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
类别 |
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公共基础课 |
1 2 3 4 5 |
中国近现代史纲 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英语(二) 工程数学(复变函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物理(工) |
2 4 14 6 6 |
含实验1学分 |
专业基础课 |
6 7 8 9 10 11 |
模拟、数字及电力电子技术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工业用微型计算机 计算机软件基础 工程经济 |
9 4 5 5 5 3 |
含实验1学分 含实验1学分 含实验1学分 含实验1学分 |
专业课 |
12 13 |
现代设计方法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
6 10 |
含实验1学分 含实验1学分及课程设计4学分 |
必须要求 |
毕业设计(论文) |
12周不计学分 | 说明: 根据教育部关于调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政治课课程设置的通知,原来按老计划参加过考试的考生,凡通过“毛泽东思想概论”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2门课程的,不再参加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试;只通过其中一门课程的考生,须参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考试。。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机电一体化工程专业独立本科段新旧考试计划衔接、过渡办法 一、本专业调整后的考试计划(新计划)自2000年起执行,凡1999年报名的应考者一律按新计划执行。为了便于过渡,原计划执行到2000年底,2001年废止。 二、截止2000年底已取得原计划中全部课程的单科合格证的应考者可按原计划申请毕业;凡在上述时间内未取得全部课程单科合格证者一律按新计划执行,其已取得单科合格证的原计划中课程可按下表替代新计划中相应课程,其所获学分数按新计划中相应课程学分计算。
课程名称 |
学分 |
课程名称 |
学分 |
英语 |
14 |
英语(二) |
14 |
工程数学 |
5 |
工程数学(复变函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6 |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 |
4 |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 |
4 |
电子技术基础 |
8 |
模拟、数字及电力电子技术 |
9 |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
4 |
工业用微型计算机 |
5 |
工程经济 |
3 |
工程经济 |
3 |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 |
4 |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
5 |
机床数控系统 |
9 |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
10 |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或机械产品艺术造型基础 |
3 |
现代设计方法 |
6 |
现代设计方法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