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初中化学粤教版知识点2021
范文
    学习化学和学习其他课程一样,要从基础开始。同时,实验是学习化学、体验化学和探究化学过程的重要途径。初中化学粤教版知识点有哪些你知道吗?一起来看看初中化学粤教版知识点2021,欢迎查阅!
    
    初中化学粤教版知识点
    1.空气的成分
    氮气占78%, 氧气占21%, 稀有气体占0.94%, 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与杂质占0.03% 。
    2.主要的空气污染物
    NO2 、CO、SO2、.H2S、NO等物质 。
    3.其他常见气体的化学式
    NH3(氨气)、CO(一氧化碳)、CO2(二氧化碳)、CH4(甲烷)、 SO2(二氧化硫)、SO3(三氧化硫)、NO(一氧化氮)、 NO2(二氧化氮)、H2S(硫化氢)、HCl(氯化氢)。
    4.常见的酸根或离子
    SO42-(硫酸根)、NO3-(硝酸根)、CO32-(碳酸根)、ClO3-(氯酸根)、 MnO4-(高锰酸根)、MnO42-(锰酸根)、PO43-(磷酸根)、Cl-(氯离子)、 HCO3-(碳酸氢根)、HSO4-(硫酸氢根)、HPO42-(磷酸一氢根)、 H2PO4-(磷酸二氢根)、OH-(氢氧根)、HS-(硫氢根)、S2-(硫离子)、 NH4+(铵根或铵离子)、K+(钾离子)、Ca2+(钙离子)、Na+(钠离子)、 Mg2+(镁离子)、Al3+(铝离子)、Zn2+(锌离子)、Fe2+(亚铁离子)、 Fe3+(铁离子)、Cu2+(铜离子)、Ag+(银离子)、Ba2+(钡离子)
    各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与上面离子的电荷数相对应:
    一价钾钠氢和银,二价钙镁钡和锌;
    一二铜汞二三铁,三价铝来四价硅。(氧-2,氯化物中的氯为 -1,氟-1,溴为-1)
    (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 ;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5.化学式和化合价
    (1)化学式的意义
    ①宏观意义
    a.表示一种物质;
    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②微观意义
    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
    ③量的意义
    a.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
    b.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2)单质化学式的读写
    ①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的:
    a.金属单质。如:钾K 铜Cu 银Ag 等;
    b.固态非金属。如:碳C 硫S 磷P 等
    c.稀有气体。如:氦(气)He 氖(气)Ne 氩(气)Ar等
    ②多原子构成分子的单质:其分子由几个同种原子构成的就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几。
    如:每个氧气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则氧气的化学式为O2
    双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O2(氧气)、N2(氮气) 、H2(氢气) F2(氟气)、Cl2(氯气)、Br2(液态溴)
    多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臭氧O3等
    (3)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先读的后写,后写的先读
    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化某”,如:MgO(氧化镁)、NaCl(氯化钠)
    ②酸根与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酸某”,如:KMnO4(高锰酸钾)、K2MnO4(锰酸钾) MgSO4(硫酸镁)、CaCO3(碳酸钙)
    (4)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化合价,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
    ①判断元素化合价的依据是: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②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化学式的步骤:
    a.按元素化合价正左负右写出元素符号并标出化合价;
    b.看元素化合价是否有约数,并约成最简比;
    c.交叉对调把已约成最简比的化合价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
    初三化学知识点
    一、基本概念
    1.物理性质:
    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2.化学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如铁易生锈、氧气可以支持燃烧等。
    3.纯净物:
    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如:N2、O2 、CO2、P2O5等。
    4.混合物:
    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如空气、蔗糖水等(里面的成分各自保持原来的性质)
    5.单质: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N2 、O2 、S、P等。
    6.化合物: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如:CO2、 KClO3、SO2等。
    7.氧化物:
    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中,其中一种元素的氧元素的化合物。如:CO2、 SO2等。
    8.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A+B =AB)
    9.分解反应:
    由一中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AB =A +B)
    10.氧化反应:
    物质与氧的反应。(缓慢氧化也是氧化反应)
    11.催化剂:
    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又叫触媒)[应讲某种物质是某个反应的催化剂,如不能讲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而应讲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12.催化作用:
    催化剂在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九年级化学知识重点
    一、核外电子排布:1-20号元素(要记住元素的名称及原子结构示意图)
    排布规律
    ①每层最多排2n2个电子(n表示层数)
    ②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最外层为第一层不超过2个)
    ③先排满内层再排外层
    注: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
    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失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非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得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稀有气体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He有2个),结构稳定,性质稳定。
    二、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
    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②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写”、“配”、“注”“等”。
    三、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
    说明:(1)pH=7,溶液呈中性;pH <7,溶液呈酸性;pH >7,溶液呈碱性。
    (2)pH越接近0,酸性越强;pH越接近14,碱性越强;pH越接近7,溶液的酸、碱性就越弱,越接近中性。
    四、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说明:(1)越左金属活动性就越强,左边的金属可以从右边金属的盐溶液中置换出该金属出来;
    (2)排在氢左边的金属,可以从酸中置换出氢气;排在氢右边的则不能。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4: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