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一年级语文优秀教案 |
范文 | 小学一年级语文优秀教案精选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同时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小学一年级语文优秀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小学一年级语文优秀教案(精选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用生字组词或说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四季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难点: 感悟诗意、发展语言。 教具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四季》这篇课文,知道了一年有四个季节,它们是——(春、夏、秋、冬),这节课我们要练习有感情地美读这首诗歌。 2、出示生字卡片,巩固认读。 a、齐读。 b、游戏“我指你读”:老师点到哪个字,学生读哪个字。 c、游戏“我读你找”:老师读哪个字,学生就在书上找到那个字用手指出来。请一个同学上台指。 二、指导朗读、感悟诗意 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a、学生自由读课文,每人读一遍,注意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b、请四个同学读课文,每人读一个小节。 c、全班齐读。 d、同学们都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老师很高兴。可是要读得有感情,读出味道老师还得帮帮大家。 2、指导朗读第一小节。 a、首先让我们走进美丽的春天。(课件出示第一节图文) b、这是什么?(草芽)草芽是什么样的?(嫩嫩的、尖尖的)所以尖尖这个词我们可以读得轻一点儿,细一点儿,让大家听了觉得草芽很柔嫩、很细小。(师范读、指名读、齐读) c、草芽睡了整整一个冬天,终于从土壤里钻了出来,他会是什么心情呀?那现在你就是这株鲜嫩的草芽,你能用高兴的语气读读春天的诗吗?(指名读、齐读) d、小草给大地披上了绿衣裳,多美啊,春天里还有哪些美丽的景物?同学们在春天里还看见了什么呀? 3、指导朗读第二小节。 a、送走了万物复苏的春天,让我们走进炎热的夏天。(课件出示第二节图文) b、草芽是尖尖的,荷叶是——(圆圆的),怎样把荷叶的样子读清楚呢?(师范读、指名读、齐读) c、又大又圆的荷叶是什么颜色的?碧绿的荷叶美吗?我们要通过朗读让大家感受到荷叶的美丽。(指名读、齐读) d、从荷叶圆圆我们知道夏天来了,你还能从哪儿知道夏天来了? 4、指导朗读第三小节。 a、走过生气勃勃的夏天,我们迎来了金色的秋天。(课件出示第三节图文) b、谁来读读秋天的诗? c、这弯弯的谷穗像什么?谷穗为什么会弯弯的? d、鞠躬是什么样的?小谷穗在向谁鞠躬?它心里是怎么想的? e、如果你是小谷穗,你想对谁说点什么? f、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真要感谢农民伯伯,小谷穗多有礼貌啊,谁来读一读秋天的诗?(指名读、齐读) g、同学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秋天里,大自然在发生着变化,你发现了吗? 5、指导朗读第四小节。 a、走过果实累累的秋天,我们来到了大学纷飞的冬天。(课件出示第四节图文) b、调皮的小雪人要来和我们做朋友了,谁来读读冬天的诗?(指名读) c、雪人是怎么挺肚子的?谁来表演一下? d、如果我们边读边做动作,一定能读得更有趣,谁想来试试?读出雪人的顽皮可爱。(指名读) e、真精彩!让我们一起变成小雪人吧。(齐读) f、冬天非常寒冷,你知道动物和植物有哪些变化吗? 6、读全文,整体感知。 a、大自然多奇妙啊,一年四季各有各的特点,老师太喜欢《四季》这首诗歌了,我想把它读给大家听,表达我心中的喜爱之情。 b、下面我想再请四个同学来读,相信这一次你们一定能读出自己的感受。 c、全班齐读。 三、课间操 由老师带着学生一起做根据课文内容自编的放松操。 四、背诵课文 《四季》这首诗歌写得这么有趣,我们能把它背下来吗?(女生背、男生背) 五、拓展练习 1、创编诗歌。 a、多美的《四季》诗啊,这是大自然的诗,让我们也学着编一编这样的诗吧。有个小朋友在春天里看到桃花开了,就编出了这样的诗歌:桃花红红,他对燕子说:“我是春天。” b、大家说这首诗编得好吗?写诗就是这么简单,你们也可以做一回小诗人,编一首这样的诗。 c、学生创编诗歌,全班交流。 2、画四季。 多么快乐的歌声,我们用朗读、用动作、用歌声表达了对四季的喜爱。一年当中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呢?接下来让我们拿起笔画一画你心中最喜欢的季节。 六、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咱们的收获真不小。回家后请你们把自己编的诗读给家长听,请你们完成这幅画,并涂上好看的颜色,还可以写上关于这个季节的小诗。 《四季》教学反思 《四季》是一首童趣浓厚的诗歌。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四季的特征。诗歌采用拟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语言亲切、生动,能唤起学生的想像,很受儿童的喜爱。 小学一年级语文优秀教案(精选篇2) 《婷婷的画》 教学要求 1、会认“婷”等8个生字,会写“叭”等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课前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录音 3、课件:将书上的插图、爸爸说的话及有些重点的句子、重点指导的字做成相关的课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我们在前面的口语交际里看见了奇怪的树。今天我们要欣赏奇特的画,想尽快知道吗?大家先把课题读两遍。你从课题里读懂了什么?(是婷婷的画)婷婷到底画了什么画呢?小朋友们自己去读课文,看谁先弄明白,好吗? 二、读文 1、生独立拼读课文。师巡回倾听指正。 2、同桌共读课文,互相指正。 3、师生同读课文,师高音,生低声。 4、生齐读课文,师录下音。 5、师生分享大家的朗读,集体寻找不足。 6、生听录音,轻声跟读,体会语感。 7、生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三、读文感悟 1、自由读课文,思考: (1)婷婷画了哪些画?分别在哪些自然段里? (2)同桌分享: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3)小组分享:在组内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陈述为什么喜欢? (4)小组交流婷婷的画。 四、汇报学习情况 1、生自荐上黑板将婷婷的画在黑板上画出来。(会画什么就画什么,喜欢画什么就画什么) 小画家在黑板上画,其余的在下面画,师巡视查看。 2、集体评价黑板上的画,在评价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渐理解课文内容。 (1)对照课文检查黑板上的画有什么不对的?应该怎样?谁来纠正? (2)下面的同学对照自己的画,看哪里画得不当? (3)小组内展示自己的画,组内欣赏评价。 五、引导总结 1、婷婷画了几幅画? 2、每一幅画有什么特点? 3、你喜欢婷婷的画吗?为什么? 六、课后延伸: 1、自己画出婷婷的画,展示给家人。 2、画一幅自己的想象画。 小学一年级语文优秀教案(精选篇3) 《静夜思》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一)会读本课10个生字。 (二)理解重点词:“疑”、“思故乡”、“举头”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二、情感目标 体会诗的意境,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全诗; 三、能力目标 初步学习运用理解词义——串连句意的方法学习古诗。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意境。 教具: 录音机,《思乡曲》音乐磁带,多媒体课件,书中插图。 教学过程: 一、音乐引入,感受情境美。 (一)生听音乐《思乡曲》,体会乐曲中描述的意境。 1、那个人在干什么?或者想什么?(乐曲中描述的人在思念自己的家乡) 2、学生初步感知诗的意境美。 (乐曲停,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简介《思乡曲》,引入课题。 1、这首曲子,就是作曲家马思聪先生的《思乡曲》,思乡的情感可以用音乐来表现,也可以用语言来表达。 2、引入课题,齐读课题。 3、简介李白。 二、学习全诗,体悟诗境美。 (一)初读课文。 1、读通、读顺全诗; 2、检查勾生字情况; 3、指导生读生字,读全诗。重点读好“静”、“床”、“霜”、“思”等字。 4、解题: (1)“静夜”是怎样的夜晚?(多媒体创设情境) (2)请你用“思”扩词,从所扩词中选出词义 (3)串词义。用自己的话说说题目的意思。 5、小结学习题目的方法: (1)读; (2)说(词义——句意) (二)读中理解,体悟诗意美。 1、学生运用以上方法学习古诗,读诗、说词义、句意,并用“。”勾出不懂的词。 2、生提出不懂的词,师用“。”点出。 [此处词主要集中在“明月光”、“疑”、“霜”、“举头”、“思故乡] 3、学习第一行 (1)读整行诗。 (2)“明月光”是指怎样的月光? (3)说第一行诗意。 多媒体创设情景:(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床前) 4、学习第二行 (1)读整行诗。 (2)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理解“疑”的意思(怀疑、好像); “霜”(老师哈气在眼镜片上,并解释这是雾水,如果是冰粒,便是霜。霜在秋冬季节形成在地面附近:如房顶、草叶、地面等,堆起来是白色。) (3)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用上“什么好像是什么”的句式。(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的床前,好象是铺在地上的白白的霜) (4)朗读,引导。 诗人这样描写,给了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冷清) 师描述:今晚,银白色的月光洒在地上,像铺了一层冰冷的霜一样。环境如此冷清,再加上诗人远离亲人的孤独,就更感到冷清了。 师用冷清的语气范读 生试着用冷清的语气读。 5、学习第三行 (1)读整行诗。 (2)看多媒体理解“举头”(做动作) (3)想想诗人在干什么? (诗人抬头望着天上的明亮的月亮) (4)朗读、引导。 师激情:古时候和我们不一样,没有电话、电影可以看,在晚上,特别是有明亮月光的晚上,朋友们、亲人们会一起坐在月光下,说说话,聊聊天,还会在月光下看风景,游玩。你看,他们玩得多开心哪!可是,今夜,诗人已远离家乡,回家的路是那么长,更没有我们今天的汽车、火车、飞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和亲人们团圆。是啊,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可是,诗人的心情已经不是那种心情了。 问:诗人看着挂在天空中的明月,会想到什么呢? (会想到家乡,想到亲人)反复诵读。 6、学习第四行 (1)读整行诗。 (2)说说诗句的意思。 (3)将三、四行连起来说说诗意 (4)指导朗读,重点指导学生读“思故乡”。 7、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三、反复吟诵,表现诗意美。 1、以《思乡曲》为背景,体会全诗诗意,并朗诵全诗一遍。 2、生在音乐中自己吟诵,划节奏。 3、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3、有感情地齐读,背诵。 四、和乐唱诗,感染熏陶美。 (一)听《思乡曲》主旋律一遍,进一步感受诗的意境美。 (二)以《思乡曲》为主旋律,以《静夜思》为词,师先示范唱诗,师生和唱诗两遍。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