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最新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题(人教版) |
范文 |
最新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的语文有不同的版本,我们学习人教版的就要做人教版相关的语文试题,那么你做过怎样的试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最新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题(人教版),欢迎大家来阅读。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积累及其运用(20分) (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0分) 1.白头搔更短,——————。(杜甫《春望》) 2.——————,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3.山随平野尽,——————。(李白《渡荆门送别》) 4.陆游诗《游山西村》中流传最广且富有哲理的诗句是:——————,——————。 5.杜甫诗《望岳》中表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 6.湖北武汉是历史文化名城,矗立在武汉蛇山上的黄鹤楼更是誉满天下,成为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历史上有许多诗人在黄鹤楼写下优美诗篇流传至今。请你写出两句与黄鹤楼有关的诗句,并标明作者或出处。 ——————————————,——————————————。 (二)名著阅读(5分) 操恐人暗中谋害己身,常吩咐左右:“吾梦中好杀人;凡吾睡着,汝等切勿近前。”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一近侍慌取复盖。操跃起拔剑斩之,复上床睡。半晌而起,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众以实对。操痛哭,命厚葬之。人皆以为操果梦中杀人。惟修知其意,临葬时指而叹曰:“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操闻而愈恶之。 7.曹操说自己好梦中杀人,目的是什么?(2分) 8.从选文中你能看出曹操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2分) 9.请你写出《三国演义》中有关曹操的一个故事情节(选文中出现的除外)。(1分) ————————————————————————————————- (三)综合实践(5分) 莲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水生植物:它有袅娜可爱的茎叶,有娇嫩雅致的花朵,有沁人心脾的清香;它的果实(莲子)和根(藕)都是食物中的佳品。从遥远的古代,莲在我国各地就被广泛种植,给祖国大地增添了清丽柔和的色调。从古至今,莲的形象经常出现在建筑物上,也出现在许多雕刻和绘画作品中;许多诗人、学者都写过咏莲的篇章,赋予莲以各种美好的品质。 10.阅读上面文字,回答问题。 (1)写出一两句古诗文中描写莲的名句。(1分) (2)你认为莲有哪些品质值得人们赞美?(1分) (3)请你写一段优美的文字表达你对莲的赞美。(2分) 二、现代文阅读(25分) 三峡 余秋雨 在国外,曾有一个外国朋友问我:“中国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诉我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吗?一个,请只说一个。” 这样的提问我遇到许多次了,常常随口吐出的回答是:“三峡!” 顺长江而下,三峡的起点是白帝城。这个头开得真漂亮。 对稍有文化的中国人来说,知道三峡也大多以白帝城开头的。李白那首名诗,在小学课本里就能读到。 我读此诗不到10岁,上来第一句就误解。“朝辞白帝彩云间”白帝当然是一个人,李白一大清早与他告别。这位帝王着一身缟白的银袍,高高地站立在山石之上。他既然穿着白衣,年龄就不会很大,高个,瘦削,神情忧郁而安详,清晨的寒风舞弄着他的飘飘衣带,绚丽的朝霞烧红了天际,与他的银袍互相辉映,让人满眼都是光色流荡。他没有随从和侍卫,独个儿起了一个大早,诗人远行的小船即将解缆,他还在握手细细叮咛。他的声音也像纯银一般,在这寂静的山河间飘荡回响。但他的话语很难听得清楚,好象来自另一个世界。他就住在山头的小城里,管辖着这里的丛山和碧江。 多少年后,我早已知道童年的误解是多么可笑,但当我真的坐船经过白帝城的时候,依然虔诚地抬着头,寻找着银袍与彩霞。船上的广播员正在吟诵着这首诗,口气激动地介绍几句,又放出了《白帝托孤》的乐曲。猛地,山水、历史、童年的幻想、生命的潜藏,全都涌成一团,把人震傻。 《白帝托孤》是京剧,说的是战败的刘备退到白帝城郁闷而死,把儿子和政事全都托付给诸葛亮。抑扬有致的声腔飘浮在回旋的江面上,撞在湿漉漉的山间,悲忿而苍凉。纯银般的声音找不到了,一时也忘却了李白的轻捷与潇洒。 我想,白帝城本来就熔铸着两种声音、两番神貌:李白与刘备,诗情与战火,豪迈与沉郁,对自然美的朝觐与对山河主宰权的争逐。它高高地矗立在群山之上,它脚下,是为这两个主题日夜争辩着的滔滔江流。 华夏河山,可以是尸横遍野的疆场,也可以是车来船往的乐土;可以一任封建权势者们把生命之火燃亮和熄灭,也可以庇佑诗人们的生命伟力纵横驰骋。可怜的白帝城多么劳累,清晨,刚刚送走了李白们的舟楫,夜晚,还得迎接刘备们的马蹄。只是,时间一长,这片山河对诗人们的庇佑力日渐减弱,他们的船楫时时搁浅,他们的衣带经常熏焦,他们由高迈走向苦吟,由苦吟走向无声。中国,还留下几个诗人? 幸好还留存了一些诗句,留存了一些记忆。幸好有那么多中国人还记得,有那么一个早晨,有那么一位诗人,在白帝城下悄然登舟。也说不清有多大的事由,也没有举行过欢送仪式,却终于被记住千年,而且还要被记下去,直至地老天荒。这里透露了一个民族的饥渴:他们本来应该拥有更多这样平静的早晨。 在李白的时代,中华民族还不太沉闷,这么些诗人在这块土地上来来去去,并不像今天那样觉得是件怪事。他们的身上并不带有政务和商情,只带着一双锐眼、一腔诗情,在山水间周旋,与大地结亲。写出了一排排毫无实用价值的诗句,在朋友间传观吟唱,已是心满意足。他们很快把这种行端当作一件正事,为之而不怕风餐露宿,长途苦旅。结果,站在盛唐的中心地位的,不是帝王,不是贵妃,不是将军,而是这些诗人。余光中《寻李白》诗云: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这几句,我一直看成是当代中国诗坛的罕见绝唱。 李白时代的诗人,既挚恋着四川的风土文物,又向往着下江的开阔文明,长江于是就成了他们生命的便道,不必下太大的决心就解缆问桨。脚在何处,故乡就在何处,水在哪里,道路就在哪里。他们知道,长江行途的最险处无疑是三峡,但更知道,那里又是最湍急的诗的河床。他们的船太小,不能不时行时歇,一到白帝城,便振一振精神,准备着一次生命对自然的强力冲撞。只能请那些在黄卷青灯间搔首苦吟的人们不要再写诗了,那模样本不属于诗人。诗人在三峡的小木船上,刚刚告别白帝城。 (节选自《文化苦旅》,有删节) 1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4分) ①缟白( ) ②熔铸( ) ③驰骋( ) ④湍急( ) 12.文中虽然也写到了白帝城,但重点却并不是描写白帝城的自然景观,作者重点写了什么?(3分) 13.“顺长江而下,三峡的起点是白帝城”,作者为什么说这个头开得漂亮?(3分) 14.文章用一段文字写童年时对“朝辞白帝彩云间”诗句的误解,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15.在最后一段中作者说“那些在黄卷青灯间搔首苦吟的人们不要再写诗了,那模样本不属于诗人”,那么,你认为怎样的“模样”才属于诗人?(4分) 16.余光中的一首《寻李白》成为当代中国诗坛罕见的绝唱,请结合平时你对李白的了解,简要赏析这首诗。(5分) 17.我们曾学过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三峡》,请写出文中描写三峡水清景美的句子(两句即可)。(2分) 三、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回答问题。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8.解释加点的字词。(4分) ①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 ②念无与为乐者( ) ③怀民亦未寝( ) ④相与步于中庭( ) 19.文章依次写了哪三层意思?(3分) ①——————————;②——————————;③——————————。 20.文中描写月下美景的句子是:————————————————。(2分) 21.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写中庭景物的?中庭景物具有怎样的特征?(2分) 22.作者在文中自称“闲人”,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2分) 23.我们学过不少描写月色或借月抒怀的古诗句,你能写出两句吗?(2分) ———————————————————————————————— 四、作文(40分) 24.以下文题,任选其一作文。 作文(1)题目:幸福 作文(2)什么是牵挂?牵挂是一种思念,牵挂是一种情怀。牵挂有如高飘的风筝,挣不脱细长的线绳,牵挂有如瓜豆的藤蔓绕着篱笆。请以“牵挂”为题,写一篇不少与600字的作文。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参考答案 一、积累及其运用(20分) (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0分) 1.浑欲不胜簪 2.大漠孤烟直 3.江入大荒流 4.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5.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6.例如:崔颢《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二)名著阅读(5分) 7.故意吓唬别人不要在他睡觉时走近,他害怕别人暗害他。 8.阴险、狡诈,虚伪。 9.例如:割发代首 煮酒论英雄 (二)综合实践(5分) 10.(1)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2)高洁、端庄、出淤泥而不染 (3)只要文字优美,语句通顺,能够运用恰当的修辞方法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25分) 11.①gǎo②zhù③chěng④tuān 12.对三峡沿途的古迹所产生的独特的感悟。 13.因为白帝城为我们打开了历史的隧道,让我们与古代诗人们一道去体验生命的激情。 14.以童年的误解诗句引出童年的幻想和美好的记忆。 15.诗人应具备敢于以生命向自然挑战的勇气,体验生命的激情,以国家、民族、人民的命运为自己的生命,并通过自己的歌喉吟唱出来。 16.围绕“李白代表了盛唐一个时代,他的诗句就是唐朝极盛时期的豪迈表现”来回答,语句通顺合理即可。 17.例如: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三、文言文阅读(15分) 18.①屋②考虑③睡觉④共同,一起 19.①写夜游承天寺的起因。②写夜游承天寺所见景物。③写夜游承天寺的感叹。 20.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1.用比喻描写中庭景物;景物具有月夜空明、单纯的特征。 22.“闲人”既暗指政治上的闲人,同时又是大自然的主人。作者借景写情,描绘了一个清冷皎洁的意境,借以排遣自己心中遭贬后郁闷的情怀。 23.例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四、作文(40分) 24.作文(略)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