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溶解度的计算公式
范文
    溶解度的计算公式_溶解度和什么有关
    学习化学的同学,应该都知道溶解度,与溶解度相关的知识点非常多,大家知道溶解度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溶解度的计算公式_溶解度和什么有关,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溶解度的计算公式
    如果一种物质是可溶的,它就可以溶解。溶解度是指在规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解的溶质的最大量。溶剂的用量通常为100克,温度为25°C。
    当离子物质在水中溶解时,它会分解成离子。溶液中生成的离子数与离子化合物的配方有直接关系。离子物质在水中溶解的一般形式如下:
    AX(s) → A+(aq) + X-(aq)
    溶解度公式例题:
    例题1.当1摩尔氯化钙在水中溶解时,溶液中会产生多少摩尔离子?
    答: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找到正确的氯化钙配方和溶解方程式。
    CaCl2(s) → Ca2+(aq) + 2Cl-(aq)
    在这个例子中,1摩尔的氯化钙CaCl2会产生1摩尔的钙离子Ca2+和2摩尔的Cl-氯离子,因此总共有3摩尔离子在溶液中生成。
    溶解度和什么有关
    物质溶解与否,溶解能力的大小,一方面决定于物质的本性;另一方面也与外界条件如温度、溶剂种类等有关。在相同条件下,有些物质易于溶解,而有些物质则难于溶解,即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里溶解能力不同。通常把某一物质溶解在另一物质里的能力称为溶解性。例如,糖易溶于水,而油脂不溶于水,就是它们对水的溶解性不同。溶解度是溶解性的定量表示。
    气体的溶解度还和压强有关。 压强越大,溶解度越大,反之则越小;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低。
    七溶解度曲线:
    1点
    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个点表示的是某温度下某种物质的溶解度。
    2线
    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根据溶解度曲线,选择分离某些可溶性混合物的方法。
    3交点
    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此时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
    大部分固体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如硝酸钾;少部分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如食盐;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减小,如氢氧化钙。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以及溶解度曲线
    1.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解里的溶解度。
    2.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1)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
    (2)温度
    3.溶解度曲线
    (1)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①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②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个点表示溶质在某一温度下的溶解度。此时,溶液必定是饱和溶液。
    ③两条曲线的交叉点表示两种物质在该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在该温度下,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④在溶解度曲线的下方的点,表示该温度下的溶液是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⑤在溶解度曲线上方的点,表示该温度下的溶液是该物质的过饱和溶液,也就是说,在溶液中存在未溶解的溶质。
    (2)溶解度曲线变化的规律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一般表现在曲线“坡度”比较“陡”,如硝酸钾;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表现在曲线的“坡度”比较“平缓”,如氯化钠;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表现在曲线的“坡度”下降,如熟石灰。
    溶解度的计算公式相关文章:
    ★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溶解度
    ★ 初中化学溶解度说课稿
    ★ 中考化学质量分数溶液质量分数
    ★ 无机化学知识点汇总
    ★ 2020化学从入门到精通快速提分技巧
    ★ 中考化学重点题型:计算题与学习方法
    ★ 高一化学计算题常用计算方法
    ★ 化学基础知识点
    ★ 初中化学计算方法归纳总结
    ★ 初中化学学习方法溶液知识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3 22: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