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高三历史3月份质量调研试卷(附答案)
范文
    高三多做练习是一个非常简单直接的复习方法,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三历史3月份质量调研试卷(附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三历史3月份质量调研试卷(附答案)
    12.自汉代到明清,“中朝、内阁、军机处”三个机构的共同点是(  )
    ①取代了相权 ②行政效率低下
    ③强化了君权 ④始终由高官任职
    A.① B.③ C.①② D.③④
    13•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灿烂辉煌,对下列著作的成就或历史地位的表述,准确地是
    A.《农书》——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农书
    B.《授时历》——我国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C.《九章算术》——标志我国古代数学体系形成
    D.《本草纲目》——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14•右图为甘肃居延出土的汉代丝织“张掖都尉棨信”。“张掖”别称甘州,位于河西走廊中部,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镇。“都尉”汉朝官名。“棨信”为古代传递命令的信物或过关凭证。从这件文物中可以得到的历史信息有
    ① 汉代对河西走廊地区实行行政管辖
    ②汉代用丝绸作为书写材料
    ③汉代丝绸之路商业繁荣
    ④汉代公文均用楷书书写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
    15.下表是中国19世纪茶叶销售情况表,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茶叶销售情况表 单位:万担
    1836-1838年年平均 1894年
    内销 165 171
    外销 50 215
    ①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②中国经济发展比较迅速
    ③商品经济发展 ④列强对华倾销加剧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6•19世纪末20世纪初,维新与革命是活跃在中国社会中的两种救国力量。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①两者都反对专制制度,主张建立民主国家
    ②两者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③都是民族工业初步发展在政治领域的影响
    ④民国的建立意味着民主最终战胜了专制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 ②④
    17•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下列理论著作按时间先后排列,准确的是
    ①《井冈山的斗争》 ②《论人民民主专政》
    ③《新民主主义论》 ④《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A. ④①③② B. ①③②④ C. ①④②③ D. ③②①④
    18.右图是新中国50年代重工业与轻工业发展柱状图。该图反映了
    ①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繁荣发展 ②工业结构的改善
    ③工业建设发展迅速
    ④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A. ①② B.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19•梭伦改革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 秦国商鞅变法规定“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这两项改革法令
    ①都从稳定统治秩序出发 ②都体现了对人身权的重视
    ③都抑制了工商业的发展 ④都起到推动社会转型的作用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④ D. ③④
    20•对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形成深刻影响的政治实践是
    A.英国《权利法案》的运行 B.美国《独立宣言》的发表
    C.法国《人权宣言》的颁布 D.拿破仑《民法典》的制定
    21•埃及阿里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是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 B.都因西方列强入侵而出现社会危机
    C.都采取了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D.都确立了立宪制政治体制
    22•海涅曾说过“陆地属于法国人和俄国人,海洋属于英国人。只有在梦想的空中王国里,德意志人的威力才是无可争辩的”,该言论描述的德国处于
    A.16世纪 B.17世纪
    C. 19世纪前期 D. 19世纪末
    23.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1921年列宁以新经济政策取代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列宁放弃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
    B 凯末尔革命使土耳其成为一战后亚洲第一个独立国家 说明民族革命是亚洲国家实现民族独立的必经之路
    C新_课_标第_一_网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 意味着世界经济走向了法制化的道路
    D 1967年欧共体成立 标志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开始
    37.(32分)近年来国家软实力一词开始流行,软实力指一国的文化、价值观、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所产生的影响力、感召力,以及国家形象等方面。请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中国古代很早就认识到了软实力的重要性,一些思想家和君主反对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的统治模式。请你举两例予以说明。(6分)
    近代以来世界强国的力量来源
    时期 国家 主要力量来源
    16世纪 西班牙 黄金、殖民贸易、雇佣军、王朝来源
    17世纪 荷兰 贸易、资本市场、海军
    18世纪 法国 人口、农业、公共管理、军队、文化
    19世纪 英国 工业、政治凝聚力、金融与信贷、海军、自由主义规范、岛国位置(易于防卫)
    20世纪 美国 经济规模、科学技术领导地位、位置、军事力量和结盟、全球化文化和自由主义的国际制度
    21世纪 美国 技术领导地位、军事和经济规模、软实力、跨国通讯枢纽
    ——约瑟夫•奈《美国霸权的困惑——为什么美国不能独断专行》
    (2)请阅读上表,按照力量来源对上述强国进行分类并说明理由(4分)。简要分析18世纪法国的文化和19世纪英国的工业如何成为力量 来源。(8分)
    18世纪到19世纪中期的中国,在西方眼里是“极其落后”的。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断定中国是一个神权政治专制国家,任何进步都不可能从中产生。该学说更加巩固了关于中 国处于停滞不变状态的观点,以致很长一段时期都没有人批驳他。1840-1949年西方流行着对中国的一种看法,即该国的贫困和劣政已达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在欧洲中心主义的支配下,中国几乎与“现代”、“进步”无关。同时西方担忧船坚炮利唤醒了这头雄狮会给自己带来威胁,巴不得中国一直沉睡下去。冷战时期很少有西方人到中国,对共产党统治的中国作出评估时,主观因素起着重要作用,故意把中国的缺点放大,“妖魔化”中国。冷战结束至今是世界重新观望中国的阶段,中国全面参与国际社会,把优势和缺陷全部展现给外部世界。西方的共识是,中国是正在崛起中的大国。软实力理论的鼻祖约瑟夫•奈指出中国软实力的崛起威胁美国,并呼吁美国遏制中国软实力的发展。
    ——摘自孙霞《西方“中 国观”的变迁与中国软实力》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解读西 方对 中国看法的变化历程。(14分)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39. 2014年1月,国务院批复陕西“西咸新区”为国家级新区。
    西安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唐朝时称长安,长安城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3)唐代长安城面貌一定程度上在反映了唐朝文明的特点,请选择恰当的图文材料论述唐朝文明的特点。(12分)
    40. 底特律是美国著名的工业城市。
    福特、通用与克莱斯勒被认为是底特律的三大汽车企业。1893年亨利福特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以汽油为动力的汽车,美国开始进入汽车时代。当时汽车企业竞争激烈,各家为了生存加紧对汽车的技术改造,新型号不断涌现,汽车制造业日益成熟,三大汽车企业也发展成与美孚石油公司等齐名的垄断性大企业。三大企业开创了许多“美国第一”,如福特公司最先实行流水线作业方式装配汽车,通用公司率先采取了分期付款的销售方式……三大公司的发展推动了整个美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到经济大萧条前夕,美国汽车年销量冲 破500万辆。
    (2) 结合所学简要分析推动20世纪前期美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历史因素。(8分)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1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D A B A D C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C A
    题号 31 32 33 34 35
    答案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16 0分)
    37.(32分)
    (1)孔子倡导“为政以德”,孟子主张“仁政”唐太宗强调“存百姓”思想,都是提倡统治者爱惜民力,缓和社会矛盾,反对苛政。
    孔子倡导仁和礼,希望人们自觉遵循道德准则,以稳定社会秩序。(6分)
    (2)分类及理由(6分):
    第一类为16世纪西班牙、17世纪荷兰:主要依靠殖民贸易和军事;
    第二类为18世纪法国、19世纪英国、20和21世纪美国:依靠经济、军事、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综合实力(除经济军事等传统力量之外,还发挥了软实力的作用)。
    分析 :
    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进入高潮,促进了思想解放,在此指导下法国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权。启蒙思想还推动了欧美一些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4分)
    19世纪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为殖民扩张和殖民争夺提供了强大物质基础,同时凭借 “世界工厂”的优势,英国成为主导世界市场的中心。(4分)
    (3) 本小题14分,示例:
    18世纪到19世纪中期,由于中国落后世界近代文明的潮流,加之闭关自守,西方人不能全面的观察,因此认定中国只是一个停滞发展的落后国家。近代的中国沦为半殖民地,西方从欧洲中心主义出发,鄙视落后的中国,同时担心中国民族觉醒复兴危及其侵略利益,希望中国只是一只沉睡 的雄狮。新中国成立 后,与西方长期对立和隔绝,西方对实行不同社会制度的中国进行了诋毁歪曲,没有真正认识到中国的发展。90年代以来中国对外联系越来越密切,使世界能全面的看待中国。改革开放增强了中国的国力,使西方认识到了中国的崛起并担心危及美国的霸权地位。
    上述材料表明,中国的社会变迁使西方对中国的看法不断发生变化;中西之间是否密切交往,是西方能真实、全面看待中国的前提之一;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也极大的影响了西方对中国的看法。
    39.(3)每个观点及论据各2分
    观点一:皇权至上。
    例:皇帝居住和办公的区域位于城市中央的北端,基本形成了各市坊围绕皇宫的布局。
    观点二:以儒 治国
    例:最高学府国子监以儒学为主,为选拔官员创造了人才条 件。
    例:建立孔庙,开创了普建孔庙的风尚。
    例:皇宫、市坊等布局,遵循了儒家所倡导的等级分明、严格有序的礼乐原则。
    观点三:兼容并蓄
    例:西市里有大量的外商开办的店铺,体现了对外来商业文化的包容。
    例:各种宗教的场所在城中并存,体现了对各种宗教的包容。
    40.(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垄断组织的形成,适应了新兴汽车产业的发展需要;竞争促使了企业的技术改造;新生产方式和销售方式的推动。(8分)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23:3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