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2023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
范文
    生物具备合成代谢以及分解代谢,这是互相相反的两个过程,并且可以繁殖下去, 这是生命现象的基础。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供大家阅读参考。
    
    目录
    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考生物易错知识点
    生物知识点梳理
    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
    1.细菌进行有氧呼吸的酶类分布在细胞膜内表面,有氧呼吸也在也在细胞膜上进行。光合细菌,光合作用的酶类也结合在细胞膜上,主要在细胞膜上进行。
    2.细胞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既可发生在细胞核中,也可发生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
    3.在生态系统中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初级消费者,仍属于生产者的能量。
    4.用植物茎尖和根尖培养不含病毒的植株。是因为病毒来不及感染。
    5.植物组织培养中所加的糖是蔗糖,细菌及动物细胞培养,一般用葡萄糖培养。
    6.病毒具有细胞结构,属于生命系统。
    7.没有叶绿体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8.没有线粒体就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9.线粒体能将葡萄糖氧化分解成CO2和H2O。
    10.细胞膜只含磷脂,不含胆固醇。
    11.细胞膜中只含糖蛋白,不含载体蛋白、通道蛋白。
    12.只有叶绿体、线粒体能产生ATP,细胞基质不能产生ATP。
    <<<返回目录
    高考生物易错知识点
    1、组成活细胞的主要元素中含量最多的是C元素?请问这句话对吗?
    组成活细胞的主要元素中含量最多的是O元素,
    组成细胞干重的主要元素中含量(质量比)最多的才是C元素
    2、P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是非常广泛的,如影响到能量转移过程。”请问这句话对吗?
    影响到能量转移过程,可认为是对的;ATP+Pi→ATP
    3、将某种酶水解,最后得到的有机小分子是核苷酸或氨基酸请解释?
    人体的酶大多数是蛋白质,水解后得到的是氨基酸;有少部分酶是RNA,水解后得到核糖核苷酸.
    4、激素和酶都不组成细胞结构,都不断的发生新陈代谢,一经起作用就被灭活对吗?
    不对,酶属高效催化剂能反复反应。
    5、酶活性和酶促反应速率有什么区别啊?
    酶促反应速率和酶的活性、底物浓度都有关。
    当底物浓度相同时,酶活性大,酶促反应速率大。当酶活性相同时,底物浓度大,酶促反应速率大。
    6、由丙氨酸和苯丙氨酸混和后随机形成的二肽共有几种?
    可形成丙氨酸--丙氨酸二肽(以下简称丙--丙二肽,以此类推),丙--苯二肽,苯--苯二肽,苯--丙二肽,共有四种。
    7、甲基绿吡罗红与DNA和RNA显色的原理是什么?
    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8、什么是还原性糖有哪些?
    还原性糖种类:还原性糖包括葡萄糖、果糖、半乳糖、乳糖、麦芽糖等。
    非还原性糖有蔗糖、淀粉、纤维素等,但它们都可以通过水解生成相应的还原性单糖。
    9、儿童和病愈者的膳食应以蛋白质为主,对吗?
    不对,应该是膳食增加适量的蛋白质类营养。因为生命活动以糖为主要能源。
    10、在鉴定还原糖的时候斐林试剂甲和乙为什么要混合均匀?分开不行?
    实质而言,斐林试剂就是新制的Cu(OH)2悬浊液,斐林试剂甲和乙混合均匀后生成Cu(OH)2悬浊液。
    <<<返回目录
    生物知识点梳理
    1. 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2. 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3. 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4. 生物体具应激性,因而能适应周围环境。
    5. 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特征,使各物种既能基本上保持稳定,又能不断地进化。
    6. 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7.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统一性。
    8.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还具有差异性。
    9. 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10. 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
    1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12.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对光→低倍物镜观察→移动视野中央(偏哪移哪)→高倍物镜观察:①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②调节大光圈、凹面镜
    1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根本区别为: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①原核细胞:无核膜,无染色体,如大肠杆菌等细菌、蓝藻
    ②真核细胞:有核膜,有染色体,如酵母菌,各种动物
    注:病毒无细胞结构,但有DNA或RNA
    14.蓝藻是原核生物,自养生物
    15.DNA,RNA全称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
    16.细胞学说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耐人寻味的曲折
    17.糖类:
    ①单糖:葡萄糖、果糖、核糖、脱氧核糖
    ②二糖:麦芽糖、蔗糖、乳糖
    ③多糖:淀粉和纤维素(植物细胞)、糖原(动物细胞)
    脂肪:储能;保温;缓冲;减压
    18.脂质:磷脂:生物膜重要成分
    胆固醇
    固醇:性激素: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及生殖细胞形成
    维生素D: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Ca和P的吸收
    19.多糖,蛋白质,核酸等都是生物大分子,基本组成单位依次为:单糖、氨基酸、核苷酸。 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基本骨架,所以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
    自由水(95.5%):良好溶剂;参与生物化学反应;提供液体环境;运送
    20.水存在形式营养物质及代谢废物结合水(4.5%)
    高考生物必背的重点知识点有哪些
    1.细菌进行有氧呼吸的酶类分布在细胞膜内表面,有氧呼吸也在也在细胞膜上进行。光合细菌,光合作用的酶类也结合在细胞膜上,主要在细胞膜上进行。
    2.细胞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既可发生在细胞核中,也可发生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
    3.在生态系统中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初级消费者,仍属于生产者的能量。
    4.用植物茎尖和根尖培养不含病毒的植株。是因为病毒来不及感染。
    5.植物组织培养中所加的糖是蔗糖,细菌及动物细胞培养,一般用葡萄糖培养。
    6.病毒具有细胞结构,属于生命系统。
    7.没有叶绿体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8.没有线粒体就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9.线粒体能将葡萄糖氧化分解成CO2和H2O。
    10.细胞膜只含磷脂,不含胆固醇。
    11.细胞膜中只含糖蛋白,不含载体蛋白、通道蛋白。
    12.只有叶绿体、线粒体能产生ATP,细胞基质不能产生ATP。
    13.只有动物细胞才有中心体。
    14.所有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液泡。
    15.无氧条件下不能产生ATP、不能进行矿质元素的吸收。
    16.测量的CO2量、O2量为实际光合作用强度。
    17.氧气浓度越低越有利于食品蔬菜保鲜、种子储存。
    18.将人的胰岛素基因通过基因工程转入大肠杆菌,大肠杆菌分泌胰岛素时依次经过: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合成成熟的蛋白质。
    形态大小相同、来源不同的染色体才是同源染色体。
    19.没有同源染色体存在的细胞分裂过程一定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
    20.动物细胞也能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
    21.植物细胞质壁分离是指细胞质与细胞壁发生分离。
    22.只有顶芽才能产生生长素、侧芽不能产生生长素。
    23.激素直接参与细胞代谢。
    24.抗体、胰岛素等的分泌方式和神经递质的分泌方式是主动运输。
    25.浆细胞能识别抗原。
    26.激素、神经递质、mRNA发挥作用后不被分解。
    27.渴觉中枢、痛觉中枢在下丘脑。
    28.双子叶植物的根不具有顶端优势。
    29.基因突变后生物的性状就能发生改变。
    30.半透膜就一定是选择透过性膜。
    <<<返回目录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3 22:4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