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考试资料:

 

标题 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概要第7章:幼儿的思维
内容
    7.1  学习目标
    1.掌握思维的概念和特点;
    2.理解思维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3.掌握幼儿思维发展的阶段;
    4.把握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
    5.了解并处理好幼儿思维与幼儿活动的关系。
    7.2 核心内容纲要
    一、思维在幼儿心理发展的作用
    1.思维的概念和思维的基本特点
    (1)思维的基本概念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是人认识的高级阶段。
    (2)思维的特点
    ①间接性;
    ②概括性。
    2.思维在幼儿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1)思维是幼儿生活活动的基础
    (2)幼儿的思维发展标志着幼儿认识水平的提高
    (3)思维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幼儿情感、意志和社会性的发展
    (4)思维的发生标志着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出现
    
    2.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性
    (1)直观行动思维
    ①依赖于一定的情境;
    ②离不开儿童自身的行动。
    (2)具体形象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依赖于具体形象。
    (3)抽象逻辑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依靠语言进行思维。
    3.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
    (1)思维直观行动性的发展
    (2)思维的具体形象性
    (3)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
    4.幼儿概念、判断与推理的发展
    (1)幼儿对概念的掌握
    ①幼儿对概念掌握的阶段:
    幼儿初期:幼儿所掌握的实物概念主要是他们熟悉的事物。
    幼儿中期:幼儿已能掌握事物某些比较突出的特征,由此获得事物的概念。
    幼儿晚期:幼儿开始初步掌握某一实物的较为本质的特征。
    ②幼儿掌握概念的一般特点
    内涵不精确;外延不适当。
    (2)幼儿对事物判断的特点
    ①形式问接化;
    ②内容深入化;
    ③根据客观化;
    ④论据明确化。
    (3)幼儿对事物推理的特点
    ①随年龄增长而发展;
    ②可划分为不同水平的等级;
    ③由展开式向简约式转化。
    5.幼儿理解事物的特点
    (1)幼儿理解事物的特点
    儿童的理解主要是直接理解,即与知觉过程融合在一起,以后逐渐出现间接理解,通过一系列较复杂的分析、综合活动进行。
    (2)幼儿对事物的理解趋势
    ①从个别事物到事物关系;
    ②从具体形象到语词;
    ③从简单、表面到复杂、深刻;
    ④从情绪性到客观性;
    ⑤逐渐理解相对关系。
    三、幼儿的思维与幼儿的活动
    1.幼儿概括能力的发展特征与幼儿的活动
    幼儿概括能力的发展特征:
    (1)形象概括的水平
    (2)概括内容比较贫乏
    (3)概括的特征是外部的、非本质的
    (4)概括常常不准确
    2.问题情境与幼儿思维的发展
    问题情境是指那些在幼儿的生活和活动中能激发幼儿提出问题的情境。
    3.幼儿的提问与幼儿的思维
    好奇、爱问是幼儿思维活动的具体表现。教师应该以积极的态度鼓励幼儿提问,为幼儿的思维活动创造宽松的气氛,培养幼儿思维活动的热情。
    4.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与幼儿的活动
    (1)幼儿初期思维的直观行动性与幼儿的活动
    ①要为幼儿提供大量可以直接感知的玩具与活动材料;
    ②为幼儿提供活动与操作的条件与机会;
    ③在活动的过程中为幼儿提供较多形象可爱的玩具、教具;
    ④组织丰富的活动使幼儿在活动中积极思考问题,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对事物的认识兴趣。
    (2)具体形象思维与幼儿的活动
    具体形象性是幼儿思维的主要特征。因此,在组织幼儿活动时一定要以此为基本出发点,这是幼儿园开展各种活动的前提。教师要通过活动,使用具体的、直观的教具,激发幼儿积累起来的感性经验,使幼儿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印象。
    5.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思维
    (1)通过观察,对具体事物进行分析综合
    (2)通过操作,对具体事物进行比较、分类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考试资料包含高考、自考、专升本考试、人事考试、公务员考试、大学生村官考试、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企业人才招聘、银行招聘、教师招聘、农村信用社招聘、各类资格证书考试等各类考试资料。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12:4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