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惊蛰节气天气特征有哪些
范文
    众所周知,二十四节气中有一日是惊蛰。那么,惊蛰这天有什么气候特点呢?那么为了方便大家,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惊蛰节气天气特征有哪些,欢迎阅读!
    
    惊蛰节气天气特征有哪些
    1、打雷
    “惊蛰”指的是一切潜藏着的生物都被惊醒了,或者被惊动了,而把万物惊醒的就是雷声了,惊蛰这天通常都有春雷响起,没有雷声,万物就不可被惊醒,复苏的速度就会延迟。
    2、气温回升
    惊蛰过后,气温将明显回升,除了东北地区仍有一些降雪外,其余大部分地方的温度都将在0℃以上,特别是华北、江南地区,温度可在3~8℃上下;西南、华南地区甚至可达10~15℃左右。
    3、降雨量增加
    惊蛰处于春季,而这时太阳到达黄经330度,这时天气回暖,降水量逐渐增多,另外在降水形式上,雪渐少了,于是雨渐多了,因此在惊蛰后将会有大降雨。
    关于惊蛰的俗语
    1、惊蛰闻雷米似泥
    (1)说的是惊蛰节气当天是打雷闪电的天气。通常来说,天气从惊蛰节气开始就能听到雷声,当然在惊蛰节气之前也能产生罕见的打雷闪电天气,说明天气暖和起来非常快,冷暖两大气流产生碰撞产生雷。
    (2)“米似泥”说的就是惊蛰节气听到雷声而预测的年景,米指稻谷,“似”是做比较,“泥”说的就是田泥,我们知道水田里就是就是不缺泥,而把水稻比作泥,是指水稻大丰收,像田泥一样多,当然由于粮食增产了,价格也就便宜了。
    2、惊蛰刮北风,从头另过冬
    惊蛰刮北风,说的是惊蛰节气这天看刮风的情况,如果是从北边吹过的风,那是北方带来的冷空气,这样的冷空气会带来大降温,让早春的天气一下子又回到寒冬时节,这让人又感觉重新过个冬一样。
    3、惊蛰落雨至清明
    (1)惊蛰节日当天如果是有下雨的话,那么后面雨水就很多,一直到清明节气,俗话说“清明时节雨纷纷”。
    (2)惊蛰节气下雨,长时间下雨的话,那么春季气温偏低,非常可能发生倒春寒天气,人们要做好防寒保暖措施。
    惊蛰节气有三怕
    一怕北风:谚语中说“惊蛰刮北风,从头再过冬”,北在子位,属冬季,而惊蛰属仲春开端,这时候刮北风是降温的预兆,属于“逆风损物”,伤田中作物、也伤人身体。
    古籍《淮南子》中也说:仲春行冬令,则阳气不胜,麦乃不熟,民多相掠。卯月刮北风,就是“仲春行冬令”。
    二怕雷早动:古人认为,雷声是“阳之声”,是大地上阳气盛的标志。惊蛰节气之后大地才进入阳气旺盛的卯月,如果雷声早发,就预示着出现了异常天气。
    谚语中也说“未过惊蛰先打雷,四十九天云不开”“雷打惊蛰前,田里捞鱼麦剩秆”,意思是说如果惊蛰前打雷,会出现连续不断的降雨和降温,寒风和冷雨会使庄稼严重歉收。
    三怕落霜:《考异邮》中说:霜者阴之精,四时相代以霜收杀,霜之为言亡也,物以终也。霜是大地由暖入寒的标志,也是草木枯萎的前兆。
    惊蛰的气候特点
    惊蛰的气候特点是气温回升,雨水增多,偶有雷鸣。惊蛰节气的标志性特征就是春雷乍动、万物生机盎然。不过从我国各地自然物候、气候进程看,“惊蛰始雷”仅与中国南方部分地区的自然节律相吻合。当东北和西北地区还是冬日雪景时,我国华北华南以及西南地区已经开始回暖,气温逐渐上升,春天景象很是明显了。
    惊蛰的气温变化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惊蛰节气平均气温一般为12℃至14℃,较雨水节气升高3℃以上,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日照时数也有比较明显的增加。但是因为冷暖空气交替,天气不稳定,气温波动甚大。华南东南部的江河谷地区,多数年份惊蛰期间气温稳定在12℃以上,其余地区则常有连续3天以上日平均气温在12℃以下的低温天气出现。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9:4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