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中化学一轮复习重点知识点笔记 |
范文 | 学习,就像一位客人,你只有热情地去迎接它,它才会传授给你知识,给予你美好的人生。如果你不欢迎它,直接就把它“推出门外”,那你的人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高中化学一轮复习重点知识点笔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化学一轮复习重点知识点笔记1 必须掌握的化学思想与化学方法 1、 整体性原则: ——学会从整体出发,全面考虑问题; 2、 守恒意识: ——三大守恒内容:①质量守恒;②电荷守恒;③得失电子守恒 3、平衡意识: ——勒夏特列原理适用于一切平衡体系(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溶解平衡等) 4、合理性原则 ——要学会运用常识、常理解题,要学会识别社会常理。杜绝不合逻辑的常识性错误 5、绿色化学思想 ——①原子经济性;②杜绝污染源 6、组成分析 ——组合与拆分;反应物、生成物的分子组成变化 7、特征反应(关注典型反应) ——解决问题的突破口;题眼、关键字 8、具体化 ——可使问题意外地简单 高中化学一轮复习重点知识点笔记2 化学知识体系网络 (一) 物质的组成 1、分子和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⑴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能独立存在的微粒,它保持着这种物质的化学性质 分子有一定的大小和质量;分子间有一定距离;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物理变化是分子运动状态改变的结果);分子间有分子间作用(范德华力)。 ⑵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固态时为分子晶体)。 一些非金属单质(如H2、O2、Cl2、S、惰性气体等);气态氢化物;酸酐(SiO2除外);酸类和大多数有机物等。 2、原子和由原子构成的物质 ⑴原子是参加化学变化的最小微粒。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拆分和化合,是原子运动形态的变化 原子有一定的种类、大小和质量;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中原子间也有一定间隔;原子不停地运动着;原子间有一定的作用力。 ⑵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固态时为原子晶体)。 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SiC)等。 3、离子和由离子构成的物质 ⑴离子是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如Na+、Fe3+、H3O+、NH4+、[Ag(NH3)2]+等;带负电荷的阴离子如Cl-、S2—、OH—、SO42—、[Fe(CN)6]3—等。 ⑵由离子构成的物质(固态时为离子晶体)。 绝大多数盐类(AlCl3等除外);强碱类和低价金属氧化物等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注意】离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离子和原子在结构(电子排布、电性、半径)和性质(颜色,对某物质的不同反应情况,氧化性或还原性等)上均不相同。 阳离子原子阴离子(简单阳、阴离子) (二) 物质的分类 1、 元素 ⑴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的种类是由核电荷数或质子数决定的)。 人们把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叫做核素,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之间互称为同位素。 ⑵元素存在状态 ① 游离态——在单质中的元素 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同素异形体,常有下列三种形成方式: 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不同:如O2、O3;白磷(P4)和红磷等 晶体晶格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 晶体晶格的分子排列方式不同:如正交硫和单斜硫 ② 化合态的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元素 【注意】元素和原子的区别,可从概念、含义、应用范围等方面加以区别。 高中化学一轮复习重点知识点笔记3 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元素化合价有无升降,这是判断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 2、氧化还原反应各概念间的关系 可用以下两条线掌握概念 3、物质有无氧化性或还原性及其强弱的判断 ⑴物质有无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判断 元素为最高价态时,只具有氧化性,如Fe3+、H2SO4分子中+6价硫元素;元素为最低价态只具有还原性,如Fe、S2—等;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如Fe2+、SO2、S等。 ⑵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相对强弱的判断 ① 由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比较 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随单质还原性的增强而减弱,如下列四种阳离子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g+>Cu2+>Al3+>K+。 非金属阴离子的还原性随单质氧化性的增强而减弱,如下列四种卤素离子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I->Br->Cl->F-。 ② 由反应条件的难易比较 不同氧化剂与同一还原剂反应,反应条件越易,氧化性越强。如F2和H2混合在暗处就能剧烈化合而爆炸,而I2与H2需在不断加热的情况下才能缓慢化合,因而F2的氧化性比I2强。 不同还原剂与同一氧化剂反应,反应条件越易,还原性越强,如有两种金属M和N均能与水反应,M在常温下能与水反应产生氢气,而N需在高温下才能与水蒸气反应,由此判断M的还原性比N强。 ③由氧化还原反应方向比较 还原剂A+氧化剂B氧化产物a+还原产物b, 则: 氧化性:B>a 还原性:A>b 如:由2Fe2++Br2=== 2Fe3++2Br- 可知氧化性:Br2>Fe3+;还原性:Fe2+>Br- ④当不同的还原剂与同一氧化剂反应时,可根据氧化剂被还原的程度不同来判断还原剂还原性的强弱。一般规律是氧化剂被还原的程度越大,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同理当不同氧化剂与同一还原剂反应时,还原剂被氧化的程度越大,氧化剂的氧化性就越强。如氯气、硫两种氧化剂分别与同一还原剂铁起反应,氯气可把铁氧化为FeCl3,而硫只能把铁氧化为FeS,由此说明氯气的氧化性比硫强。 【注意】还原性的强弱是指物质失电子能力的强弱,与失电子数目无关。如Na的还原性强于Al,而Na Na+,Al Al3+,Al失电子数比Na多。同理,氧化性的强弱是指物质得电子能力的强弱,与得电子数目无关。如氧化性F2>O2,则F2 2F-,O2 2O2—,O2得电子数比F2多。 4、氧化还原方程式配平 原理:氧化剂所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或得电子)的数值与还原剂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或失电子)的数值相等。 步骤Ⅰ: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分子式,并列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元素的化合价(简称标价态) 步骤Ⅱ:分别列出元素化合价升高数值(或失电子数)与元素化合价降低数值(或得电子数)。(简称定得失) 步骤Ⅲ:求化合价升降值(或得失电子数目)的最小公倍数。配平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系数。 步骤Ⅳ:用观察法配平其他物质的系数。 高中化学一轮复习重点知识点笔记4 化学用语 原子结构图、元素符号、结构式、电子式、分子式、结构简式。 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水解方程式、电解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电离式(强、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尤其多元弱酸分步电离和氢氧化铝两式电离) 电池(两极反应式、燃料电池式) 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 PS:必须做到正确书写(客观事实、符号正确、微粒守恒、条件完整等) 元素化合物(金属、非金属) 碱金属 (物理、化学性质;从原子结构分析相似和递变;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转化、关系,从氧化还原角度了解过氧化钠) 几种重要的金属 (铁、铜、铝、镁;活泼性;冶炼方法、合金应用、合金的应用和性质与原来金属的比较) 金属化合物的性质、检验 (铝、氧化铝、氢氧化铝的特殊性质;铁、二价铁、三价铁的相互转化、氧化性和还原性)应用、制备、检验 非金属 (无机非金属材料碳、硅的性质。它们的化合物的性质、碳族在周期表的位置;一氧化碳的污染;硅酸盐工业和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特殊性;一般反应需要高温的条件) 海水—氯、溴、碘卤族元素 (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对环境的污染;卤族的相似和递变性、工业提取溴、碘的方法;海水淡化的方法、海水综合利用---氯碱工业、制金属镁) 硫的氧化物、硫酸及其氧族元素 (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过氧化氢的性质催化剂对它的反应速率的影响;二氧化硫的污染、三氧化硫的状态;它们之间的转化、硫酸的性质应用、硫酸盐的性质) 氮、氮的氧化物、硝酸、铵盐、氮族 (氮的稳定性和性质、氨气、铵盐的性质实验室制备氨气的原理和方法、检验;硝酸的性质和应用;氮的氧化物和含磷洗涤剂对环境的污染;氮族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高中化学一轮复习重点知识点笔记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