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虽有嘉肴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
范文
    虽有嘉肴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免费下载
    虽有嘉肴一文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引出要阐明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那么关于这篇文章我们怎么学习呢?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虽有嘉肴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仅供参考。
    
    虽有嘉肴原文
    《礼记·学记》:虽有嘉肴⑴,弗食,不知其旨也⑵;虽有至道⑶,弗学,不知其善也⑷。是故⑸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⑹。知不足,然后能自反⑺也;知困,然后能自强⑻也。故⑼曰:教学相长⑽也。《兑命》曰:“学学半⑾。”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翻译】
    即使有美味的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的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在学习之后就会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别人以后就会知道不能理解的地方。知道不足,这样之后就能更好的反省自己;知道困难,这样之后就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和学互相促进。《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虽有嘉肴【注释】
    (1)“虽有嘉肴”,“虽”,连词,虽然。“嘉肴”,美味的鱼肉。“佳”美好。“肴”,做熟的、鲜美的鱼肉等。
    (2)“弗食不知其旨也”,“食”,动词,吃。“其”代词,指代“食”的对象。“旨”,味美。
    (3)“至道:最好的道理。“至”,达到极点的。
    (4)“弗学不知其善也”,“善”,良好。
    (5)“是故”,连词。因此;所以。
    (6)“困”,不通,理解不清。
    (7)“自反”,意思是反过来要求自己。
    (8)“自强”,意思是自我勉励。“强”,勉励。
    (9)“故”,连词,所以。
    (10)“教学相长”,意思是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11)“学学半”,意思是教育别人,是学习的一半。
    虽:即使。
    嘉肴:美味的菜。嘉,好、美。肴,用鱼、肉做的菜。
    旨:味美。至道:最好的道理。至,达到极点。
    是故:所以。
    困:困惑。
    自反:反省自己。
    自强:自我勉励。
    强:勉励。
    教学相长:意思是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兑命》:《尚书》中的一篇。兑,通“说(yuè)”,指的是殷商时期的贤相傅说(yuè)。命, 《尚书》中的一种文章体裁,内容主要是君王任命官员或赏赐诸侯时发布的政令。《尚书》,又称《书》《书经》,儒家经典之一。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的著作的汇编。
    学学半:教人是学习的一半。第一个“学”是教的意思。
    其此之谓乎: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其,表示推测。
    虽有嘉肴知识点
    一、通假字
    (兑)命(通“说(yuè)”),指的是殷商时期的贤相傅说(yuè)。)古代皇帝发布的政令。
    (学)学半(通“敩”(xiào)“),教导。
    二、古今异义
    1、虽有至道古义(虽: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2、不能知其旨(旨:古义,甘美。今义:意义)
    3、教然后知困(困:古义:不通,理解不了。今义:困难)
    4、教学相长(长:古义:促进。今义:增长)
    三、一词多义
    学
    ①学学半:通假字,同“敩”,教导。
    ②学学半:向别人学习。
    其
    ①其此之谓乎:表推测,大概,恐怕。
    ②不知其旨也:它的。
    虽有嘉肴赏析: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相传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教育、政治、美学等思想,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本文节选自《礼记·学记》。《学记》是世界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著作,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比较系统和全面地总结和概括了中国先秦时期的教育经验。
    本文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明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告诉了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以及工作学习和实践的重要性,文章表示出“教”和“学”是息息相关的。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8: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