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关于24节气中立夏时节的诗句
范文
    立夏时的晴雨、温度高低、是否有雷雨等,有时对以后的天气和收成有预示的意义,关于立夏,古人也有很多想说的。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大家有用。
    关于立夏的诗句
    寓言二首
    贾至
    春草纷碧色,佳人旷无期。悠哉千里心,欲采商山芝。
    叹息良会晚,如何桃李时。怀君晴川上,伫立夏云滋。
    凛凛秋闺夕,绮罗早知寒。玉砧调鸣杵,始捣机中纨。
    忆昨别离日,桐花覆井栏。今来思君时,白露盈阶漙。
    闻有关河信,欲寄双玉盘。玉以委贞心,盘以荐嘉餐。
    嗟君在万里,使妾衣带宽。
    壶中天/念奴娇
    朱元夫
    人生有酒,得闲处、便合开怀随意。况对寿、龟仙鹤舞,犹直壶天一醉。蚕麦江村,梅霖院落,立夏明朝是。樽前回首,去 年四月十二。依旧洛里吟窝,华台书隐,心事无怀氏。偃鼠醯鸡空扰扰,海月天风谁寄。珠璧祯祥,斗牛光景,预可占斯世。先生出否,明 年方六十岁。
    日忆京师诸弟
    韦应物
    改序念芳辰,烦襟倦日永。夏木已成阴,公门昼恒静。
    五月槐花飘香
    长风始飘阁,叠云才吐岭。坐想离居人,还当惜徂景。
    乡中每以寒食立夏之间省坟客夔适逢此时凄然陆游
    松阴系马启朱扉,粔籹青红正此时。
    守墓万家犹有日,及亲三釜永无期。
    诗成谩写天涯感,泪尽何由地下知。
    富贵贱贫俱有恨,此生长废蓼莪诗。
    乡中每以寒食立夏之间省坟客夔适逢此时凄然 陆游
    手持绿酒酹苍苔,今岁何由疋马来。
    清泪不随春雨断,孤吟欲和暮猿哀。
    皂貂破弊归心切,白发凄凉老境催。
    誓墓只思长不出,松门日日手亲开。
    立夏 作者:陆游
    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
    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
    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
    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
    立夏前二日作 陆游
    晨起披衣出草堂,轩窗已自喜微凉。
    余春只有二三日,烂醉恨无千百场。
    芳草自随征路远,游丝不及客愁长。
    残红一片无寻处,分付年华与蜜房。
    四月旦作时立夏已十余日 陆游
    京尘相值各匆忙,谁信闲人日月长?争叶蚕饥闹风雨,趁虚茶嬾斗旗枪。
    林中晚笋供厨美,庭下新桐覆井凉。
    堪笑山家太早计,已陈竹几与藤床。
    四月二十八日作又行遍人间病不禁,四月欲尽五月初,九十未及八十余。
    开口何曾谈世事,收身且复爱吾庐。
    山中立夏用坐客韵文天祥
    归来泉石国,日月共溪翁。
    夏气重渊底,春光万象中。
    穷吟到云黑,淡饮胜裙红。
    一阵弦声好,人间解愠风。
    立夏
    诗画/吴藕汀
    多年不见小黄鱼,
    寄客何来樱笋厨。
    立夏将离春去也,
    几枝蕙草正芳舒。
    作者: 苏泂
    《金陵杂兴二百首》
    立夏连朝划地寒,看承芍药倩园官。
    秋千拆罢无聊赖,轩槛周遭绿一般。
    《初夏即事十二解》
    作者:杨万里
    忽闻水上琵琶声
    志在千里
    为谁辛苦为谁甜
    万径人踪灭
    人生易老天难老
    而今迈步从头越
    恨别鸟惊心
    江清月近人
    山不在高
    朱门酒肉臭
    《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湫明诗也以诗定韵为十》
    作者:滕岑
    不教胡马度阴山
    牧童骑黄牛
    道是无晴却有晴
    天街小雨润如酥
    旧书不厌百回读
    位卑未敢忘忧国
    无意苦争春
    星垂平野阔
    我寄愁心与明月
    露似珍珠月似弓
    立夏的谚语
    ◆晴雨
    立夏不下,小满不满,芒种不管(豫、湘)。
    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挂起(云)。
    立夏雨少,立冬雪好(苏)。
    立夏落雨,谷米如雨(湘)。
    立夏日下雨,夏至少雨(闽)。
    立夏小满田水满,芒种夏至火烧天(粤)。
    立夏雨,涨大水(湘)。
    立夏下雨,九场大水(浙)。
    立夏晴,雨淋淋(赣)。
    立夏日晴,必有旱情(湘)。
    ◆雷
    立夏雷,六月旱(湘)。
    立夏日鸣雷,早稻害虫多(桂)。
    ◆温度
    立夏不热,五谷不结(浙)。
    立夏到夏至,热必有暴雨(鲁)。
    立夏后冷生风,热必有暴雨(鲁)。
    ◆其他
    立夏汗湿身,当日大雨淋(粤)。
    立夏蛇出洞,准备快防洪(陕)。
    立夏小满青蛙叫,雨水也将到(云)。
    立夏小满,江河水满(赣)。
    立夏见夏,立秋见秋(晋)
    (二)
    农时节令到立夏,查补齐全把苗挖。
    粮棉作物勤松耪,灭草松土根下扎。
    水稻插秧突击搞,季节不容再拖拉。
    玉米花生继续种,红麻黄姜和芝麻。
    闲散地上种黍稷,南坡北洼栽地瓜。
    麦浇开花灌浆水,防治锈病和麦蚜。
    苹果梨子早疏果,稀密恰当果子大。
    适时防治枣步曲,一般不宜过立夏。
    牛驴骡马喂养好,加强防疫常检查,
    使役需要讲科学,强弱快慢巧配搭,
    小猪要动大猪静,放羊满天星为佳。
    静水鲤鱼流水鲶,科学喂养鱼龟虾。
    (三)
    立夏十天连枷响。(江苏南部谚语,指立夏后十天大麦就要开始收割了。)
    门外无人问落花,绿色冉冉遍天涯。
    春争日,夏争时。
    立夏麦龇牙,一月就要拔。
    一穗两穗,一月入囤。
    麦秀风摇,稻秀雨浇。
    风扬花,饱塌塌;雨扬花,秕瞎瞎。
    立夏麦咧嘴,不能缺了水。
    麦旺四月雨,不如下在三月二十几。
    寸麦不怕尺水,尺麦却怕寸水。
    立夏天气凉,麦子收得强。
    立夏前后连阴天,又生蜜虫(麦蚜)又生疸(锈病)。
    立夏前后天干燥,火龙往往少不了(火龙指红蜘蛛)。
    风生火龙雾生疸。
    麦拔节,蛾子来,麦怀胎,虫出来(指粘虫)。
    小麦开花虫长大,消灭幼虫于立夏。
    豌豆立了夏,一夜一个杈。
    立夏大插薯。
    清明秫秫谷雨花,立夏前后栽地瓜。
    立夏芝麻小满谷。
    立夏的玉米谷雨的谷。
    立夏种绿豆。
    地头岩头坝窝头,春种芝麻秋打油。
    季节到立夏,先种黍子后种麻。
    立夏前后种络麻。
    立夏种麻,七股八杈。
    立夏前后,种瓜点豆。
    立夏种姜,夏至收“娘”。
    立夏栽稻子,小满种芝麻。
    四月插秧(早稻)谷满仓,五月插秧一场光。
    先栽浅,后栽深,春秧就插三五根。
    立夏的习俗
    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古人以此作为夏季开始的标志。民俗学者称,立夏这个岁时节日早在3000年前就形成了,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立夏的许多民间习俗已消失殆尽,年轻人甚至闻所未闻。
    中国民俗学会名誉会长乌丙安教授说,大多数古代节日习俗源于古代祭礼。据《礼记·月令》记载:立夏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迎夏于南郊。这种迎夏的仪式是很庄严很隆重的。过去,民间还常以立夏的阴晴测一年的收成,认为立夏这一天下雨最好。民谚有“立夏不下,旱到麦罢”、“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挂起”之说。
    立夏曾有许多有趣的民俗。
    迎夏仪式
    “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的礼俗。
    在立夏的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举行迎夏仪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的,以表达对丰收的企求和美好的愿望。
    宫廷里“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冰是上年冬天贮藏的,由皇帝赐给百官。
    江浙一带,人们因大好的春光明媚过去了,未免有惜春的伤感,故备酒食为欢,好像送人远去,名为饯春。崔骃在赋里说:“迎夏之首,末春之垂。”吴藕汀《立夏》诗也说:“无可奈何春去也,且将樱笋饯春归。”
    斗蛋游戏
    那日中午,家家户户煮好囫囵蛋(鸡蛋带壳清煮,不能破损),用冷水浸上数分钟之后再套上早已编织好的丝网袋,有的还在蛋上绘画图案,挂于孩子颈上,谚称:“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疰夏”是夏日常见的腹涨厌食,乏力消瘦,小孩尤易疰夏。孩子们还三五成群,进行斗蛋游戏。蛋分两端,尖者为头,圆者为尾。斗蛋时蛋头斗蛋头,蛋尾击蛋尾。一个一个斗过去,破者认输,最后分出高低。蛋头胜者为第一,蛋称大王;蛋尾胜者为第二,蛋称小王或二王。
    中饭是糯米饭,饭中掺杂豌豆。桌上必有煮鸡蛋、全笋、带壳豌豆等特色菜肴。乡俗蛋吃双,笋成对,豌豆多少不论。民间相传立夏吃蛋拄心。因为蛋形如心,人们认为吃了蛋就能使心气精神不受亏损。立夏以后便是炎炎夏天,为了不使身体在炎夏中亏损消瘦,立夏应该进补。嵊谚有旺生双腿也像春笋那样健壮有力,能涉远路,寓意拄腿。带壳豌豆形如眼睛。古人眼疾普遍,人们为了消除眼疾,以吃豌豆来祈祷一年眼睛像新鲜豌豆那样清澈,无病无灾。
    立夏“称人”、“穿耳”、“牛穿鼻”
    古诗云:“立夏秤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立夏之日的“称人”习俗,主要流行于我国南方,据说这一天称了体重之后,就不怕夏季炎热,不会消瘦,否则会有病灾缠身。一般在是日吃罢中饭后,人们在村口或台门里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根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讲着吉利话。秤老人要说“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秤姑娘说“一百零五斤,员外人家找上门。勿肯勿肯偏勿肯,状元公子有缘分。”秤小孩则说“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长大会出山。七品县官勿犯难,三公九卿也好攀”。打秤花只能里打出(即从小数打到大数),不能外打里。
    有些农村秤人,是吃完立夏饭后,在横梁上挂一杆大秤,大人双手拉住秤钩、两足悬空秤体重;孩童坐在箩筐内或四脚朝天的凳子上,吊在秤钩上秤体重,谓立夏过秤可免疰夏。若体重增,称“发福”,体重减,谓“消肉”。是日,孩童忌坐石阶,如坐了则要坐七根,始可百病消散。忌坐地栿(门槛),谓这天坐地栿将招来夏天脚骨酸痛,如坐了一道就须再坐上六道地栿合成七数,方可解魇。清光绪八年《嘉定县志》:“夏至日,称人,云不疰夏,戒坐户槛。”疰夏,似可理解为暑期综合症。清代《浪迹续谈》:“杭人谓自立夏多疾者为疰夏”。其实立夏日的种.种习俗大部分与预防疰夏有关。夏季炎热,有些人不能适应气候,吃不好,睡不好,一到暑季人就瘦下来,南方称此为疰夏,北方有“苦夏”或“枯夏”之说。由此可见,如何度过好夏天,我国古人很早便极为重视。
    旧时母亲择此日为女孩子穿耳朵,穿时一边哄孩子吃茶叶蛋,当孩子张口咬蛋时即一针捷穿。也有为家养猫儿穿耳朵、札上红头绳的。这天,还有给小牛穿鼻的习俗。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1: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