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 目 |
内 容 |
细 项 |
分值 |
备注 |
一、基本情况33分 |
1.学历、专业11分 |
硕士 |
全日制本专业硕士学位 |
11 |
|
非全日制本专业硕士学位、全日制非本专业硕士学位 |
10.5 |
非全日制非本专业硕士学位 |
10 |
本科 |
全日制本专业本科毕业 |
10 |
非全日制本专业本科、全日制非本专业本科毕业 |
9.5 |
非全日制非本专业本科毕业 |
9 |
大专 |
全日制本专业大专毕业 |
9 |
非全日制本专业大专、全日制非本专业大专毕业 |
8.5 |
非全日制非本专业大专毕业 |
8 |
不具备规定学历但符合破格申报条件 |
7.5 |
2.资历10.5分 |
现资历超过评审工程师条件5年及以上 |
10.5 |
转系列人员分数按“现资历满足评审工程师条件”标准 |
现资历超过评审工程师条件4年 |
10 |
现资历超过评审工程师条件3年 |
9.5 |
现资历超过评审工程师条件2年 |
9 |
现资历超过评审工程师条件1年 |
8.5 |
现资历满足评审工程师条件 |
8 |
不具备规定资历但符合破格申报条件 |
7.5 |
3.论文或技术工作总结数量3分 |
达标篇数 |
2 |
|
达标后每多提交正式发表的文章1篇加0.5分,最高得分为1分 |
1 |
4.申报材料质量4.5分 |
文字表达通畅,表格内容填写详实,完整准确,字迹工整,表格制作美观 |
4.5 |
不工整、不详实的材料酌情扣分 |
5.继续教育情况4 分 |
任现职以来完成继续教育学时的 |
3 |
|
任现职以来完成公共课培训每年度加0.25分,最高得分为1分 |
1 |
项 目 |
内 容 |
细 项 |
分值 |
备注 |
二、专业理论水平32分 |
论文或技术工作总结质量32分 |
代表作发表在CN或ISSN刊物上 |
2 |
|
优—1.结合本职工作,理论联系实际;2.观点新颖,主题突出;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3.逻辑分析清晰、文字表达准确流畅、有很强的说服力;4.1500字以上 |
27-30 |
结合论文和专业技术总结答辩给分 |
良—1.结合本职工作,理论联系实际;2.观点明确,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3.逻辑分析清晰、文字表达准确、有较强的说服力;4.1500字以上 |
24-26 |
中—1.代表作与本职岗位的关联度不高,但与专业方面的热点问题相关;2.观点明确,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3.逻辑分析能力一般、能自圆其说、文字表达一般;4.1500字左右 |
21-23 |
一般—1.代表作与本职岗位的不相关,且不涉及专业方面的热点问题;2.内容一般,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不大;3.逻辑分析能力一般、阐述观点无明显错误、词能达意;4.字数不足1500字 |
15-20 |
较差—1.代表作属标准规范的罗列、拼凑或多篇文章的摘抄,没有个性语言;2.阐述观点有部分错误、词不达意 |
1月14日 |
差—论文抄袭 |
0 |
三、工作 |
解决问题能力和取得的业绩35分 |
组织协调能力强、业绩突出、工作有创新 |
31-35 |
结合论文和专业技术总结答辩给分 |
能力与业绩35分 |
具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取得一定工作业绩、工作有所创新 |
26-30 |
|
组织协调能力一般,业绩表述简单 |
20-25 |
|
业绩表述简单,材料看不出个人应具备的工作能力、业绩表述欠缺 |
1月19日 |
|
业绩造假 |
0 |
合计 |
100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