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2022年高中生物重要的知识点
范文
    2022年高中生物重要的知识点有哪些?生物有自身的规律,如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生物与环境相协调,以及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水生到陆生的进化过程。一起来看看2022年高中生物重要的知识点,欢迎查阅!
    
    高中生物重要的知识点
    1.细菌进行有氧呼吸的酶类分布在细胞膜内表面,有氧呼吸也在也在细胞膜上进行。光合细菌,光合作用的酶类也结合在细胞膜上,主要在细胞膜上进行。
    2.细胞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既可发生在细胞核中,也可发生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
    3.在生态系统中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初级消费者,仍属于生产者的能量。
    4.用植物茎尖和根尖培养不含病毒的植株。是因为病毒来不及感染。
    5.植物组织培养中所加的糖是蔗糖,细菌及动物细胞培养,一般用葡萄糖培养。
    6.病毒具有细胞结构,属于生命系统。
    7.没有叶绿体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8.没有线粒体就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9.线粒体能将葡萄糖氧化分解成CO2和H2O。
    10.细胞膜只含磷脂,不含胆固醇。
    11.细胞膜中只含糖蛋白,不含载体蛋白、通道蛋白。
    12.只有叶绿体、线粒体能产生ATP,细胞基质不能产生ATP。
    13.只有动物细胞才有中心体。
    14.所有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液泡。
    15.无氧条件下不能产生ATP、不能进行矿质元素的吸收。
    16.测量的CO2量、O2量为实际光合作用强度。
    17.氧气浓度越低越有利于食品蔬菜保鲜、种子储存。
    18.将人的胰岛素基因通过基因工程转入大肠杆菌,大肠杆菌分泌胰岛素时依次经过: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合成成熟的蛋白质。
    形态大小相同、来源不同的染色体才是同源染色体。
    19.没有同源染色体存在的细胞分裂过程一定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
    20.动物细胞也能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
    21.植物细胞质壁分离是指细胞质与细胞壁发生分离。
    22.只有顶芽才能产生生长素、侧芽不能产生生长素。
    23.激素直接参与细胞代谢。
    24.抗体、胰岛素等的分泌方式和神经递质的分泌方式是主动运输。
    25.浆细胞能识别抗原。
    高中生物基础知识
    一、遗传的物质基础
    (1)格里菲思——通过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证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
    (2)艾弗里——通过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不是蛋白质(转化因子为DNA)。
    (3)赫尔希和蔡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32P、35S)分别标记噬菌体,证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
    (4)沃森和克里克——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克里克还提出中心法则:DNA转录RNA翻译蛋白质)。
    (5)富兰克林——DNA衍射图谱。
    (6)查哥夫——腺嘌呤(A)量=胸腺嘧啶(T)量,胞嘧啶(C)量=鸟嘌呤(G)量。
    (7)英国遗传学家缪勒——用X射线照射果蝇,发现突变率大大提升。
    二、生命活动的调节
    (1)贝尔纳——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
    (2)坎农——内环境稳态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结果(现代观点: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3)沃泰默——促胰液素分泌只受神经调节。
    (4)斯他林和贝利斯——促胰液素可存在“化学调节”(并命名该调节为“激素”)。
    (5)达尔文——植物向光性实验,验证金丝雀草胚芽鞘感光部位在尖端,尖端可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造成单侧光下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
    (6)鲍森·詹森——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通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7)拜尔——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8)温特——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引起的(并将该物质命名为“生长素”)。
    三、生态系统
    (1)高斯——证明大小两个种的草履虫间存在着竞争关系。
    (2)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对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进行定量分析,发现能量流动两大特点:能量流动是单向的;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
    高中生物知识
    1. 多肽、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酸数目与所含肽键数的关系:
    ①多肽链中的肽键数=组成该多肽的氨基酸数—1;
    ②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键数氨基酸数=该蛋白质分子中所含的氨基酸数—其肽链条数。
    例如:牛胰岛素是由51个氨基酸缩合成的两条肽链进一步构成的,在每个胰岛素分子中即含肽键51—2=49个。
    2. 配子(精子或卵细胞)中染色体条数及DNA分子数与体细胞、性原细胞、初级性母细胞、次级性母细胞中染色体条数及DNA分子数的关系:
    ①若配子(精子或卵细胞)中染色体条数为N条,则:
    体细胞中染色体条数=性原细胞中染色体条数=初级性母细胞中染色体条数=2N条;
    次级性 母细胞中染色体条数=N条(减II前、中期)或2N条(减II后、末期)。
    ②若配子(精子或卵细胞)中DNA分子数为M,则:
    体细胞中DNA分子数=2M;
    性原细胞中DNA分子数=2M(DNA复制前)或4M(DNA复制后);
    初级性母细胞中DNA分子数=4M;
    次级性母细胞中DNA分子数2M。
    3. DNA分子中碱基组成的有关数量关系式:
    DNA分子在结构上有一重要特点:其两条脱氧核苷酸长链间的碱基对的组成遵循碱基配对原则,据此可得出如下一系列关系式:
    ①在整个DNA分子中:
    A的分子数(或所占比例)=T的分子数(或所占比例);
    G的分子数(或所占比例)=C的分子数(或所占比例);
    任意两种不能配对的碱基数之和占DNA分子中碱基总数的50%。即(A+G)的分子数(或所占比例)=(T+C)的分子数(或所占比例)=(A+C)的分子数(或所占比例)=(T+G的分子数(或所占比例))=DNA分子中碱基总数的50%。
    ②在DNA分子的两条互补的脱氧核苷酸长链之间:
    设DNA分子的一条链为A链,另一链为B链,则:
    A链中A的分子数(或所占比例)=B链中T的分子数(或所占比例),反之亦然;
    A链中G的分子数(或所占比例)=B链中C的分子数(或所占比例),反之亦然;
    A链中某两种不能配对的碱基数之和[如(A+G)]=B链中另两种不能配对的碱基数之和[相应的为(T+C)];
    A链中某两种不能配对的碱基数之和[如(A+G)]与另两种不能配对的碱基数之和[相应的为(T+C)]的比值=B链中该比值的倒数。
    例如:若A链中(A+G)/(T+C)=0.4,则B链中(A+G)/(T+C)=2.5。
    ③整个DNA分子与它的两条互补的脱氧核苷酸长链之间:
    整个DNA分子中相对应的两种碱基数之和[(A+T)或(G+C)]所占的比例=其每一单链中这两种碱基数之和[(A+T)或(G+C)]在该单链中所占的比例。
    例如:若某DNA分子中(A+T)占碱基总数的43%,则其每一单链中(A+T)也都各占单链中碱基总数的43%。
    整个DNA分子中某一碱基所占的比例=该碱基在每一单链中所占的`比例之和的一半。
    例如:若某DNA分子中,A链中A占10%,B链中A占24%,则该DNA分子中A占整个DNA分子全部碱基的17%。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6: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