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考化学水解知识大全 |
范文 | 高考前的化学复习在于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加强逻辑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你想知道哪些知识点是历年高考常考的吗?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高考化学水解大全,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考化学水解大全 1.概述: 水解是高中化学较常见、也是较重要的一类化学反应,说到底就是和水发生的复分解或取代反应。均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水解程度增大。溶液越稀,水解程度越大。 2.实质:被水解是物质,在水分子作用下断键后,其阳性基团结合水分子中的阴性基团OH,阴性基团结合水分子中的阳性基团H,可表示为: 3.分类: ⑴卤代烃(卤素原子)的水解:氢氧化钠水溶液(NaOH作催化剂)生成醇。 ⑵酯的水解:酯化反应的逆反应,生成醇和酸;酸做催化剂可逆,碱作催化剂不可逆,(油脂碱性条件下的水解为皂化反应)。 ⑶蛋白质的水解:生成氨基酸,酸或碱均可作催化剂,且均不可逆。 ⑷多糖的水解:蔗糖水解得一分子葡萄糖一分子果糖,麦芽糖水解得两分子葡萄糖,淀粉、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纤维素水解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其他三个水解用稀硫酸作催化剂。 ⑸一些特殊金属化合物水解: ①碳化物:CaC2+2H2O=Ca(OH)2+C2H2↑,Al4C3+12H2O=4Al(OH)3+3CH4↑, ②氮化物:Mg3N2+6H2O=3Mg(OH)2+2NH3↑, ③硫化物:Al2S3+6H2O= 2Al(OH)3+3H2S↑, ④非金属卤化物:PCl5+4H2O=5HCl+H3PO4,ICl+H2O=HCl+HIO, ⑤氢化物:NaH+H2O=NaOH+H2↑ ⑹盐类的水解:中和反应的逆反应,生成酸和碱。除少数强烈双水解外,通常都十分微弱。处理该部分问题需要牢记: 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谁弱谁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呈谁性,同强呈中性。 4.延伸 ⑴醇解,⑵氨解,⑶酯交换等 化学盐类的水解 第一片:概述 1.概念:在水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结合水电离的H+或OH_生成弱电解质的过程。 2.条件:⑴盐应是可溶性的,⑵能电离出弱酸根离子或弱碱的阳离子 3.实质:生成弱电解质,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促进了水的电离。 4.规律: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谁弱谁水解,都弱都水解;越弱越水解,越稀越水解,越热越水解。谁强显谁性(适用于正盐),同强显中性。 第二片:注意 ⑴盐类的水解是中和反应的逆反应,通常情况下非常微弱(强烈双水解除外),因此离子方程式中,用可逆符号,不用等号,产物不标“↓”和“↑”。 ⑵水解为吸热反应 ⑶多元弱酸根的水解分步进行,难度逐渐增大,通常以第一步为。多元弱碱的金属阳离子水解,一步完成。 ⑷双水解:由弱酸根和弱碱的阳离子组成的盐,因分别结合H+和OH-而相互促进,使水解程度变大,甚至完全进行的反应。具体有: ①强烈双水解的反应完全,离子方程式用等号表示,标明↑↓,离子间不能大量共存。如:Al3+与CO32- 、HCO3- 、S2-、HS-、HSO3-、AlO2-,Fe3+与CO32-、 HCO3- ②不完全反应的双水解,离子方程式用可逆符号,产物不标明↑↓,离子间可以大量共存。如:NH4+与CO32- HCO3- S2-,HS-,CH3COO-等。 ③弱酸根和弱碱的阳离子在溶液中,也不一定都是双水解,有时候可能是复分解,如:Na2S+CuSO4;有时候可能是氧化还原,如:FeCl3+Na2S。 第三片:应用 ⑴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依据水解规律:谁强呈谁性,同强呈中性。但,常见的NaHSO3溶液呈酸性。 ⑵对比酸或碱的相对强弱。 越水解约弱,不水解为强。如:若NaX、NaY、NaZ溶液的PH值分别是7、9、11,则只有HX为强酸,HY、HZ均为弱酸,且酸性为HY>HZ。 ⑶判断溶液中相关粒子浓度的关系 一般考查的有大小关系、电荷守恒、质子守恒、物料守恒、综合应用。 ①以Na2CO3溶液为例:溶液中存在 Na2CO3=2Na++CO32-、CO32-+H2O HCO3-+OH-、HCO3-+H2O H2CO3+OH-及H2O H++OH- A.大小关系:c(Na+)>c(CO32-)>c(OH-)>c(HCO3-)>c(H+), B.电荷守恒:c(Na+)+c(H+)=c(OH-)+2c(CO32-)+c(HCO3-) C.质子守恒:c(OH-)=c(HCO3-)+2c(H2CO3)+c(H+) D.物料守恒:c(Na+)= 2[c(HCO3-)+c(CO32-)+c(H2CO3) ] E.其他关系往往是利用前面的三个守恒,以某种离子为媒介的组合,或以不水解的Na+的量进行换算。视具体情况而定,不过这类考题出现几率非常大。 ②若NaHY的溶液呈碱性,说明HY-的水解大于其电离,则:c(Na+)>c(HY-)>c(OH-)>c(H2Y)>c(H+)> c(Y2-),常考的是c(Na+)> c(H2Y)> c(Y2-)。若NaHY的溶液呈酸性,说明HY-的电离大于其水解(NaHSO4不水解),则;c(Na+)>c(HY-)>c(H+)> c(Y2-)>c(H2Y)>c(OH-),常考的是c(Na+)> c(Y2-)>c(H2Y)。 ③等物质的量的NaY和HY混合液,若呈碱性,说明Y-的水解大于HY的电离,则:c(HY)>c(Na+)>c(Y-)>c(OH-)> c(H+),若呈酸性,说明Y-的水解小于HY的电离,则:c(Y-)>c(Na+)>c(HY)>c(H+)> c(OH-)。 ⑷判断盐溶液蒸干、灼烧后的产物 ①若生成的是不挥发性的酸,则是原物质,如Al2(SO4)3、CuSO4。 ②若是挥发性的酸,蒸发得其氢氧化物,灼烧的其氧化物,如AlCl3→Al(OH)3→Al2O3,FeCl3→Fe(OH)3→Fe2O3 ③还原性物质,得其氧化物,如Na2SO3溶液蒸干后得到Na2SO4固体,FeSO4溶液蒸干灼烧后得Fe2(SO4)3。 ④受热易分解的物质,蒸干灼烧后得到其分解产物,如NaHCO3溶液蒸干灼烧后得到Na2CO3固体、Ca(HCO3)2溶液先分解成CaCO3再灼烧,最后得CaO、 Mg(HCO3)2先变成MgCO3再变成了溶解度更小的Mg(OH)2最后灼烧后得MgO。 ⑤阴、阳离子均易水解、易挥发或易分解的盐,溶液蒸干后无固体物质残余。 如NH4HCO3、(NH4)2CO3、(NH4)2S等(NH4Cl、NH4I亦如此,又不完全一样)。 ⑸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明矾做净水剂、纯碱做洗涤剂(热的更好)、泡沫灭火剂、配FeCl3溶液加盐酸、铵态氮肥不能和草木灰混用等等。 高考化学水解知识大全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