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一历史必修二的复习知识点 |
范文 |
智慧,不是知识,不是经验,不是思辨,而是超越自我中心的态度。船过水无痕,鸟飞不留影,成败得失都不会引起心情的波动,那就是自在解脱的大智慧。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一历史必修二复习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 高一历史必修二的复习知识点 开辟新航路 1、开辟新航路的背景: A、必要性(原因): (1)经济根源: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根本原因) (2)社会根源:欧洲人的“寻金热”(开辟新航路的动机) (3)宗教根源:传播天主教 (4)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占领传统商路(直接原因) (5)宗教因素:传播天主教的热情 B、可能性(条件): 西欧生产力的发展、航海技术的提高、造船技术的发展、地理知识的提高、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2、15世纪中叶之前的长时期内,垄断传统商路的是: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 3、最早探询新航路的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 4、第一个进行新航路开辟的航海家是:1487年,葡萄牙人迪亚士,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其航线是——开辟了由非洲海岸由大西洋进入印度洋的航路,发现了好望角。 5、直达印度的航海家是:葡萄牙人达·伽马 6、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大陆的航海家是哥伦布,他是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远航的。 7、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路线是:从西班牙出发,到达南美洲,绕过美洲南端的海峡,横渡太平洋和印度洋,绕过非洲,回到欧洲。 8、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对世界: ①引起了“商业革命”(商品种类--增多,贸易范围--扩大,贸易中心--转移)和“价格革命”(货币贬值,社会分化)。 它有力地加强了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最主要影响) ②加强了欧洲同亚、非及美洲之间的联系,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③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④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冲击西欧的思想文化领域,打击了教会的威信。 (2)对欧洲: ①欧洲的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②西班牙、葡萄牙成为欧洲富国,西欧一些国家开始进行早期殖民扩张。 ③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最主要影响) 9、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新航路开辟后,初步形成了一个广阔的世界市场,西欧开始崛起;欧洲的主要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美洲的传统社会覆灭,但为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作出了重要贡献;非洲成为猎获黑人奴隶的场所;白银大量地流入欧洲,刺激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自哥伦布时代起,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人类也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1、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国家是:荷兰;“日不落帝国”是指:英国。 2、荷兰能够成为世界范围内殖民帝国的条件: (1)优越的地理位置。 (2)素有经商和从事手工业的传统,是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最早的地区之一。 (3)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4)1581年,摆脱西班牙的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独立。 3、荷兰建立殖民帝国的过程: (1)组建垄断性的贸易公司,参与殖民竞争。 (2)袭击葡萄牙、西班牙船只,抢掠财物。 (3)探索新的航路。 4、17世纪“欧洲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是:荷兰;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和最繁荣的商业中心是:阿姆斯特丹。 5、荷兰垄断性贸易公司的权力有:贸易垄断权、建立武装、管理殖民地。 6、荷兰的殖民地范围:非洲——从葡萄牙手里夺取好望角;亚洲——在印度沿海建立殖民据点,夺得马六甲和锡兰,侵入今天的印度尼西亚一带,占据中国的台湾;北美洲——建立新尼德兰等殖民地。 7、17世纪,荷兰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殖民帝国;17世纪末,失去海上殖民霸权。 8、英国早期殖民扩张的过程: (1)英西战争:1588年,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西班牙失去海上霸主地位,英国开始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 (2)组织垄断性的贸易公司,拓展殖民地。(英属东印度公司) (3)英荷战争:与荷兰进行三次战争,夺取荷兰在北美的新尼德兰,改名为纽约。17世纪末,荷兰失去了海上殖民霸权。 英荷战争的导火线:英国颁布《航海条例》。(《航海条例》内容:凡是出入英国或英国殖民地的货物都必须由英国船只载运) (4)英法战争:与法国进行多次战争,其中通过七年战争夺得法国在北美的加拿大、密西西比河以东的新法兰西和印度的殖民地。18世纪中期,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9、英国殖民扩张的优势: (1)地理优势——地处大西洋航运中心; (2)经济优势——手工业发达,资源丰富; (3)制度优势——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4)军事优势——拥有欧洲最强大的海军。 10、英国在北美建立的第一块殖民地是:弗吉尼亚。 11、导致英荷三次战争的直接原因是:英国颁布《航海条例》。(《航海条例》内容:凡是出入英国或英国殖民地的货物都必须由英国船只载运) 12、殖民扩张的影响: (1)对世界:使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市场扩大的途径:殖民扩张,掠夺、欺诈,商品输出) (2)对殖民国:为西欧国家提供了广阔的商品市场和大量的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对殖民地: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黑奴贸易:欧洲→非洲→美洲→欧洲) 13、★如何辨证地看待殖民扩张活动? 提示:破坏性、建设性 对殖民国家而言 (1)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财富,转化为资本,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2)打破世界相对孤立状态,使世界日益成为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促进了世界一体化的进程。 对殖民地而言 (1)殖民主义是灾难和祸害,造成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 (2)殖民主义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促进了殖民地历史的发展和进步。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梳理 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促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世纪中后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如何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1)机器大生产的产品需要更广阔的世界市场; (2)工厂生产需要来自世界各地的原料; (3)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变为各地之间的联系和交往提供了条件。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如何促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增长,推动了世界范围工业生产的空前发展,更多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地,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展起来的新型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为世界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物质条件; (3)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4)资本主义列强凭借日益强大的实力,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上已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第一次工业革命 1、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发生的背景有: (1)前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后,确立了资本主义统治,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2)资金:通过国内圈地运动及海外的殖民扩张、黑奴贸易、海外贸易积累了大量资金。(3)劳动力:圈地运动使得大批失去土地的农民成为自由劳动力。 (4)技术: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基础 (5)市场:英国海外市场日益扩大,工场手工业时期的商品生产已无法满市场的需要。(直接原因) 2、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新兴的棉纺织业。 3、提高了织布速度的发明创造是:1733年凯伊发明的飞梭。 4、工业革命起迄时间是:18世界60年代——19世纪中期。开始标志:珍妮机的发明和使用;结束标志:机器生产基本取代手工劳动(机器制造机器)。 5、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英国、瓦特、改良蒸气机交通运输业新的发明有: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轮船;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火车);1825年,英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铁路。 6、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提高了生产力,欧美资产阶级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2)引起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变革:产生、壮大了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斗争不断; (3)促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4)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 还可以这样回答; (1)经济上:工业革命极大的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第一工业强国。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2)政治上: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使社会分裂成两大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由此促进工人运动的兴起。 (3)生产方式上: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猛烈冲击了当地的旧思想旧制度。 (4)思想文化上:促进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 (5)世界格局上: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东方从属于西方,促使了资本主义市场的初步形成和逐步成熟。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1、兴起的条件: (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础; (2)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3)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表现: (1)电力的广泛应用(显著表现); (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深远影响); (3)化工技术的发展;(4)钢铁工业等传统工业的进步。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1)(开始的标志)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发明发电机;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 (2)电动机、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问世,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3)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内燃机驱动)。 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垄断组织的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 5、垄断组织的出现: (1)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2)方式:兼并或联合。部门:最先出现在新兴工业部门和钢铁工业。 (3)评价:积极——垄断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虽然大资本家实行垄断的目的是追求更多的利润,但垄断的出现确实适应了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要求,对于扩大生产规模、改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消极——垄断资本家掌握了经济权力之后开始涉足国家的政治生活,且不断扩大对外侵略,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13、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行业:棉纺织业、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行业:电力工业、电气产品制造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等。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汇总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1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变革 1、原始农业的产生:“刀耕火种”、“火耕” 2、距今七八千年前:中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时代 3、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中国古代农业的传统耕作方式形成。 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东汉时出现了一牛挽犁代替耦犁,这种耕作方式便于牛耕普及。 2了解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3、古代水利建设概况 1、夏商周:农田水利有较大发展。 2、春秋战国:战国时秦国蜀郡守李冰修的都江堰,水工郑国在秦国修的郑国渠。 都江堰 3、秦:灵渠 4、两汉:西汉汉武帝亲到黄河工地命文武百官背土,东汉王景治黄河才基本解除了黄河水患。 5、隋炀帝:开通了大运河,是世界上最早、最长的运河。 6、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兴修了不少水利工程,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的发展 了解古代中国在纺织、和制瓷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 1、纺织业主要成就: (1)原料使用先后顺序:麻葛丝棉。 (2)丝绸之路:汉代开辟。丝绸远销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 (3)唐代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也有相当大的规模,朝廷征收民间纺织品的数量相当可观。 2、冶金业主要成就: 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工艺特点:分布广,规模大,水平高。战国以后以铁器为主,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供风形式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3、制瓷业取得的主要成就: (1)先有陶后有瓷 (2)陶器:a、产生——原始时代彩陶b、发展:山东龙山文化——蛋壳黑陶c、独特技术——唐三彩d、陶瓷过渡时期: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 (3)瓷器:a、唐代青瓷——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b、唐晚期长沙铜官窑首创彩绘工艺。c、清朝:粉彩瓷器的工艺技术发明——康熙时期、顶峰——雍正时期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