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上海各区疫情风险等级一览表 | ||||||||
范文 | 上海各区疫情风险等级不一,那么上海各区疫情风险等级一览表有哪些地方?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上海各区疫情风险等级一览表,以供参考,欢迎大家收藏并分享哟! ![]() 上海各区疫情风险等级一览表
进出上海防疫政策 来沪返沪人员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有7天内疫情风险区旅居史的来沪返沪人员,要配合属地防控部门按照区域高中低风险等级进行管控,并实行相应频次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对7日内有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人员,抵沪后实施“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 对7日内有中风险地区旅居史的人员,抵沪后实施“7天居家医学观察措施”。 对7日内有低风险地区旅居史的人员,抵沪后3天内完成2次核酸检测,做好健康监测。 二是对县级及以上政府宣布实施临时性静态管理区域的来沪返沪人员,抵沪后实施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实行相应频次的核酸检测。 三是对疫情发展迅速、与我市往来密切、或当地疫情外溢至我市的重点关注区域的来沪返沪人员,抵沪后实施相应管控措施,实行相应频次的核酸检测。 四是对国内涉疫区域的来沪返沪人员,应在抵沪后尽快且不得超过12小时向所在居村委和单位(或所住宾馆)报告。 五是所有来沪返沪人员抵沪前应通过随申办“来沪返沪人员服务”小程序准确详细填报相关信息;抵沪时按照有关规定配合做好“落地检”;抵沪后24小时内就近进行核酸检测。 六是所有来沪返沪人员抵沪后开展7天的自主健康监测,其间每天早晚两次自测体温,减少不必要的人群聚集活动,外出规范佩戴口罩。 七是一旦出现发热等可疑症状,务必做好个人防护,及时到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并主动告知医生有外省市的旅居史。 澳门来沪返沪人员规定 自2022年8月8日起,对有澳门旅居史的来沪返沪人员不再实行“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天居家健康监测”。相关人员实行抵沪后3天内完成2次核酸检测,抵沪后7天内不聚集、不聚会、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 有澳门旅居史的来沪返沪人员,应在抵沪后尽快且12小时之内向所在居村委和单位(或所住宾馆)报告。 后续根据疫情形势和防控要求,动态调整澳门来沪返沪人员相关防控措施。 注:以上政策来源于2022年9月2日上海发布,8月8日上海发布。 出行个人防疫措施 1.戴口罩。佩戴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除室外空旷无人场所外,在其他公共场所都应佩戴口罩。 2.落实“手卫生”。外出期间尽量少接触各类公共用品,不要用手指按电梯按钮;勤洗手,使用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按照“七步洗手法”规范揉搓20-30秒,饭前便后,触摸眼、口、鼻前要洗手;没有洗手条件时,可用免洗手消毒剂消毒双手或使用湿巾擦拭双手。 3.注意“呼吸道卫生”。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垃圾箱内,不随地吐痰。 4.不聚集、保持人际安全距离。外出时,排队或者与他人交流时彼此之间应保持至少1米的距离,避免拥抱、亲吻或握手。 5.及时增减衣物,保持劳逸结合。要充分了解当地气候情况及时增减衣服,预防感冒或中暑等;旅游期间要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 6.选择正规餐厅就餐。进入、离开用餐区都要清洁双手。在自助餐厅取餐时要佩戴口罩。 7.及时补充水分。不要饮用生水或地表水,应饮用开水或瓶装水。 8.注意饮食卫生,规律饮食。生吃蔬菜瓜果要洗净;尽量不食用凉菜。不随便食用野菜和野蘑菇,食用海鲜时一定要煮熟蒸透,避免生食海鲜。 9.防蚊虫叮咬。及时擦去汗液,尽量穿浅色长袖衣裤,可以适量使用避蚊胺、驱蚊酯等有效成分的驱蚊剂,涂抹于手臂、脸颈、小腿等皮肤裸露处。 10.谨慎使用中央空调。多开窗通风,少使用空调,应避免长时间处于出风口。 特别提示:外出期间如出现发烧、干咳、乏力、嗅觉减退等症状,应主动与同行的家人和其他人员保持安全距离,佩戴好口罩,及时到就近的发热门诊就医。 |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