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关于气压带风带的知识点 |
范文 | 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识。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气压带风带的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 气压带风带的知识点1 气压带和风带的判读 1.读纬线,辨气压带和风带 (1)0°纬线附近为赤道低气压带。 (2)30°纬线附近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3)60°纬线附近为副极地低气压带。 (4)90°纬线附近为极地高气压带。 (5)0°~30°纬线之间的风带为信风带。 (6)30°~60°纬线之间的风带为西风带。 (7)60°~90°纬线之间的风带为极地东风带。 2.读风向,辨南北半球 (1)风向右偏为北半球,如甲、丙两图。 (2)风向左偏为南半球,如乙、丁两图。 3.读气压带位置,辨节气 (1)若各气压带分别被0°、30°、60°纬线平分,则为春、秋分。 (2)若各气压带位置偏北(赤道低气压带全部位于赤道以北,副热带高气压带全部位于30°纬线以北,副极地低气压带全部位于60°纬线以北),则为北半球夏至。 (3)若各气压带位置偏南(赤道低气压带全部位于赤道以南,副热带高气压带全部位于30°纬线以南,副极地低气压带全部位于60°纬线以南),则为北半球冬至。 4.读风向,辨气压带高低和名称 (1)风由中间向两侧吹的为高气压带。如上图中甲为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乙为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2)风由两侧向中间吹的为低气压带。如上图中丙为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丁为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 气压带风带的知识点2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大气环流: ①概念: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②作用:促进高低纬度间、海陆间的热量和水汽交换,调整全球的水份和热量分布-直接控制各地气候类型的形成。 (2)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①影响因素:高低纬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 ②情况:低纬环流(0°~30°),中纬环流(30°~60°),高纬环流(60°~90°); ③地面表现: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赤道低压为轴南北对称,高、低压相间分布,中间为风带; ④三圈环流(垂直分布)画出右面三圈环流循环图 ⑤气压带、风带(水平分布)画出右面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北撇南捺”) ⑥长城考察站红旗向西北飘,窗口要避开东南方向;黄河考察站红旗向西南飘,窗口要避开东北方向。 (3)气压带与风带影响下的世界降水的地区差异 (4)由于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引起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移动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学好高中地理的八种方法 一、字头记忆法 【释义】即从同类地理知识中分别提取字头,编成简短话语进行记忆,这种字头法,简化知识,利于增强记忆。 二、综合法 【释义】认识地理特点的过程,绝大多数情况下,要在分析要素特征和各部分联系的基础上加以综合。 三、用地图学地理法 【做法】首先,要利用好教师在课堂上展示的挂图。教师指图讲课时,学生一定要注意看图,不要自己看书,或是做别的事情。教师指图讲课,事先是经过充分备课的。他会把图中的知识直接指给学生,避免学生费时间走弯路地自己去查找。 四、谐音记忆法 【释义】即把枯燥的数据换成有趣的文字加以记忆。 五、识图记忆法 【释义】即通过看图、填图、用图来记忆地理知识。首先要掌握地图知识技巧,如辨方向、量算距离、识别地势高低、熟悉主要图例、了解经纬网等,练好看图的基本功。 六、简化地图法 【释义】简化地图法是根据学习的需要,把地图作简化处理,删去大量繁杂的图例,只保留有关知识的信息的方法。通过简化图的构思设计,达到突出重点、有利记忆和反映动态、易于理解的目的,并更深刻地揭示地理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规律。 七、归类记忆法 【释义】纷乱的无条理的事物是不容易记忆的。我们把事物做一点理顺和归类,记忆起来就比较方便。如山脉、河流、岛屿、湖泊等分别归类在一起,再进行记忆就比较容易。 八、比较法 【释义】它用于对同类地理事物或具有相似特点的地理事物问,进行异同比较。比较总是根据一定目的,按确定标准作比较,常用形式是列表。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