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要掌握这些小技巧
范文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要掌握这些小技巧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 36 条知识点
       一、两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二、三种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三、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四、四种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戏剧、散文
       五、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句、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六、六种病句类型:
       1、成分残缺
       2、搭配不当
       3、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
       4、前后矛盾
       5、语序不当
       6、误用滥用虚词(介词)
       七、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八、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九、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双关
       十、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十一、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十二、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三、记叙线索:实物、人物、思想感情变化、时间、地点变换、中心事件(找线索的方法:标题、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或某个事物、抒情议论句)
       十四、描写角度:正面描写、反面描写
       十五、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十六、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
       十七、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八、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移步换景
       十九、景物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的品质、衬托中心思想
       二十、抒情方式: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
       二十一、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六种形式:1 一般—个别 2 现象—本质 3 原因—结果 4 概括—具体 5 部分
       —整体 6 主要—次要)
       二十二、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二十三、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二十四、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列图表
       二十五、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六、论据: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二十七、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称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
       二十八、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九、议论文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三十、结构形式: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三十一、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三十二、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三十三、引号的作用:1、表引用 2、表讽刺或否定 3、表特定称谓 4、表强调或着重指出 5、特殊含义
       三十四、破折号用法:1、表注释 2、表插说 3、表声音中断、延续 4、表话题转换 5、表意思递进
       三十五、省略号的六种用法:1、表内容省略 2、表语言断续 3、表话未说完 4、表心情矛盾 5、表思维跳跃6、表思索正在进行
       其他:
       (一)某句话在句子中的作用:
       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
       文中:承上启下(过渡);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
       (2)结合句子语境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四)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五)段意的归纳
       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21: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