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2021初三化学的知识点总结
范文
    2021初三化学的知识点总结有哪些你知道吗?化学总复习要为中考做好知识准备和精神准备,要有目标、有计划、讲究方法、注重落实,千方百计地提高化学总复习的效益。一起来看看2021初三化学的知识点总结,欢迎查阅!
    
    初三化学的知识点总结
    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物理变化与物理性质
    【物理变化】
    (1)定义: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特征:物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
    (3)形式:破碎、扩散、蒸发、凝固、熔化、升华、吸附、干燥等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水溶性、挥发性、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
    3.化学变化与化学性质
    【化学变化】
    (1)定义:变化时都生成了其他物质
    (2)特征:生成了其它物质
    (3)常伴随的现象:发光、放热、变色、变味、变质、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生锈等。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与什么物质反应、可燃性、受热分解、氧化性、还原性、热稳定性
    4、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联系和区别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一定不伴随化学变化
    二、走进室
    1药品取用的基本原则。
    ⑴实验室取用药品要做到“三不”: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能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⑵取用药品注意节约:取用药品应严格按规定用量。若无说明,应取最少量,即:液体取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⑶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在指定的容器里。
    2.固体药品的取用
    ⑴取用固体药品的仪器:一般用药匙;块状固体可用镊子夹取。
    ⑵取用小颗粒或粉末状药品,用药匙或纸槽按“一斜、二送、三直立”的方法送入玻璃容器;取用块状或密度大的金属,用镊子按“一横、二放、三慢竖”的方法送入玻璃容器。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
    一.氧气(O2)
    1.氧气性质
    1.1物理性质
    (1)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略大于空气
    (3)不易溶于水
    (41.2化学性质降温降温
    (1)来源:植物的光合作用
    CO2+H22+C6H12O6
    (2)实验P31
    a.木炭+
    现象:空气中保持红热状态;纯氧中发出耀眼的白光。都放出大量的热,生成时石灰水浑浊的气体
    b.蜡烛++水
    现象:空气中发出黄光,纯氧中发出白光
    c.铁+
    现象:空气中不燃烧;纯氧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注意:①铁丝卷成螺旋状,为了增加受热面积
    ②下端系火柴,为了引燃铁丝
    ③集气瓶底放水或铺细沙,防止产物炸裂瓶底
    d.硫+
    现象:空气中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氧气中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两者都放出大量的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
    2.氧化反应: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类型:①剧烈氧化:快,有明显的现象
    ②慢,无明显现象
    3.氧气的制备
    (1)工厂制氧:分离液态空气N2(沸点低,先汽化)②O2
    (2)实验室制氧高锰酸钾法实验P35
    a.药品:高锰酸钾,紫黑色固体,溶于水成紫红色
    b.KMnO+二氧化锰+氧气2MnO4+MnO2+O2
    c.装置:固固加热型
    d.收集:
    ①排水法(不易溶于水)优点:纯缺点:不干燥
    ②瓶口向上排气法(密度大于空气)优点:干燥缺点:不纯
    e.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内,若复燃,则为氧气
    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若复燃,则已满
    f.实验顺序:连——查——装——定——点——收——移——熄
    g.注意:
    ①导管不能伸入试管太长,只需稍微露出橡皮塞既可,便于排出气体。②试管内的药品要平铺试管底部,均匀受热
    ③铁夹要夹在试管的中上部(离试管口约1/3处)
    ④试管中的导管口塞棉花,防止高锰酸钾小颗粒堵塞导管
    ⑤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的部位加热;加热时先将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⑥用排水法集气时,集气瓶充满水后倒放入水槽中(瓶口要在水面下),导管伸到瓶口处即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集气瓶正放,导管口要接近集气瓶底部。⑦用排水法集气时,应注意当气泡从导管口连续、均匀地放出时再收集,否则收集的气体中混有空气。当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时,证明已满
    ⑧停止反应时,应先把撤导管,后移酒精灯(防止水槽里的水倒流入试管,导致使馆破裂)
    ⑨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要正放,瓶口处要盖上玻璃片
    (3)实验室制氧双氧水法实验P36
    a.原料:双氧水和二氧化锰
    b.H2O二氧化锰+氧气2O+O2
    c.装置类型:固液不加热型
    d.催化剂
    初三化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要掌握的知识点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定义: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变化时都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1、点燃前:观察蜡烛的性质:圆柱形、乳白色、固体、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
    2、燃着时:①燃烧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蜡烛点燃后,灯芯处蜡烛熔化,持续安静地燃烧,不会发出响声音,且蜡烛在燃烧过程中缓慢地变短。
    ②观察火焰:蜡烛的火焰在轻微地闪烁,在火焰的上方有黑烟生成。蜡烛的火焰可以分成三层:最里面一层火焰较为暗淡,底部呈淡蓝色,为焰芯;第二层火焰较明亮且呈圆锥形,为内焰;围绕在最外面的第三层火焰呈黄色,明亮而不耀眼,为外焰。
    ③火焰三部分温度的高低比较;外焰温度,内焰温度其次,焰芯温度最低。如何用实验确定?
    ④燃烧后的物质是什么?怎样来检验?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过一会儿,烧杯壁有水雾生成。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其中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后,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了蜡烛燃烧时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3、熄灭后:点燃蜡烛刚熄灭的白烟:火焰会顺着白烟重新将蜡烛点燃。
    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吸入的空气呼出的气体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也不能支持燃烧)
    氧气>氧气(能供给呼吸,也能支持燃烧)
    水蒸气<水蒸气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
    一、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和药品的取用规则
    (一)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反应容器可直接受热的: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等
    能间接受热的:烧杯、烧瓶(加热时,需加石棉网)
    常存放药品的仪器:广口瓶(固体)、细口瓶(液体)、滴瓶(少量液体)、集气瓶(气体)
    用加热仪器:酒精灯
    计量仪器:托盘天平(称量)、量筒(量体积)
    仪分离仪器:漏斗
    取用仪器:药匙(粉末或小晶粒状)、镊子(块状或较大颗粒)、胶头滴管(少量液体)
    夹持仪器:试管夹、铁架台(带铁夹、铁圈)、坩埚钳
    其他仪器:长颈漏斗、石棉网、玻璃棒、试管刷、水槽
    1、试管。
    (1)用途:a、在常温或加热时,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b、溶解少量固体c、收集少量气体
    (2)注意事项:a、加热时外壁必须干燥,不能骤热骤冷,一般要先均匀受热,然后才能集中受热,防止试管受热不均而破裂。
    b、加热时,试管要先用铁夹夹持固定在铁架台上(短时间加热也可用试管夹夹持)。
    c、加热固体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且未冷前试管不能直立,避免管口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d、加热液体时,盛液量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防止液体受热溢出),使试管与桌面约成45°的角度(增大受热面积,防止暴沸),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防止液体喷出伤人)。
    试管夹。用途:夹持试管;
    注意事项:①从底部往上套,夹在距管口1/3处(防止杂质落入试管)
    ②不要把拇指按在试管夹短柄上。
    3、玻璃棒。
    (1)用途:搅拌、引流(过滤或转移液体);
    (2)注意事项:①搅拌不要碰撞容器壁②用后及时擦洗干净。
    4、酒精灯。
    (1)用途:化学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
    (2)注意事项:①使用时先将灯放稳,灯帽取下直立在灯的右侧,以防止滚动和便于取用。
    ②使用前检查并调整灯芯(保证更地燃烧,火焰保持较高的的温度)。
    ③灯体内的酒精不可超过灯容积的3/4,也不应少于1/4(酒精过多,在加热或移动时易溢出;太少,加热酒精蒸气易引起爆炸)。
    ④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防止酒精洒出引起火灾)。
    ⑤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酒精灯,应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防止酒精洒出引起火灾)。
    ⑥应用外焰加热(外焰温度)。
    ⑦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熄。(防止将火焰沿着灯颈吹入灯内)
    ⑧用完后,立即盖上灯帽(防止酒精挥发和灯芯吸水而不易点燃)。
    ⑨不要碰倒酒精灯,若有酒精洒到桌面并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布扑盖或撒沙土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以免火势蔓延。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6 7:2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