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金陵科技学院2017年五年一贯制专转本考试大纲(管理学原理) |
内容 | 一、考核对象 本课程的考核对象为五年一贯制高职专转本“旅游管理”专业入学考试考生。 二、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核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 三、命题依据及原则 1、命题依据 参考书目:《管理学——原理与方法》 (第六版) 周三多 陈传明 贾良定 编著,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12。 2、命题原则 (1) 命题在教学大纲规定的范围之内,突出重点内容和基本知识。 (2) 兼顾各能力层次,在一份试卷中,各层次考试题所占分数比例大约为:识记30%,理解40%,应用30%。 (3) 合理安排试题的难易程度,题目的难易程度分为容易(E)、中等(M)和较难(D)三个等级。在一份试卷中,各个等级试题所占分数比例大致为:容易40%,中等40%。较难20%。注意试题的难易程度和能力层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各个能力层次中,都可以含有难易程度不同的题目。命题时两者兼顾,在一份试卷中保持合理结构。 四、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全面掌握、理解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基本内容、基本原则、基本方法、以及管理思想的发展过程;在学习西方管理理论的同时对中国管理思想及其实践过程一定的认识和理解,通览管理全貌。并逐步使学生树立起重要的管理意识和管理观念。 五、考核形式及试卷结构 1、试卷总分 本课程试卷满分100分。 2、考试时限 本课程考试时限为90分钟。 3、考核方法 本课程采用闭卷笔试方法。 4、学生携带文具要求 钢笔或圆珠笔。 5、试题类型及试卷结构 试题类型:填空、选择、判断、简答、计算题、案例分析。 题型比例:填空题 10 %,选择题 20 %,判断题10 %,简答题30 %,计算题 10 %,案例分析20%。 六、考试大纲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 1. 理解管理的定义; 2. 掌握管理定义的丰富内涵; 3. 理解管理的职能; 4. 理解管理者角色; 5. 掌握管理者技能; 6. 了解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 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发展 1. 了解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2. 理解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要点 ; 3. 了解西方早期管理思想的产生; 4. 掌握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5. 理解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理解十四条管理原则; 6. 了解行为科学学派的由来; 7. 熟练掌握人群关系论,“行为科学”学派的主要理论; 8. 了解“管理科学”学派、“决策理论”学派; 9. 了解中国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第三章 管理的基本原理 1. 理解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研究管理原理的意义; 2. 了解系统原理; 3. 理解人本原理; 4. 理解责任原理; 5. 理解效益原理。 第四章 信息化管理 1. 理解信息与信息化; 2. 了解信息化管理的发展; 3. 掌握大数据时代的管理挑战与机遇; 4. 了解基于云计算的信息化管理。 第五章 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 1. 理解企业管理为什么需要伦理道德; 2. 了解几种相关的道德观; 3. 理解道德管理的特征,理解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 4. 掌握改善企业道德行为的途径; 5. 理解企业的社会责任。 第六章 管理的基本方法 1. 了解管理的方法论; 2. 了解管理的法律方法; 3. 了解管理的行政方法; 4. 理解管理的经济方法; 5. 理解管理的教育方法; 6. 理解管理的技术方法。 第七章 决策 1. 理解决策的定义、原则与依据; 2. 掌握决策的类型与特点; 3. 了解决策的理论; 4. 熟练掌握决策的方法。 第八章 计划与计划工作 1. 理解计划的概念,掌握计划的性质; 2. 理解计划的类型; 3. 理解计划编制的过程。 第九章 计划的实施 1. 理解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理解目标的性质,掌握目标管理的过程; 2. 掌握滚动计划法; 3. 理解网络计划技术; 4. 了解业务流程再造。 第十章 组织设计 1. 理解管理幅度,掌握组织结构的基本形态; 2. 掌握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 3. 掌握组织设计的原则; 4. 理解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 5. 掌握部门化,熟练掌握职能部门化、产品部门化; 6. 掌握集权与分权。 第十一章 人员配备 1. 了解人员配备的任务、程序,掌握人员配备的原则; 2. 了解管理人员需要量的确定,掌握管理人员的来源; 3. 了解管理人员选聘的标准,掌握管理人员选聘的程序与方法; 4. 了解管理人员考评; 5. 理解管理人员的培训。 第十二章 组织力量的整合 1. 了解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 2. 了解直线与参谋; 3. 了解委员会。 第十三章 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 1. 理解组织变革的一般规律; 2. 了解管理组织变革; 3. 了解组织文化及其发展; 第十四章 领导与领导者 1. 理解领导的含义,掌握领导的作用; 2. 了解理想的领导者与领导集体; 3. 掌握领导方式的基本类型; 4. 了解领导方式的连续统一体理论; 5. 熟练掌握管理方格理论; 6. 理解权变理论; 7. 理解领导艺术。 第十五章 激励 1. 了解激励的性质; 2. 熟练掌握激励理论; 3. 了解激励实务。 第十六章 沟通 1. 理解沟通的重要性; 2. 理解沟通的过程、沟通的类别; 3. 掌握非正式沟通及其管理; 4. 理解沟通网络; 5. 理解沟通的障碍及其克服。 第十七章 控制与控制过程 1. 了解控制及其分类; 2. 理解控制的要求; 3. 了解控制的过程; 4. 了解危机与管理控制。 第十八章 控制方法 1. 了解预算控制; 2. 了解非预算控制; 3. 了解成本控制; 4. 了解其他控制方法。 旅游学概论 一、考核对象 本课程的考核对象为五年一贯制高职专转本“旅游管理”专业入学考试考生。 二、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核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 三、命题依据及原则 1、命题依据 参考书目:《旅游学概论》(第七版) 李天元主编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4.6 2、命题原则 (1) 命题在教学大纲规定的范围之内,突出重点内容和基本知识。 (2) 兼顾各能力层次,在一份试卷中,各层次考试题所占分数比例大约为:识记30%,理解40%,应用30%。 (3) 合理安排试题的难易程度,题目的难易程度分为容易(E)、中等(M)和较难(D)三个等级。在一份试卷中,各个等级试题所占分数比例大致为:容易40%,中等40%。较难20%。注意试题的难易程度和能力层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各个能力层次中,都可以含有难易程度不同的题目。命题时两者兼顾,在一份试卷中保持合理结构。 四、课程简介 本课程旨在全面而系统阐明社会经济发展与旅游活动的关系,阐述旅游活动的内容、种类和表现形式,发展旅游业的基本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旅游对接待地区的基本影响。以帮助学生了解旅游和正确认识旅游,了解旅游及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五、考核形式及试卷结构 1、试卷总分 本课程试卷满分100分。 2、考试时限 本课程考试时限为90分钟 3、考核方法 本课程采用闭卷笔试方法。 4、学生携带文具要求 钢笔或圆珠笔。 5、试题类型及试卷结构 试题类型:选择、填空、判断、简答、计算题。 题型比例:填空题 20 %,选择题 20 %,名词解释 20 %,简答题20 %,论述题 20 % 六、考试大纲 第一章 旅游活动的历史发展 1. 了解十九世纪以前的旅行活动; 2. 掌握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开端; 3. 了解现代旅游的发展历程; 4. 熟悉我国旅游业的历史发展。 第二章 认识旅游活动 1. 掌握旅游活动的界定方法; 2. 掌握旅游活动的类型; 3. 熟悉现代旅游活动的特点; 4. 掌握旅游活动状况的基本测量指标。 第三章 旅游者 1. 理解旅游者的概念; 2. 掌握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因素; 3. 掌握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主观因素; 4. 掌握旅游者的类别划分。 第四章 旅游资源 1. 掌握旅游资源的概念; 2. 掌握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法; 3. 熟悉旅游资源的特点; 4. 理解旅游资源开发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应当遵循的原则; 5. 了解旅游资源保护工作的实施原则和基本措施。 第五章 旅游业 1. 了解旅游业与传统产业在划定标准上的差异; 2. 熟悉旅游业的构成; 3. 了解旅游业在推动旅游活动发展中的作用; 4. 熟悉旅游业的一般特点; 5. 熟悉旅游业主要经营部门的基本常识; 6. 掌握旅游产品的概念及其特点。 第六章 旅游组织 1. 了解政府支持发展旅游和旅游业的动机以及对旅游发展行使干预的必要性; 2. 熟悉政府干预旅游发展的主要手段; 3. 掌握国家旅游组织的概念及其主要职能; 4. 熟悉我国旅游组织的基本状况; 5. 了解同我国有关系的主要国际旅游组织。 第七章 旅游市场 1. 掌握旅游市场的概念以及对旅游市场进行划分的原因、意义和常用的划分标准; 2. 熟悉全球国际旅游客源和客流的地区分布格局; 3. 了解我国旅游业海外客源市场的状况; 4. 熟悉选择海外客源市场时应重点考虑的因素; 5. 了解我国旅游业在国际客源市场竞争中存在的问题。 第八章 旅游的影响 1. 掌握旅游的经济影响、社会文化影响、环境影响的基本表现; 2. 了解这些影响产生的基本原因以及决定其程度大小的条件。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考试资料包含高考、自考、专升本考试、人事考试、公务员考试、大学生村官考试、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企业人才招聘、银行招聘、教师招聘、农村信用社招聘、各类资格证书考试等各类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