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中国春节的禁忌有哪些 |
范文 | 中国春节的禁忌有哪些你知道吗?正月是一年之始,人们往往将它看作是新的一年年运好坏的兆示 期。因此,过年的时候“禁忌”特别多。一起来看看中国春节的禁忌有哪些,欢迎查阅! ![]() 目录 春节的禁忌 过春节九大禁忌 过春节的九种习俗 春节的禁忌 不能贴倒福在大门上 应按照由外到内的顺序贴“福”字,先贴“门福”,再贴厅堂的“福”,最后才能贴“倒福”。次序切不可以弄反。同时,贴春联时,不能弄错上下联。 不能动刀、剪、针 俗话说“初一动了刀和剪,口舌是非全难免”,“初一动了针钱,挑了龙筋长针眼”,所以大年初一,禁忌动刀子和剪子以及针线。 不能换洗和打扫 大年初一早上不能剃头,也不要洗澡、洗头、洗衣物,那样财富与财运都会被洗掉。同理,也不能打扫屋子,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 不能打碎器物 正月里打碎器物是不好的兆头,代表新的一年内运势会不好。如果不小心打碎,要赶紧说一声“岁(碎)岁(碎)平安”或者“越打越发”,“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等等来化解。 你可能感兴趣:除夕和春节有什么区别 俗语有哪些 有丧事不拜年 最近一年家里有丧事,不能到别家去拜年,别人也会尽量在正月里不到丧家去。如果迫不得已要来往,也应该站在门外说话,不进入屋内。 不能吵架骂人 在正月里吵架会败坏一年的运势,骂人则会带来凶祸,所以正月里应尽量避免和人发生口角。 不能看病吃药 在正月里看病吃药,预示一年到头都要生病,会导致一年从头到尾疾病缠身,吃药不断。 不能留宿娘家 所谓“正月不空房”,新媳妇不能在娘家过夜,回娘家时,晚上必须赶回夫家。 你可能感兴趣:我国何时将农历初一定位春节 不能上门讨债 人们认为新年讨债不吉利,所以新年债主不许上门讨债。同时也不能从别人口袋里掏东西,口袋让人掏了,可能导致一年都被“掏空”的危险。 初一不煮新饭 初一要吃除夕留下的过年饭,寓意去年的东西吃不完,到今年还有剩余。同时不能睡午觉,否则会影响事业运。 不能说不祥话 要避讳“破”、“坏”、“没”、“死”、“光”、“鬼”、“杀”、“病”、“穷”等不吉利的字眼,也不能呵斥小孩,让他们啼哭,因为啼哭是“没头彩”,兆示疾病、凶祸。 不能吃鱼头、鱼尾 过年期间鱼是必备菜,曰“有余”。吃鱼时,应将头尾留下不吃,这样就表示来年不仅有吃穿,还有剩余。 〈〈〈返回目录 过春节九大禁忌 1、贴福字禁忌 过年家里贴福字是有讲究的,先贴“门福”,再贴厅堂的“福”,最后才能贴“倒福”。这个次序是很重的步骤,不可以弄反。 古人贴福的位置、数量都有严格的计算,但是今人已经没有那么严格。 大门上贴“福”字,有着开门迎福,福气临门的意思,所以大门一般不会贴“倒福”。 2、大年三十禁生人 大年三十是一家团圆的日子,再远的亲人也要千里迢迢迎风冒雪往家里赶,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顿团圆饭。 这一天,家家户户共享天伦之乐,最忌讳的就是外人串门、讨债,这会干扰一家人的团圆气氛,所以除夕之夜,尽量不要去别人家,对外人的拜访也一般选择拒绝。 这一天最好不要去别人家讨债,不然多半会结仇。 3、家中有儿子,禁止已婚闺女在家过年。 小年之后,有儿子的家庭里,不许已婚的女儿回门,直到年初二、初三才可以。 老辈子说法,这叫做“闺女不踏娘家尘草”,是说女儿这时候回门,会断娘家香火。 而真实的原因是,在过去的男权社会中,很多已为“人妇”的女子(尤其是有钱有势出身的)尽往娘家跑。 这就造成婆媳不和,影响家庭的稳定,所以为了保证婆婆家一家团聚,才有了这样的说法。 4、禁止搬家动土 正月都是古代祭祀的日子,这样重要的日子里,讲究的是进财、纳财。 正月搬家,会导致诸神找不到家,他们自然有脾气。 所以古人有正月搬家穷的说法。 5、年三十家里水缸不满 过去没有自来水,过年水缸一定要满水。 水就是财。 过年的时候,家里有水,就是说这一年富贵有余。 6、“正月不剃头” 我国大多数地方都流传着的“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的习俗。 该习俗起源于1644年清廷颁布剃发令的前后。 正月剪头死舅舅纯属误传。 不剪头的含义是“思旧”,这是从明末清初开始流传的风俗。 当时,清朝命令所有国民必须剪发,有人为怀念明朝,就在正月里不剪发以表示“思旧”。 但又不能公开与清朝政府对抗,于是就有了“正月剪头死舅舅”的说法,一直流传到至今。 7、初一到初五,忌将垃圾扫出门外。 过年前要拜“灶王爷”,送走后“灶王爷”,年三十夜以前要打扫完毕,叫“扫扬尘”,有除旧迎新的意思,到过年那几天则忌打扫。 初一至初五忌倒垃圾,也不能将垃圾扫出门外或往外倒污水,恐将家中的财气扫掉。 8、大年初一禁催人起床,禁洗衣。 水神的生日在初一、初二,因此忌讳在这两天洗衣服。 年初一的上午不要催人起床,认为这样会让对方整年都会被人催促着做事。 所以家里有孩子的一般不要赖床,家长一遍遍催,会很不吉利。 9、不说“过年话儿” “大年三十死了驴,不好也得说好”。 年三十煮饺子,煮碎了不能说碎了,破了,得乐呵呵地说:“挣了”。 打破碗碟,要赶紧说“岁岁平安”。 农村人认为,年根儿和年初,老地老母和诸位神仙鬼怪,全都在家,说什么都能一语成谶。 所以必须多说好话,没准儿神仙祖宗一保佑,就实现了呢。 〈〈〈返回目录 过春节的九种习俗 1、年三十:团圆饭 这一天所有人都要回家吃团圆饭。 摆设天地供桌、辞岁、守岁、迎岁…… 这天的鞭炮不绝于耳,人们企盼自己在新的一年里,可以有更好的运气和福气。 2、年初一:拜年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 大年初一起床后,先向自己的长辈拜年,祝福他们健康长寿,万事如意。 长辈受礼之后,开始发压岁钱。 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给亲朋好友、邻居街坊拜年,路上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新年快乐”。 3、年初二:回娘家 正月初二,中国的大部分地区都有回娘家的习俗。这一天也叫“迎婿日”, 嫁出去的女儿们,在大年初二这一天,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 和许久不见的娘家兄弟姐妹一起叙叙旧、聊聊家常。 4、年初三:赤狗日 正月初三又称小年朝,也称赤狗日。 相传这一天晚上是老鼠娶亲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灯睡觉,以免打扰老鼠娶亲。 并在屋角洒落一些米粒、糕饼,供老鼠食用,称为老鼠分钱,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丰收。 中国民间以正月初三为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 5、年初四:接神日 大年初四,又称为羊日。是中国民间迎神的日子。 这天在老皇历中占羊,故常说的“三羊(阳)开泰”乃是吉祥的象征,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间的日子。 初五日是财神诞辰,为争利市,所以很多人在初四这天抢先接财神,又叫“抢路头”。 初四下午,人们就准备好三牲、水果、酒菜,这天晚上一直到初五的早上,大家焚香点烛烧金衣,迎接财神的到来。 6、年初五:破五 这天是财神的诞辰,人们接五路财神到家,保佑自己一年富贵。 很多人也会选择这天开市,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 这一天也是破五节。 “破五”的“破”字是打破、突破的意思。“破五”就是破除初一到初五以来的所有禁忌的意思。 以前正月初一到初五民间有很多民俗禁忌,如不得用生米做饭、妇女不能动针线、不能打扫卫生、不能打碎东西等等。 在过了初五之后,这些禁忌就解除了。 7、年初六:送穷 正月初六是马日:下田备春耕,穷气送出门。 在这一天要送穷,中国各地都要送穷。 老北京人在这一天,要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去,谓之送穷鬼,门上的挂笺也可摘下来同时扔出去,叫做送穷。 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 8、年初七:人日节 传说女娲第七日造人,所以正月初七,是人类的诞辰日。 民间曾把这天叫做“人日”“人日节”或“人胜节”。 中国人民在这一天戴人胜,吃七宝羹,吃面条,登高赋诗。 “人日”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祈福纳吉的愿望以及对“人”本身的尊重。 9、正月十五:元宵节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 人们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热闹又喜庆。 〈〈〈返回目录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