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2023年高考历史知识点整理
范文
    2023年高考历史知识点整理资料
    高三的艰苦复习不是所有人都能坚持下来的,而坚持下来的就是好样的!有了这份毅力,以后做什么事都好说。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3年高考历史知识点整理,希望能够帮到你哟!
    
    2023年高考历史知识点整理
    第一部分 中国史(12个一级考点)
    一、古代中国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考点1:商时期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2)宗法制
    考点2:秦中央集权制度德形成
    (1)皇帝制度。
    (2)三公九卿制。
    (3)郡县制。
    考点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汉代:内外朝制度;推恩令、刺史制度;察举制。
    (2)隋唐:三省六部制;节度使制度;科举制。
    (3)宋代:二府三司制;转运使、通判。
    (4)元朝:中书省制;行省制度,宣政院,土司制度。
    考点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1)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2)清朝设立军机处。
    (二)古代中国的经济
    考点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1)商周:集体耕作(刀耕火种;千耦其耘)。
    (2)春秋战国以来:个体农耕(小农经济;铁器牛耕;直辕犁到曲辕犁;翻车和筒车)。
    (3)土地制度:土地国有制(井田制;均田制);土地私有制(君主、地主和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考点2:手工业的发展
    (1)西周:工商食官制度
    (2)春秋战国以来:官营、私营和家庭手工业;冶铁,制瓷,纺织。
    考点3:商业的发展
    (1)春秋战国:出现大商人;私商成为主体;形成商业都会。
    (2)秦汉汉朝:重农抑商;统一货币;盐铁官营制度,统一铸币。
    (3)隋唐:坊市制;官商分利政策。
    (4)宋元:交子;商业税收成为重要税源。
    (5)明清:商业发展呈现出新特点。
    考点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1)资本主义萌芽
    (2)重农抑商政策
    (3)海禁政策
    (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考点1: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
    (1)儒家:孔子;孟子;荀子。
    (2)道家:老子;庄子。
    (3)墨家:墨子
    (4)法家:韩非子
    考点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董仲舒新儒学
    (2)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考点3:宋明理学
    (1)程朱理学
    (2)陆王心学
    考点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1)明末“异端”思想家李贽
    (2)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四)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学艺术
    考点1:科技成就
    (1)天文历法
    (2)数学
    (3)农学
    (4)医学
    (5)四大发明
    考点2: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1)汉字:汉字的演变;书法艺术。
    (2)绘画:东晋顾恺之;隋唐阎立本及吸收外来绘画风格;宋代风俗画;明清文人画。
    考点3:文学成就
    (1)《诗经》;楚辞
    (2)唐诗;宋词;元曲
    (3)明清小说
    考点4: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1)戏曲的发展演变
    (2)京剧崛起
    二、近代中国
    (五)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考点1: 1840 至 1900 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1)鸦片战争
    (2)第二次鸦片战争
    (3)太平天国运动
    (4)甲午中日战争
    (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考点2:辛亥革命
    (1)同盟会的建立
    (2)武昌起义
    (3)中华民国建立与《临时约法》
    考点3:五四运动
    考点4: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中共一大
    (2)中共二大
    考点5:新民主主义革命
    (1)国民革命运动:国共第一次合作;三民主义的发展;北伐战争。
    (2)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红军长征;遵义会议;西安事变。
    (3)抗日战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侵华日军的罪行;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中共敌后战场的抗战。
    (4)重庆谈判和国共内战。
    (六)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考点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考点2: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艰难兴起:19世纪六七十年代-1895年
    (2)初步发展:1895-1912年
    (3)短暂春天(1912-1919)
    (4)茂盛夏天(1927-1937)
    (5)萧瑟秋天(1937-1945)
    (6)绝境冬天(1946-1949)
    (7)迎来新生:1950-1952年
    (8)最后归宿:1953-1956年
    考点3:思想解放的潮流
    (1)开眼看世界
    (2)中体西用
    (3)维新思想
    (4)三民主义
    (5)新文化运动
    (6)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三、现代中国
    (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考点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考点2: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两个会议,两部法律,三大制度。
    考点3: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了解)
    考点4:“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考点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考点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考点3: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考点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九)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考点1:20世纪五十年代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与建国初期的三大外交政策
    (2)步入国际舞台的两次重要会议: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考点2:20世纪70年代
    (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中美关系正常化
    (3)中日邦交正常化
    (4)出现与中国建交热潮
    考点3: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
    (1)外交政策的调整
    (2)积极参与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十)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考点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考点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考点3:大众传媒的发展
    (十一)20 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十二)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考点1: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
    考点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考点3: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二部分 世界史(12个一级考点)
    一、古代世界
    (一)古代希腊、罗马
    考点1: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雅典民主制度: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改革。
    (2)罗马法:习惯法;《十二铜表法》;万民法。
    考点2: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1)智者学派:普罗泰格拉
    (2)苏格拉底
    二、近代世界
    (二)近代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考点1:文艺复兴:人文精神的复苏
    考点2:宗教改革:人文精神的发展
    考点3:启蒙运动:人文精神的成熟
    (三)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考点1:新航路的开辟
    考点2: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考点3:工业革命
    (四)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考点1:英国
    (1)光荣革命
    (2)《权利法案》
    (3)责任内阁制
    (4)议会改革
    考点2:美国
    (1)北美独立战争
    (2)《独立宣言》
    (3)1787年宪法
    考点3:法国
    (1)法国大革命
    (2)1875年宪法
    考点4:德意志第二帝国:1871年德意志第二帝国宪法
    (五)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考点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空想社会主义
    (2)《共产党宣言》
    考点2:国际工人运动:巴黎公社
    (六)近代科学技术
    考点1:近代科学的产生发展
    (1)哥白尼
    (2)伽利略
    (3)牛顿的经典力学
    (4)达尔文和进化论
    考点2:蒸汽机的发明
    考点3: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三、现代世界
    (七)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考点1: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考点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考点3:“斯大林模式”
    考点4:二战后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1)赫鲁晓夫改革
    (2)勃列日涅夫改革(了解)
    (3)戈尔巴乔夫改革(了解)
    (八)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考点1: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考点2:罗斯福新政
    考点3: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和对干预的调整
    (2)发展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了解)
    (3)建立福利型国家
    (4)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
    (九)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考点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考点2: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1)欧洲一体化
    (2)日本成为经济大国
    (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4)中国的振兴
    考点3: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十)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考点1: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国际金融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及世界银行)
    (2)国际贸易体系:关贸总协定
    考点2: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1)从欧共体到欧盟
    (2)亚太经合组织
    (3)北美自由贸易区
    考点3: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
    (十一)代科学技术
    考点1:相对论和量子论
    考点2:第三次科技革命
    (十二)19 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考点1:文学的主要成就
    (1)浪漫主义文学
    (2)现实主义文学
    (3)现代主义文学
    考点2: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1)印象派绘画
    (2)现代主义绘画
    考点3: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了解)
    考点4: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了解)
    高考历史冲刺复习秘诀
    1.回归课本,认真研读三本必修教材。高考历史试题主要侧重学科能力的考查,虽然很少直接考教材上的内容,但是以教材上的基础知识为载体的,基本的史实和主干知识不清楚,就很难对高考中的所谓新材料,即我们不知道的历史现象和历史问题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解读,也就很难得到理想的分数。在制定计划时,要根据教材的总页数确定每天看的页数。看课本,第一要面面俱到,教材的文字、插图、注释,前言、目录、中外历史大事年表等都要看;第二当然要重点看,侧重背目录、本课要旨和中外历史大事年表,也即教材的核心内容、历史的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对于高考中长效热点的章节要重点看,高考不经常考的章节不必花费更多时间,甚至要果断舍弃。
    2.认真研读近年的高考试题,把握高考试题的特点。要认真研究历年高考的试题,你不要觉得考过的题都是没用的,都是已经被枪毙了的、僵硬冰冷的、苍白无力的、味同嚼蜡的东西,不是!如果我们把历年的高考试题,仔仔细细的研究了一遍,通过每道题,仔仔细细的分析,提炼出这道题里面要求的是什么东西,反映的是什么东西,这对我们备考,对我们理解新课标,理解高考的要求,意义非凡。
    3.定点突破,精准提分。主要途径是错题整理,收集整理错题集,反思错误原因,克服一错再错的毛病。一定要搞清楚是知识性的错误还是思维性的错误,前者要通过看教材记清楚史实,后者要根据参考答案细则,理清试题考查意图和答题思路,总结类似试题的答题套路。
    高考历史答题注意事项
    关注设问词,明确实体类型:
    根据问题题干中的设问词可以将试题明确分类,有助于甄别选择题的选项和非选择题的大题方向,全国卷高考试题的常见词为“反映了、说明了、表明、体现、主要原因、特点、趋势、影响”等,根据设问词大致可将试题分为原因背景类、本质实质类、影响评价类和历史解释4种类型。
    依据能力要求,规范答题步骤:
    针对历史学科高考考试能力要求,循序渐进完成大题过程。高考历史学4项基本能力要求为: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这:4项能力之间不是平行关系,而是依次递进关系。
    获取信息是处理材料中提供的关键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是精准解读材料信息和转换标准语言的过程,描述和阐释事物是用获取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过程。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9:1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