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2024高考物理重要知识点整理
范文
    物理是比较难的一个科目,很多同学对于物理科目都感到头疼,那么关于高考物理重要知识点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2024高考物理重要知识点,仅供参考。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声与光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气体。
    3.乐音三要素:
    ①音调(声音的高低)
    ②响度(声音的大小)
    ③音色(辨别不同的发声体)
    4.超声波的速度比电磁波的速度慢得多(声速和光速)
    5.光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6.光是电磁波,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7.真空中光速:c =3×108m/s =3×105km/s(电磁波的速度也是这个)。
    8.反射定律描述中要先说反射再说入射(平面镜成像也说"像与物┅"的顺序)。
    9.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中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10.光的反射现象(人照镜子、水中倒影)。
    11.平面镜成像特点:像和物关于镜对称(左右对调,上下一致)。
    12.平面镜成像实验玻璃板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
    13.人远离平面镜而去,人在镜中的像变小(错,不变)。
    14.光的折射现象(筷子在水中部分弯折、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
    15.在光的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
    16.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17.能成在光屏上的像都是实像,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实像倒立,虚像正立。
    18.凸透镜成像试验前要调共轴:烛焰中心、透镜光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
    19.凸透镜一倍焦距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是成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
    20.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如果换到像的位置,像也换到物的位置。
    运动和力
    1.物质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
    2.相对于参照物,物体的位置改变了,即物体运动了。
    3.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被研究的物体不能选作参照物。
    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5.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
    ①使物体发生形变。
    ②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7.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8.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9.一切物体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都是地球。
    10.两个力的合力可能大于其中一个力,可能小于其中一个力,可能等于其中一个力。
    11.二力平衡的条件(四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12.用力推车但没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阻力(错,推力等于阻力)。
    13.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
    ①接触面间的压力大小。
    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14.惯性现象:(车突然启动人向后仰、跳远时助跑、运动员冲过终点不能立刻停下来)。
    15.物体惯性的大小只由物体的质量决定(气体也有惯性)
    16.司机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错,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17.判断物体运动状态是否改变的两种方法:
    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其中一个改变,或都改变,运动状态改变。
    ②如果物体不是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运动状态改变。
    18.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时可能静止也可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机械功能
    1.杠杆和天平都是"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2.杠杆不水平也能处于平衡状态
    3.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是省力杠杆(动滑轮是省力杠杆)
    4.定滑轮特点: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
    动滑轮特点: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5.判断是否做功的两个条件:
    ①有力
    ②沿力方向通过的距离
    6.功是表示做功多少的物理量,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7."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快"这句话是正确的
    8.质量越大,速度越快,物体的动能越大
    9.质量越大,高度越高,物体的重力势能越大
    10.在弹性限度内,弹性物体的形变量越大,弹性势能越大
    11.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12.降落伞匀速下落时机械能不变(错)
    热学
    1.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6.5℃。
    3.体温计使用前要下甩,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
    4. 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间有空隙,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5. 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息的运动着;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6. 密度和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属性。
    7. 沿海地区早晚、四季温差较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暖气供水、发动机的冷却系统)。
    8.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对)。
    9.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错,冰变为水)。
    10.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等效的)。
    11. 热机的做功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压强知识
    1. 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1 g/ cm3
    2. 1m3水的质量是1t,1cm3水的质量是1g。
    3. 利用天平测量质量时应"左物右码"。
    4.同种物质的密度还和状态有关(水和冰同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不同)。
    5. 增大压强的方法:
    ①增大压力
    ②减小受力面积
    6.液体的密度越大,深度越深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7.连通器两侧液面相平的条件:
    ①同一液体
    ②液体静止
    8.利用连通器原理:(船闸、茶壶、回水管、水位计、自动饮水器、过水涵洞等)。
    9.大气压现象:(用吸管吸汽水、覆杯试验、钢笔吸水、抽水机等)。
    10. 马德保半球试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托里拆利试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值。
    11. 浮力产生的原因: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压力的合力。
    12. 物体在液体中的三种状态:漂浮、悬浮、沉底。
    13. 物体在漂浮和悬浮状态下:浮力 = 重力
    14. 物体在悬浮和沉底状态下:V排 = V物
    15. 阿基米德原理F浮= G排也适用于气体(浮力的计算公式:F浮= ρ气gV排也适用于气体)
    电学
    1.电路的组成: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
    2. 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断路、短路。
    3. 电流有分支的是并联,电流只有一条通路的是串联。
    4. 在家庭电路中,用电器都是并联的。
    5.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金属导体里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6.电流表不能直接与电源相连,电压表在不超出其测量范围的情况下可以。
    7. 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8. 安全电压应低于24V。
    9.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10.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温度有时不考虑)。
    11.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都是靠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12. 利用欧姆定律公式要注意I、U、R三个量是对同一段导体而言的。
    13.伏安法测电阻原理:R= 伏安法测电功率原理:P = U I
    14.串联电路中:电压、电功和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
    15. 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功和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
    16."220V 100W"的灯泡比"220V 40W"的灯泡电阻小,灯丝粗。
    磁场知识
    1. 磁场是真实存在的,磁感线是假想的。
    2.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力的作用。
    3.奥斯特试验证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电生磁)。
    4. 磁体外部磁感线由N极出发,回到S极。
    5.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6. 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7. 磁场中某点磁场的方向:
    ①自由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
    ②该点磁感线的切线方向
    8.电流越大,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高考物理答题技巧
    1、审题做到八个字
    审题不过关是制约很多同学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审题不过关说到底就是方法、习惯不过关,要过好物理审题这一关,要努力做到八个字:眼看、嘴读、手画、脑思。
    2、了解高考物理答题采分点
    在审好物理题的同时还要加强答题规范的训练。高考是选拔人才的考试,试题就得有坡度,解析就应有层次。所以在试卷解析过程中应力求条理清晰,因果明了,有理有据,有结果,充分展示思维过程。
    从历年阅卷情况看,从来都是分点、分步、分层给分,仅有正确结果肯定得不了高分,甚至不一定能得分。考生在复习时要加强训练,关注历年的高考评分标准,了解答题的采分点。
    3、合理安排答题时间
    调整心态,从容面对物理高考。每年高考都有一些考生因为紧张影响发挥,没有得到理想分数。这就需要考生做好充分的考试心理准备。合理安排答题时间,保证会做的题目得到分。
    不要在不会的物理问题上浪费太多时间,影响自己答其他物理题目。
    高中物理解题常用经典模型总结
    1、'皮带'模型:摩擦力。牛顿运动定律。功能及摩擦生热等问题。
    2、'斜面'模型:运动规律。三大定律。数理问题。
    3、'运动关联'模型:一物体运动的同时性。独立性。等效性。多物体参与的独立性和时空联系。
    4、'人船'模型: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数理问题。
    5、'子弹打木块'模型:三大定律。摩擦生热。临界问题。数理问题。
    6、'爆炸'模型: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7、'单摆'模型:简谐运动。圆周运动中的力和能问题。对称法。图象法。
    8。电磁场中的'双电源'模型:顺接与反接。力学中的三大定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电磁感应定律。
    9、交流电有效值相关模型:图像法。焦耳定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能量问题。
    10、'平抛'模型: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类平抛运动)。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3 10:2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