平的乐曲1首;如选择其它乐器则要求演奏中等规模的独奏作品; 2、合唱指挥方向与视唱练耳方向还需演唱自选声乐作品1首; 3、合唱指挥与乐队指挥方向、指挥艺术指导方向用钢琴视奏指定合唱或管弦乐队总谱片段。 面试(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各研究方向、计算机音乐作曲、指挥和指挥艺术指导研究方向复试科目) 一、提交作品或论文 1、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各研究方向 (1)作曲方向:须提交本人创作的专业音乐作品(多声部、非流行音乐)1-3件(附录音资料最好)和本研究方向学术论文1篇; (2)曲式、音乐分析、复调、配器、和声、视唱练耳、音乐基础理论研究方向:须提交本人撰写的本研究方向学术论文1篇,如有作品可一并提交; 2、计算机音乐作曲研究方向:须提交本人创作的电子音乐作品至少1-3件(包括文件、音频和乐谱资料等作品的技术说明)和本研究方向学术论文1篇; 3、指挥、指挥艺术指导研究方向:须提交本人撰写的本研究方向论文1篇,如有作品可一并提交。 二、口试 1、简介个人专业学习经历与研究目标,并接受专业素质测试问答; 2、展示本人提交的作品或论文,并回答与作品或论文相关的提问; 3、展示本人的综合能力。 曲式与和声(音乐学、音乐教育、音乐表演与教学各研究方向复试公共科目) 一、课程性质和学习目的 《和声》与《曲式》课程作为音乐院校各专业及专业方向的两门专业基础必修课,音乐表演专业和音乐学方向的学生应在两学年里先后修毕《和声》与《曲式》课程(每门课程1学年),要求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加强读谱能力、增强对作品风格把握的能力、提高理解作品的能力,并为主科学习和论文写作提供理论基础。 二、考试内容和范围 相当于《和声》和《曲式》课程本科阶段普修课程大纲要求的结业程度。 和声:识别指定音乐作品中的调性、和声,并对其序进、技法、布局、特点、风格及在内容表达方面的影响进行详细的分析、归纳和概括。 曲式:分析“一段曲式—奏鸣曲式”范围内的指定作品,指明整体结构性质并写作结构图示;用适当的文字描述分析对象在结构、和声、材料等方面的处理情况及发展脉络;总结分析对象在结构、和声、材料等方面的特点、风格;在上述分析要求的基础上理解分析对象的形象表达。 三、参考书目 1、理论书目 和声: (1)《和声学教程》,[俄]斯波索宾等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年; (2)《和声学基础教程》(上、下),谢功成、马国华等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年; 曲式: (1)《曲式学基础教程》,谢功成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 (2)《曲式与作品分析》,吴祖强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 (3)《音乐作品分析教程》,钱仁康、钱亦平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13年。 2、 作品曲集 (1)[德]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 (2)[奥]舒伯特《钢琴奏鸣曲》全集; (3)[波]肖邦《钢琴作品曲集》; (4)[德]门德尔松《无词歌》全集; (5)[俄]柴可夫斯基《四季》。 视唱练耳(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各研究方向、计算机音乐作曲、指挥和指挥艺术指导研究方向、音乐教育、音乐表演与教学专业各研究方向复试科目) 一、笔试部分(听写) (一)音程 范围:各种自然音程,音程连接中可包含增二度、减七度、增五度、减四度 题型: 1、听写音程并判断音程名称,旋律音程与和声音程共5个; 2、和声音程连接,三升降调号内各自然、和声大小调内。 (二)和弦 范围:各种三和弦原转位、大小七与小小七和弦原转位、减小七与减减七和弦原位 题型: 1、听写和弦并判断和弦名称,分解和弦与柱式和弦共5个; 2、听写和弦连接(一行谱,八度内密集排列,三升降调号内各大小调中的正副三和弦原转位、属七和弦与下属七和弦原转位); 3、听写四声部和弦连接(可以只写和声标记,三升降调号内各自然大调、和声小调,各种调内常见和声连接)。 (三)节奏 范围: 1、 常见的2/4、3/4、4/4、3/8、6/8拍子; 2、各种常见节奏型组合、各种休止、均分音型之间的连线、细分节奏(三十二分音符)、复附点等。 题型: 1、判断节拍(根据旋律)2条; 2、听写节奏短句,2小题,其中有1小题是听旋律写节奏,4至8小节。 (四)旋律 范围: 1、大小调:三升降调号内; 2、民族调式:三升降调号内各五声、七声调式; 3、变化音:辅助式、经过式、换音式、倚音式。 题型: 1、听写单声部旋律,1条,8小节; 2、听写二声部旋律,复调性1条,8小节。 二、面试部分(视唱) 范围: 1、三升降调号内各大小调、民族调式,可以含辅助式、经过式、换音式、倚音式等变化音及近关系转调; 2、常见的2/4、3/4、4/4、3/8、6/8拍子,各种常见节奏型组合、各种休止、均分音型之间的连线、细分节奏(三十二分音符)、复附点等。 题型: (1)单声部视唱2首,一首为指定曲目视唱,现场随机抽取;一首新谱视唱,8-16小节;指定曲目范围见《调性视唱教程》(刘永平著,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年9月)的第2、3册“变化音”部分; (2)八小节左右复调性二声部弹唱(乐队指挥与合唱指挥专业方向加试)。 要求视谱迅速、击拍正确、节奏准确、音高稳定、有一定的音乐表现力。 音乐学专业各研究方向专业主科
音乐学基础(音乐学专业各研究方向专业基础课4选3)
音乐名作听辨参考曲目(音乐学专业各研究方向)
音乐表演与教学、音乐教育各研究方向专业基础课(3选2) 科目
音乐教育专业各研究方向笔试科目 《音乐教学法》 一、考试性质 《音乐教学法》课程是为招收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育、声乐教育方向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而设置的具有选拔功能的水平考试科目。 二、考试基本内容 1、音乐课程标准的性质、基本理念与课程设计思路; 2、音乐课程标准对音乐课程目标的表述; 3、音乐课程标准对音乐课程内容的要求与实施建议; 4、音乐课程标准的评价体系; 5、音乐课程标准对教材编写的建议; 6、音乐教学程序的相关内容; 7、音乐教学过程的相关内容; 8、音乐教学模式与方法的相关内容; 9、音乐教案设计; 三、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 四、参考书目: 1、尹爱青著《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人民音乐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联合出版,2007年9月; 2、《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 《音乐教育学》 一、考试性质 《音乐教育学》课程是为招收音乐教育专业音乐教育学理论、音乐心理与治疗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而设置的具有选拔功能的水平考试科目。 二、考试基本内容 1、学校音乐教育基本理论; 2、音乐教学程序、音乐教学过程、音乐教学模式与音乐教学方法; 3、20世纪以来有体系意义的国外主要的音乐教学法; 4、2011年版九年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修订版)》的相关内容; (以下为音乐教育学理论研究方向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5、中外学校音乐教育的历史发展与改革; 6、音乐学习与教学理论; 7、音乐教师教育; 8、音乐教育实习; 9、音乐教育研究方法; 三、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 四、参考书目 1、尹爱青著《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人民音乐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联合出版,2007年9月; 2、谢嘉幸、郁文武编著《音乐教育与教学法(修订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0月 3、《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 《音乐心理学》 一、考试性质 《音乐心理学》课程是为招收音乐教育专业音乐教育学理论、音乐心理与治疗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而设置的具有选拔功能的水平考试科目。 二、考试基本内容 1、音乐心理学的学科概述; 2、音乐审美的生理及心理基础; 3、音乐创作、表演与欣赏活动中的心理特征; 4、音乐能力与发展的相关知识; 5、音乐家个性心理与音乐创造的关系; (以下为音乐心理与治疗研究方向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6、音乐治疗的基本原理; 7、音乐治疗的干预手段及应用; 8、音乐治疗的方法技术及应用; 9、音乐治疗的临床应用领域; 10、音乐治疗的程序。 三、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 四、参考书目 1、罗小平黄虹著《音乐心理学》(第二版),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11月; 2、高天编著《音乐治疗学基础理论》,世界图书出版社,2007年4月。 3、高天编著《音乐治疗导论(修订版)》,世界图书出版社, 2008年5月 舞蹈表演与教育专业(中国舞蹈史、外国舞蹈史、舞蹈概论) 一、考试性质 中国舞蹈史、外国舞蹈史、舞蹈概论是报考中国古典舞表演与教学、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与教学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的考试科目。 二、考试基本要求 (一)中国舞蹈史 要求学生了解当代中国舞蹈发展历程;熟悉1949年以前各历史时期的舞蹈史实;熟悉各历史时期的主要舞蹈作品和代表性舞蹈家。 (二)外国舞蹈史 外国舞蹈史包含芭蕾舞、现代舞两个部分,要求学生熟悉芭蕾舞各历史时期的舞蹈史实;了解各历史阶段的风格变迁以及芭蕾各流派的动作和风格特征,熟悉不同时期芭蕾代表性作品;熟悉西方现代舞发展史;了解现代舞各流派动作和风格特征及其代表性作品。 (三)舞蹈概论 要求学生了解舞蹈的起源、发展和社会功能;熟练地掌握舞蹈的艺术特性,舞蹈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熟悉舞蹈的种类与体裁,舞蹈语言、思维和形象,舞蹈欣赏与评论,舞蹈表演与创作的审美规范;能够根据舞蹈实例,运用理论原则进行分析与阐述。 三、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 四、参考书目 1、袁禾著,《中国古代舞蹈史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 2、欧建平著,《外国舞蹈史及作品鉴赏》,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3、隆荫培、徐尔充著,《舞蹈艺术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年版。 舞蹈基本技能测试 一、科目性质 舞蹈基本技能测试是成人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和本科非舞蹈专业考生报考中国古典舞表演与教学、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与教学研究方向的加试科目。 二、考试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擦地、蹲、腰、踢、搬、控、跳、转、翻等动作并具有较好的动作规范,具备舞蹈专业本科所应有基本技能水平。 中国舞蹈作品鉴赏与分析 一、科目性质 中国舞蹈作品鉴赏与分析是成人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和本科非舞蹈专业考生报考中国古典舞表演与教学、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与教学研究方向的加试科目。 二、考试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熟练地掌握中国古典舞、中国民族民间舞的舞种风格与审美类型,熟悉和了解一定数量的中国古典舞、中国民族民间舞作品,并对其创作背景、创作特点、主题、形象、结构、语言等要素进行理论分析与文字阐述。 三、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 四、参考书目 田静主编,《中国舞蹈名作赏析》,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政治教育各研究方向专业主科) 参考书目: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 思想政治教育各研究方向专业基础课2选1科目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各研究方向复试科目) 参考书目: 张耀灿、陈万柏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英语听力(公共科目) 一、考试目的 英语听力考查学生获取口头信息的能力,包括理解主旨大意、重要事实和细节、隐含意义,判断话语的交际功能、说话人的观点、态度等。 英语听力考查考生达能够听懂日常英语谈话和一般性题材讲座,能够基本听懂慢速英语节目,语速为每分钟120词左右,能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能够运用基本的听力技巧帮助理解。 英语听力考查的技能是: 1、理解中心思想和重要细节 (1)理解中心思想。 (2)听懂重要的或特定的细节。 (3)判断说话人的观点、态度等。 2、 理解隐含的意思 (1)推论的意义。 (2)判断话语的交际功能。 3、借助语言特征理解听力材料 (1)辨别语音特征,如从连续的话语中辨别语音、理解重音和语音语调等。 (2)理解句间关系,如比较、原因、结果、程度、目的等。 二、题型分解 研究生英语听力考试各部分所考核的内容、题型、答题方式如下:
英语听力测试学生获取口头信息的能力。录音材料用标准的英式或美式英语朗读,语速约为每分钟120词。英语听力分值为满分100分,其中对话占65%,短文占35%。考试时间30分钟。 1、听力对话(Listening Conversations)包括短对话和长对话,均采用单项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核。短对话约有7-8段,每段为一轮对话和一个问题;长对话有两段,每段为5-8轮对话和3-4个问题;对话部分共15题。每段对话均朗读一遍,每个问题后留有15秒的答题时间。 2、听力短文包括单项选择题型的短文理解(Listening Passages)和复合式听写(Compound Dictation)。 (1)单项选择题型的短文有3篇,每篇长度为200-250词,朗读一遍,每篇3-4题,共10题,每个问题后留有15秒的答题时间。 (2)复合式听写测试考生在不同层面上(从词汇到语篇层面)的听力理解能力。这部分测试采用一篇200-250词的短文,删去若干个单词和句子,全文朗读三遍。要求考生根据听到的内容填写所缺信息,所缺单词必须用原词填写,所缺句子信息既可按原文填写,也可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考试资料包含高考、自考、专升本考试、人事考试、公务员考试、大学生村官考试、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企业人才招聘、银行招聘、教师招聘、农村信用社招聘、各类资格证书考试等各类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