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语文考试的备考资料推荐 |
范文 |
考试备考期间,不要接受额外的安排或者社交邀请,相信家人和朋友都会理解你。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语文考试的备考资料推荐(最新),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 语文考试的备考资料推荐 【人物形象的个性特点】 《童年的发现》:费奥多罗夫是个幽默天真、单纯、爱探究、善于想象的人。 《杨氏之子》:杨氏之子个聪明、机智、幽默的人。 《晏子使楚》:晏子是个机智过人、临危不惧、爱国、能言善辩的人。 《金色的鱼钩》:赞扬了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桥》:赞扬了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梦想的力量》:体现了瑞恩的一颗善良、坚定执著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 《将相和》:蔺相如个机智勇敢、足智多谋、临危不惧、对友人胸怀宽广、忍辱退让的人。廉颇是个知错就改、豪爽直率的人。 《草船借箭》:诸葛亮是个神机妙算、足智多谋、宽厚待人(知天文、懂地理、识人心)的人。周瑜是个智谋过人、心胸狭窄、妒贤嫉能的人。鲁肃是个忠厚守信的人。曹操是个谨慎多疑的人。 《景阳冈》:武松是个豪放、倔强、机智勇敢的人。 《猴王出世》:孙悟空是个自由自在、快活逍遥、亲和友善、顽皮可爱的人。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小嘎子是个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的人。胖墩儿是个豪爽、随和的人。 《临死前的严监生》:严监生是个爱财如命的守财奴。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王熙凤是个泼辣张狂、口齿伶俐、善于阿谀奉承、见风使舵的人。 《刷子李》:刷子李是个技艺高超、自信、心细如发的人。 《金钱的魔力》:反映了老板等小市民以钱取人、金钱至尚的丑态。 语文考试的复习知识 重点词语解释 1、触目伤怀: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 2、情郁于中:感情聚积因心里不得发泄。 3、人迹罕至:少有人来。罕,希少。 4、无足挂齿:不值得一提。 5、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困境,互相救助。 6、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 7、精益求精:好了还要求更好。益,更。 8、污人清白:毁坏人家的名誉。 9、折衷是非:判定谁是谁非。 10、踉踉跄跄:走路歪歪斜斜的样子。 11、声色俱厉:说话的声音和颜色都显得非常严厉。 12、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13、持之以恒:长久地坚持下去。恒,恒心。 14、臭名昭著:形容坏名声尽人皆知。昭,显著。 15、沸沸扬扬:活动纷繁,非常热闹的样子。 中考语文容易读错的字 鏖战áo;剥皮bāo;薄纸báo;蓓蕾bèilěi 包庇bì;麻痹bì;复辟bì;濒临bīn 针砭biān;屏气bǐng;参差cēncī;驰骋chěng 鞭笞chī;踟蹰chíchú;奢侈chǐ;整饬chì 炽热chì;憧憬chōng;惆怅chóuchàng;踌躇chóuchú 创伤chuāng;啜泣chuò;辍学chuò;瑕疵cī 歼灭jiān;缄默jiān;矫正jiǎo;校对jiào 中考语文常见错别字举例 莫明其妙(名);不加思索(假);费寝忘食(废);再接再励(厉) 变本加利(厉);掩旗息鼓(偃);别出新裁(心);谈笑风声(生) 抑扬钝挫(顿);不知所错(措);改斜归正(邪);错落有志(致) 无精打彩(采);沓无消息(杳);痛心疾手(首);出类拔翠(萃) 迫不急待(及);陈词烂调(滥);趁心如意(称);语无论次(伦) 复习资料集锦 地理: “三山”:相传神仙所居住的山:蓬莱、方丈、瀛洲。 “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行政区划,后成为中国的别称。 赤县: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 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四海:指天下、全国。 “八荒”:都泛指天下。 江河:古代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 三国:指东汉后分裂成魏、蜀、吴。 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 山水阴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阳。 古代别称:南京(建康、金陵、江宁、白下) 其它: 1.五行:指金、木、水、火、土 2.五谷:上古对粮食作物的统称。(即稷、黍、麦、菽、稻) 3.五味:指酸、咸、甜、苦、辣 4.六畜:六种家畜:马、牛、羊、猪、狗、鸡 5.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6.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7.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8.岁寒三友:松、竹、梅 9.六书:象形、会意、指事、形事、转注、假借 10.连中“三元”:凡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的即连中解元、会元、状元。 11.五声:五个音级。也称“五音”,即我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征(zhi)、羽。 12.四大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白蛇传》、《孟姜女》 13.三老:古代分管教化的乡官。 14.及第:指科举考试中选,应试未中叫落第、下第。 15.童生试:也叫“童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大小都叫童生。 16.科举试: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三级: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称秋闱或大比)每三年在省举行一次,秀才才有资格参加考中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会试:在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在京城礼部举行(称春闱或礼闱)参加者必须是举人,考中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由皇帝主持,贡士有资格参加,考中称进士。第一是状元,第二名是称榜眼,第三名是称探花。合称三甲鼎。 光绪三十年(1905年)因各地推行学校教育,科举制度被废止。 17.《尔雅》:我国最早的释词专着,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成体系的词典。 18.“风雅”,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常用作代指文学才华。 19.《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按音乐性质分“凤、雅、颂”三大类 20.顿首:古代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 21.稽首:古代的拜礼。为“九拜”之一,行大礼。 22.跪:古代两膝着地,耸身挺腰、臀不沾脚跟。 23.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次序。 24.五更:我国古代把夜晚分在为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也称“五鼓”或称五夜。一更19—21点,二更21—23点,三更23—1点,四更1点—3点,五更3点—5点。 25.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正、二、三月为春季分别称作孟春、仲春、季春(三春);四、五、六为夏季分别称作孟夏、仲夏、季夏(三夏)秋季、冬季以此类推。 26.星宿(xiu):古代把星座称为星宿。 27.玉常金马:指翰林院。 28.《说文解字》:东汉许慎编的最有影响的一部古代辞书。 29.“三教九流”:“三教”,指佛教、道教、儒教:“九流”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旧指宗教或学术界的各种流派,也指社会上各行各噗的人。“三教九流”多含贬义。 30.无事不登三宝殿:俗话。即没有重要的事不敢来麻烦的意思。“三宝”,佛教名词,指佛、法、僧。 31.社稷:“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古代习惯把社稷作为国家的象征。? 32.谥号:是大臣死后朝廷按其生平事迹行为给他评定一个称号,以示褒贬善恶。如范仲淹谥号为文正公。 33.“岳阳楼”四绝:滕子京修岳阳楼,范仲淹作记,苏舜钦书写,邵(su)篆额(用篆字书写的匾额)一时传为四绝。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