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初中物理电实验题的操作与物理学习方法 |
范文 |
初中物理电实验题的操作与物理学习方法 电物理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小编在这里整理了初中物理电实验题的操作与物理学习方法,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初中物理电试验的知识 (1)用电流表测电流 【实验目的】用电流表测电流 【实验器材】电源、电键、小灯泡、电流表、若干导线等 【实验步骤】 1.将电源、电键、小灯泡、电流表串联起来,连接过程中电键处于断开状态。 2.电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在未知电流大小时,电流表选择 0~3A 量程。 3.闭合电键,观察电流表的示数,确认是否需要改变电流表的量程,然后记下电流的示数。 【实验结论】如图所示,电流表的示数为 0.5 A。 (2)用电压表测电压 【实验目的】用电压表测电压 【实验器材】电源、电键、小灯泡、电压表、若干导线等 【实验步骤】 1.将电源、电键、小灯泡连接在电路中,连接过程中电键处于断开状态。 2.将电压表与小灯泡并联连接,在连接过程中,电压表的正接线柱靠近电源的正极,负接线柱靠近电源的负极,在未知电压大小时,电压表选择0~15V 量程。 3.闭合电键,观察电压表的示数,确认是否需要改变电压表的量程,然后记下电压的示数。 【实验结论】如图所示,电压表的示数为 2.5 V。 10. 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实验目的】练习使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强度。 【实验器材】滑动变阻器、小灯泡、电流表、开关、电池组、导线若干 【实验原理】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强度。 测定性 11. 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伏安法测电阻) 【实验目的】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 【实验器材】电源、电键、电压表、电流表、待测电阻、滑动变阻器、若干导线等。 【实验原理】R=U/I 【实验步骤】 1.如图所示连接电路,电键处于断开状态,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处于最大值。 2.移动滑片到三个不同位置,记下相应的电流表示数和电压表示数。 3.根据公式计算三次的电阻,最后通过求平均值得到待测电阻的阻值。 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作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12. 测定小灯泡电功率 【实验目的】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 【实验器材】电源、小灯泡、电键、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若干导线等。 【实验原理】P=UI 【实验步骤】 1.记下小灯泡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 2.如图所示连接电路,电键处于断开状态,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处于最大值,电源电压要大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 3.移动滑片,使得电压表的示数等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观察小灯泡的发光情况,记下此时的电流表示数,根据公式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4.改变滑片的位置,使得电压表的示数分别大于或小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记下相应的电流值并计算出相应的电功率,并观察记录小灯的发光情况。 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是:分担一部分电压,从而改变小灯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小灯的电流。 探究性 13. 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实验目的】探究导体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实验器材】若干节干电池、电键、电压表、电流表、两个不同导体、若干导线等。 【实验步骤】 1.如图所示连接电路,将导体甲连入 M、N两点,电键处于断开状态。 2.闭合电键,记下相应的电流表示数和电压表示数。 3.改变电池的节数,再记下两组不同电压下对应的电流值。 4.用乙导体换甲导体,重复上述实验。 5.本实验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多次试验,得出普遍的物理规律。 【实验结论】 1.同一导体,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2.同一导体,电压和电流的比值为定值。 3.不同导体,电压和电流的比值不同。 滑动变阻器在实验“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中作用:控制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学习物理的两种重要方法 一、建立“物理知识系统”! 采用物理思维导图形式,让系统化复习成为常态!采用睡前“过电影”的方法复习基础知识,从主干到细节,再从细节到主干,从而让独立的知识形成网状结构,永不忘记。采用做思维导图的方法,以点带面,让知识条理化、无一遗漏! 二、建立“物理错题集”! 通过物理错题反思错因,通过错题归类方法,在归纳总结的过程中让错题集发挥出最大效力!有关做错题集的方法和好处我之前已经写过多篇相关文章,这里就不再累述了。 这两种方法只要一经采用就会立刻出现效果,因此,任何时候开始用这两种方法都不会晚。而且不单是物理,其他各科都是可以借鉴采用的。 初中物理电实验题的操作与物理学习方法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