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高考化学考点知识点总结
范文
    高考作为基础学科知识内容考查的依据,为帮助大家更好备考化学,一起来和小编看看都有哪些化学知识点吧,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高考化学考点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考化学考点知识点总结
    一、氧化还原相关概念和应用
    (1)借用熟悉的H2还原CuO来认识5对相应概念。
    (2)氧化性、还原性的相互比较。
    (3)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
    (4)同种元素变价的氧化还原反应(歧化、归中反应)。
    (5)一些特殊价态的微粒如H、Cu、Cl、Fe、S2O32–的氧化还原反应。
    (6)电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二、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的认识
    (1)主族元素的阴离子、阳离子、核外电子排布。
    (2)同周期、同主族原子的半径大小比较。
    (3)电子式的正确书写、化学键的形成过程、化学键、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
    (4)能画出短周期元素周期表的草表,理解“位—构—性”。
    三、熟悉阿伏加德罗常数NA常考查的微粒数止中固体、得失电子、中子数等内容。
    四、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表达(状态、计量数、能量关系)。
    五、离子的鉴别、离子共存
    (1)离子因结合生成沉淀、气体、难电离的弱电解质面不能大量共存。
    (2)因相互发生氧化还原而不能大量共存。
    (3)因双水解、生成络合物而不能大量共存。
    (4)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不能与强酸、强碱大量共存。
    (5)题设中的其它条件:“酸碱性、颜色”等。
    六、溶液浓度、离子浓度的比较及计算
    (1)善用微粒的守恒判断(电荷守衡、物料守衡、质子守衡)。
    (2)电荷守恒中的多价态离子处理。
    七、pH值的计算
    (1)遵循定义(公式)规范自己的计算过程。
    (2)理清题设所问的是“离子”还是“溶液”的浓度。
    (3)酸过量或碱过量时pH的计算(酸时以H+浓度计算,碱时以OH–计算再换算)。
    八、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
    (1)能计算反应速率、理解各物质计量数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2)理顺“反应速率”的“改变”与“平衡移动”的“辩证关系”。
    (3)遵循反应方程式规范自己的“化学平衡”相关计算过程。
    (4)利用等效平衡”观点来解题。
    九、电化学
    (1)能正确表明“原电池、电解池、电镀池”及变形装置的`电极位置。
    (2)能写出各电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
    (3)了解常见离子的电化学放电顺序。
    (4)能准确利用“得失电子守恒”原则计算电化学中的定量关系。
    十、盐类的水解
    (1)盐类能发生水解的原因。
    (2)不同类型之盐类发生水解的后果(酸碱性、浓度大小等)。
    (3)盐类水解的应用或防止(胶体、水净化、溶液制备)。
    (4)对能发生水解的盐类溶液加热蒸干、灼烧的后果。
    (5)能发生完全双水解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十一、C、N、O、S、Cl、P、Na、Mg、A1、Fe等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
    (1)容易在无机推断题中出现,注意上述元素的特征反应。
    (2)注意N中的硝酸与物质的反应,其体现的酸性、氧化性“两作为”是考查的的重点。
    (3)有关Al的化合物中则熟悉其两性反应(定性、定量关系)。
    (4)有关Fe的化合物则理解Fe2+和Fe3+之间的转化、Fe3+的强氧化性。
    (5)物质间三角转化关系。
    十二、有机物的聚合及单体的推断
    (1)根据高分子的链节特点准确判断加聚反应或缩聚反应归属。
    (2)熟悉含C=C双键物质的加聚反应或缩聚反应归属。
    (3)熟悉含(—COOH、—OH)、(—COOH、—NH2)之间的缩聚反应。
    十三、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1)请按官能团的位置异构、类别异构和条件限制异构顺序一个不漏的找齐。
    (2)本内容最应该做的是作答后,能主动进行一定的检验。
    十四、有机物的燃烧
    (1)能写出有机物燃烧的通式。
    (2)燃烧最可能获得的是C和H关系。
    十五、完成有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有机代表物的相互衍变,往往要求完成相互转化的方程式。
    (2)注意方程式中要求表示物质的结构简式、表明反应条件、配平方程式。
    十六、有机物化学推断的解答(“乙烯辐射一大片,醇醛酸酯一条线”)
    (1)一般出现以醇为中心,酯为结尾的推断关系,所以复习时就熟悉有关“醇”和“酯”的性质反应(包括一些含其他官能团的醇类和酯)。
    (2)反应条件体现了有机化学的特点,请同学们回顾有机化学的一般条件,从中归纳相应信息,可作为一推断有机反应的有利证据。
    (3)从物质发生反应前后的官能差别,推导相关物质的结构。
    十七、化学实验装置与基本操作
    (1)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2)常见气体的制备方法。
    (3)实验设计和实验评价。
    十八、化学计算
    (1)近年来,混合物的计算所占的比例很大(90%),务必熟悉有关混合物计算的一般方式(含讨论的切入点),注意单位与计算的规范。
    (2)回顾近几次的综合考试,感受“守恒法“在计算题中的暗示和具体计算时的优势。
    高考化学复习知识点
    1、电解的原理
    (1)电解的概念:
    在直流电作用下,电解质在两上电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过程叫做电解。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叫做电解池。
    (2)电极反应:以电解熔融的NaCl为例:
    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称为阳极,阳极发生氧化反应:2Cl-→Cl2↑+2e-。
    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称为阴极,阴极发生还原反应:Na++e-→Na。
    总方程式:2NaCl(熔)2Na+Cl2↑
    2、电解原理的应用
    (1)电解食盐水制备烧碱、氯气和氢气。
    阳极:2Cl-→Cl2+2e-
    阴极:2H++e-→H2↑
    总反应:2NaCl+2H2O2NaOH+H2↑+Cl2↑
    (2)铜的电解精炼。
    粗铜(含Zn、Ni、Fe、Ag、Au、Pt)为阳极,精铜为阴极,Cu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
    阳极反应:Cu→Cu2++2e-,还发生几个副反应
    Zn→Zn2++2e-;Ni→Ni2++2e-
    Fe→Fe2++2e-
    Au、Ag、Pt等不反应,沉积在电解池底部形成阳极泥。
    阴极反应:Cu2++2e-→Cu
    (3)电镀:以铁表面镀铜为例
    待镀金属Fe为阴极,镀层金属Cu为阳极,Cu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
    阳极反应:Cu→Cu2++2e-
    阴极反应:Cu2++2e-→Cu
    高考化学必背知识点
    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
    ①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
    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高中化学选修5于65℃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③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的乙酸,溶解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④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但在稀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⑤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⑥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液。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8 10: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