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人教版
范文
    多则价谦,万物皆然,唯独知识例外。知识越丰富,则价值就越昂贵。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人教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1
    第五课 奋发图强艰苦创业
    “铁人”王进喜
    1、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十年(1956年—1966年)
    1956年9月中共八大会议的召开是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的良好开端。
    2、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十年:
    从1956年到1966年的十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绩。渴望繁荣富强的中国人民,发扬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意气风发地活跃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条战线上,涌现出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众多先进代表。他们被誉为“共和国的脊梁”。
    3、石油大会战
    1960年春,我国石油战线传来喜讯——继发现大庆油田之后,规模空前的石油大会战在东北大地展开。石油会战的成功,打破了“中国贫油”的悲观论调,中国石油终于能够基本自给。
    4、王进喜的主要事迹
    王进喜是为我国石油工业立下汗马功劳的“大庆人”的优秀代表,是新中国工业战线的先进典型。
    5、王进喜主要事迹的影响: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石油工人。
    6、王进喜的名言:“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两弹元勋”邓稼先
    1、我国为什么研制原子弹和氢弹?
    1959年6月,为了增强国防实力,打破国际上的核垄断和核讹诈,在苏联政府中止合作协议的情况下,中央下决心自己动手制造原子弹。
    2、原子弹、氢弹的研制成功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点,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6月,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3、两弹成功爆炸的意
    两弹成功的爆炸,表明我国已具备核防御力量,这不仅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极大地鼓舞了民族自信心。
    4、邓稼先的主要事迹
    作为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中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在技术上的主要组织领导者之一,邓稼先长期工作在第一线,兢兢业业,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的成功试制和爆炸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1、焦裕禄出任兰考县委书记
    1962年,焦裕禄受命出任县委书记。
    2、焦裕禄出任兰考县委书记的背景
    当时,河南省兰考县连续遭受干旱、风沙和内涝等自然灾害,粮食严重减产。
    3、焦裕禄大干一场的目的
    为了治理自然灾害,改变兰考的贫困面貌。
    4、焦裕禄的主要事迹
    他深入田间地头,调查研究,摸清了全县灾害的实情,带领干部群众植树造林,防风固沙,疏浚河道,改良盐碱地,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5、人们怎样称赞焦裕禄,为什么?
    焦裕禄被誉为“县委书记的榜样”。他一身正气,廉洁奉公,处处为他人着想,为群众谋利益。他严于律己,鞠躬尽瘁,真正实践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2
    第七课 历史转折与理论
    十一届三中全会
    1、历史背景:
    ⑴“”结束后,人们急切期盼着中国能迅速拨乱反正,开创历史新新局面。但当时主持党中央工作的领导却提出“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导致在前进的道路上出现徘徊局面。
    ⑵与其它老革命家一起从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开始,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2、时间:1978年2月18日—22日
    3、地点:北京
    4、⑴1978年5月在胡耀邦(时任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的组织领导下,《光明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出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
    ⑵⑴的意义:揭开了思想解放运动的序幕。
    5、内容:
    ⑴会议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从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⑵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⑶形成以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⑷会议还审查和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以及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开始了系统清理重大历史是非的拨乱反正。
    6、历史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会议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性转变”。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从这次全会揭开了序幕。
    7、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转折(会上指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1、全面拨乱反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为核心的中央集体领导在短短的三年多时间内完成了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使党和国家从困境中摆脱出来。
    2、中共十二大
    ⑴时间:1992年9月
    ⑵主要内容:确定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奋斗纲领。在会上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⑶意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成为把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在一起,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旗帜。
    3、中共十三大
    ⑴时间:1992年9月
    ⑵内容:
    ①系统地阐明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指出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作了概括。
    ②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内容是:领导和团结全国种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③“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⑶三步走的内容: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南方谈话
    1、历史背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面对复杂的局势,一些人对社会主义前途缺乏信心,对改革开放提出疑问,对党的基本路线产生动摇。
    2、时间:1992年初
    3、含义:1992年初,视察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等南方城市,发表重要谈话,统称“南方谈话”。
    4、主要内容:
    ⑴在视察中强调:“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发展才是硬道理。
    ⑵在“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⑶特区姓社不姓资。
    5、意义:(在谈话中,科学地总结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从理论上回答了长期以来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不仅对当时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中共十五大
    1、时间:1997年9月
    2、理论: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命名为理论。
    3、理论的地位:在党章中把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作为指引全党全军的旗帜。
    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3
    第八课 城乡改革不断深入
    联产承包责任制
    1、中国的改革先从农村后城市开始
    2、改革开始:⑴时间:1978年底
    ⑵标志事件:十一届三中全会
    ⑶地方:安徽、四川地区
    3、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形式):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中国的改革为什么先从农村开始?
    人民公社体制在经营管理上过于集中,在分配上存在着平均主义,严重束缚了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一直到1978年全国农村还有近1/4的生产队社员的收入在50元以下,有1亿多人口粮不足。
    5、人民公社解体于1983年。
    6、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一项适合于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广大农民愿望的重大改革。改革是在坚持集体经济的前提下,在经营方式上改为分户承包、自负盈亏。
    7、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历史意义(评价):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一项适合于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广大农民愿望的重大改革。改革是在坚持集体经济的前提下,在经营方式上改为分户承包、自负盈亏,使农民在生产力上获得更多的自主性,农村面貌由此发生显著变化。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1、原因:
    ⑴城乡经济交流日渐频繁
    ⑵农村经济开始朝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⑶大批剩余劳动力逐渐从土地上转移出来从事工业和加工业,促使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2、意义(作用):⑴有利于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⑵有利于农民致富和逐步实现农村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⑶有力地促进了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3、农村改革的方向:⑴城乡经济交流日渐频繁;⑵农村经济开始朝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国有企业的改革
    1、城市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
    2、国有企业改革的三个阶段及内容
    ⑴1978年10月—1984年10月(第一阶段)内容:扩大企业自主权
    ⑵1984年10月—1993年(第二阶段)内容:开始实行各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
    ⑶1993年至今(第三阶段)内容: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3、国有企业改革的最终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人教版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8: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