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2023高中语文《张衡传》教案设计 |
范文 | 张衡年轻时就擅长写文章,曾到“三辅”一带游学,趁机进了洛阳,在太学学习,于是通晓五经,贯通六艺,虽然才华比一般的人高,但并不因此而骄傲自大。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0高中语文《张衡传》教案设计,希望大家喜欢! 2020高中语文《张衡传》教案设计一 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涉及的重点文言词句知识和表示古代官职任免调动的词语; 2.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概括张衡各方面成就; 3.学习张衡从容淡静、勤勉谦虚等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掌握古代官职任免调动的词语,学习张衡优秀品质,初步尝试人物传记写法。 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自主、合作、探究法、提问点拨法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对一些文言常识积累不足,人物传记接触不多,必修四第三单元开始涉及,学生阅读鉴赏人物传记的能力在教学中应得到提高。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掌握重点字词 1.请同学齐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读准字音和断句。 2.检查重点字词的解释、特殊句式的判断。课件出示。 三、文本分析,自主感悟 (一)1.在读这篇文章之前,你听说过张衡吗?那你所了解的,是关于张衡的什么? 2.这篇文章,除了向我们介绍张衡的科学成就,还介绍了张衡哪些方面的成就,作者叙述的重点是在哪方面? 3.从这三个方面入手,梳理文章脉络。 (二)张衡分别取得了哪些具体的成就呢?结合课文思考,概括回答。 四、问题探究 张衡成为众多领域中的佼佼者,你认为是什么促使他成功的?小组合作探讨,结合课文思考回答。 五、拓展训练: 2020高中语文《张衡传》教案设计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张衡一生在科学、文学、政治等方面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2)掌握文中涉及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和文化常识。 (3)掌握叙述、说明的方法及详略得当的处理方法。 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准确朗读,从而培养语言感知能力。 (2)结合语境分析语句,从而积累文言知识,培养学生语境意识。 (3)对人物进行概括评价,从中体会传记详略剪裁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意识。 (2)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分析语句积累重点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 2.分析评价张衡的品德和精神。 【教学策略】 1.设计艺术:以郭沫若对张衡的评价——“全面发展”的人为切入点 2.重难点突破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计划】 两课时。 第一课时主要以诵读法为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整体感知本文的内容和结构,初步了解张衡的品格及文学才能。第二课时在深入理解文句的基础上认识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辉煌成就和杰出的政治才干。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熟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认识张衡的品格及文学才能。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小学二年级就学过一篇文章《数星星的孩子》,可见主人公从小就对天文感兴趣,长大后刻苦钻研天文,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今天我们通过学习范晔《后汉书》中的《张衡传》一文,进一步了解和认识这位被郭沫若称为“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属罕见”的汉代科学家张衡。 二、作者简介 范晔(398-445)南朝宋顺阳(在今河南浙川东)人。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的《后汉书》,起于刘秀起兵推翻王莽,终于汉献帝禅位于曹丕,详载了东汉195年的历史,与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合称“四史”,盛行于世。对我国的文学、史学有很大影响。 三、诵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句读、圈画诵读疑难点。 读准字音: 属(zhǔ )文? 连辟(bì) 逾侈( chǐ ) 邓骘( zhì) 璇(xuán )机 算罔(wǎng)论 中有都(dū )柱 傍(páng )行八道 蟾蜍(chán chú ) 帷幄( wéi wò ) 乞骸(hái )骨 读准句读: 1.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2.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3.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四、自主学习 1.郭沫若曾评价张衡:“如此全面发展的人物,在世界上亦所罕见”,为什么说他是“全面发展的”? 讨论明确:(1)品格(2)文学(3)科学(4)政治 2. 根据上面问题理清课文思路。 明确:第一部分(1节):介绍张衡品格和文学才能。 第二部分(2-4节):介绍张衡的科学成就。 第三部分(5、6节):介绍张衡的政治才干。 3.学生结合注释梳理第一段文句并质疑。 点拨 实词: 属、贯、辟、奇、就 虚词 : 乃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句式 :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 4.分析评价 结合语句,分析张衡有哪些品格和才能。 明确: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五、合作探讨 认识了张衡的品格和文学成就,这对你有哪些启示? (1)、广泛学习 (2)、不要骄傲自满 (3)、从容淡静 (答案多元,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熟读了这篇传记,对文章内容做了整体感知,初步认识到张衡的“全面发展”,重点研读了第一段,充分认识张衡的品格和才能,并从中获得了很多启示。 七、作业 以“人性与才华”为题写一段议论性文字。 2020高中语文《张衡传》教案设计三 【教学目标】 1、了解传记文章的特点,学习本文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的写法。 2、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3、了解张衡的品格和他在科学、文学、政治各方面的贡献,学习他刻苦求学、科学务实、追求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点】 1、记人叙事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2、文言词句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迁移运用。 3、文史、文化常识。 【教学难点】 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早在1700年前,当西方各国对地震尚处于迷惘无知的时候,张衡已经能准确地测知地震了。张衡开创了世界地震学的先河。历史和人民对张衡作出了多高的评价呢?1956年10月,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曾题词道:“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请看范晔在《后汉书》中是如何记载张衡事迹的。 二、知识积累 1、知人物:作家及张衡简介 《后汉书》纪传体东汉断代史,共一百二十卷,包括本纪十卷、传八十卷、志三十卷。纪、传为南朝宋范晔撰。志为晋司马彪撰,一般称《续汉志》。 范晔(398——445)南朝宋史学家,曾任尚书吏部郎、左卫将军、太子詹事。后来因为刘义康谋反案的牵连,被处死。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后汉书》,内容充实,文笔简练生动,对考核史实有参考价值,并具有较高文学价值。后世称赞其文笔“简而且周,疏而不漏”,王应麟则说“史裁如范,千古能有几人?”《后汉书》为“前四史”之一。初中课文《乐羊子妻》便节选自《后汉书》。 张衡(78——139)东汉著名文学家、科学家、政治家。在文学方面,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光辉灿烂的明星,代表作《二京赋》(《东京赋》、《西京赋》的合称)。艺术方面,他居东汉时期著名的六大画家之首。地震学方面,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及其方位的“候风地动仪”,比欧洲早1700多年。天文学方面,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用水力推动的大型观察星象的天文仪器“浑天仪”;著有《浑天仪图注》和《灵宪》等书,画出了完备的星相图;提出了“月光生于日之所照”的科学论断。地理学方面,绘制有完备的地形图,并研制出“记里鼓车”、“指南车”等。数学方面,著有《算罔论》,并计算出圆周率的值在3.1466到3.1622之间,比欧洲早了1300多年;气象学方面,制造出“候风仪”预测风力、风向,比西方的风信鸡早1000多年。机械学方面,他制造的“独木飞雕”是世界上最早的飞行器,还制造出土圭(日影器)、活动日历等。张衡在科学文艺方面所做的杰出贡献,使他成 为世界上光彩夺目的科学与文艺的双子星。1956年,郭沫若为南阳重修的张衡墓题词时说:“如此全面发展的人物,在世界上亦所罕见。”为了纪念张衡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将小行星1802命名为“张衡小行星”。 2、文体知识 《张衡传》是一篇精彩的人物评传。传,传记,记叙的内容是一个人的生平事迹。传记要突出传的特点,除了介绍人物姓名、籍贯之外,还必须选择人物一生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叙述他的为人及对社会的影响。传记的基本特点:翔实而典型的文字记录和朴实而形象的文学色彩。传记的种类:自传、传、小传、评传、别传、外传等。本文属评传:既记叙人物的事迹,又评介与探讨人物的思想状况、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思想发展过程和对人类的贡献。传记叙述一个人的生平,并不在于也不可能把一个人的一生的全部经历,事无巨细都写下来,只能记一生中的主要事件,同时显示他的品格特点。 3、课前结合书下注释梳理我国古代文化常识。 四史: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范晔《后汉书》、陈寿《三国志》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六艺(儒家经书):《诗》、《书》、《礼》、《易》、《乐》、《春秋》 六艺(技能):礼、乐、射、御、书、术 古代与官职调动、委派有关系的词: (1) 举:推荐。(被)举荐任官。(“举孝廉不行”) (2) 行:去应荐。 (3) 辟:征召,召来授官。(被)召。(“连辟公府不就”) (4) 就:就职,任职。 (5) 召:召来授官。(“累召不应”) (6) 应:应职,接受官职。 (7) 拜:任命,授给官职。(“拜为上卿”) (8) 迁:调动官职。(“再迁为太史令”)左迁,降职贬官。 (9) 转:调动官职。(“再转复为太史令”) (10) 徙:调动官职。(“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11) 出:离京去外地为官。(“出为河间相”) (12) 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下国伊始”、“衡下车”) (13) 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视事三年”) (14) 除:拜官。除去旧职任新职。(“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15) 乞骸骨:请求辞职,告老还乡。(“上书乞骸骨”) 4、其他 (1)年号纪年。 ①永元中 ②阳嘉元年③永和初 ④元丰七年 ⑤元和十年⑥德二年 (2)地名。 ①南阳西鄂人也 ②三辅(京城附近的三个地区) ③河间相 ④京师(京城) (3)学校。 ①太学(最高学俯)(“今诸生学于太学”) ②观、游(指游学,考察学习) ③庠、序(学校)(“俾人邑痒”) ④国子监(明清最高学府,入监读书称监生)(“老监生”) ⑤教授、博士、直讲、助教(教学人员)(“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4)姓名。(“名”和“字”有对应关系) ①张衡字平子 ②屈原名平 ③韩愈字退之 ④苏轼字子瞻 ⑤苏辙字子由 ⑥诸葛亮字孔明 ⑦刘备字玄德 ⑧关羽字云长 ⑨张飞字翼德 ⑩赵云字子龙 辛弃疾字幼安 班固字孟坚 5、合作探究第一段 ①掌握重要文言实词、虚词: 善: 属: 游: 因: 观: 通: 贯: 举:辟: 奇: 召: ②古今异义词: 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交接:结交。今义:移交接替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 不行:不去做。今义:不能做 ③特殊句式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判断句)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介词短语后)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被动句) ④词类活用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奇:意动用法,以为……奇 6、合作探究第二段 重点文言字词 机巧: 致思: 雅: 特征:拜: 公车:再: 迁:阴阳: 古今异义 公车特征拜郎中 词类活用 妙尽璇机之正 7、合作探究第三段(过渡段) 重点文言知识 转: 辄:徙: 再: 8、合作探讨第四段 重点文言字词: 径:都: 施关发机: 制:合契:无征 通假字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 古今异义 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 方面:方向。 特殊句式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乃:正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 9、合作探讨第五段 重点文言字词: 出: 为: 下车:阴: 视事:乞骸骨: 征: 通假字 一时收禽 古今异义 衡下车 下车:官员初到任 三、作业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整体感知 1、接龙读课文,思考:这篇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张衡的?文章的记叙重点是什么? 明确: 第一部分(第1段),记述张衡的学业、品德和文学上的成就。 第二部分(2~4段),介绍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 (2)张衡的潜心科研。 (3)张衡的不慕名利。 (4)张衡的重大发明。 第三部分(5~6段),介绍张衡在政治上的才干。 记叙的重点是张衡在科学上的才能和贡献。 2、张衡的高尚品德和杰出才能表现在什么地方? 明确:张衡的高尚品德表现在: (1)“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2)“从容淡静”,不慕世俗的虚荣,“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大将军“累召不应”,“不慕当世”; (3)品行端正,忧国忧民,作《二京赋》讽谏王侯,整治法度收拿奸党。其“才”高于世,表现在:一是“善属文”,写作著名的《二京赋》;二是“善机巧,作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三是“善术学”,著有《灵宪》 《算罔论》;四是善政事,为政机智果断,不畏权贵,“称为政理”。 3、思考:张衡为什么有如此的文学才华? 点拨:张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天资聪明,勤奋好学。(原因之一) 张衡成为博学多才的伟人,除了上面的原因,还有哪些原因? “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学生查字典疏通难点:“从容?淡静?”) 有哪些句子为“从容淡静”作了注解? “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累召不应”“衡不慕当世”。——谦逊持重,鄙视名利。(原因之二)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尤致思于……”“研核阴阳,妙尽……”“言甚详 明”。——执著专一,治学严谨。(原因之三) 4、引导学生自读第四段,思考:本小节不到二百字,是如何介绍候风地动仪的?请概括要点。 明确:依据事物内在联系,简明而具体地介绍候风地动仪的制造和使用: ①制造时间和仪器名称(1句); ②材料、尺寸、形状、装饰(2句); ③机件、内外构造(3、4、5句); ④功能和作用(6、7、8句); ⑤精确程度及效果(9、10句); ⑥实践证明灵敏度和准确性(11、12句); ⑦交代仪器正式使用(13句)。 5、在第5、6段中,为了表现张衡的政治才干,作者写了哪两件事?突出了人物怎样的性格? 明确:一件就是交代《思玄赋》的由来,突出了张衡的心思细密、小心谨慎;另一件是写张衡出任河间相时和奸党斗争的事。 (1)引导“阴知奸党姓名,一时收禽”说明什么? (说明张衡很聪明,很有政治才干。) (2)“上下肃然,称为政理”又说明了什么呢? (说明张衡政绩显著,也反映了他为民除害,深得人心。) 6、本文在写作方法上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本文的写作特点是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人物的写法和详略得当的剪裁方法。 (1)本文是人物传记,介绍人物以时间为经,以事迹为纬。张衡一生经历了东汉章帝、和帝、安帝和顺帝四个时期。时间虽较长,文章叙述的时间线索却很清楚。从表达方式上说,以记叙为主。在第4段写候风地动仪,又以说明为主,辅以记叙。 (2)本文介绍了张衡文学、科学、政治三方面的才能和成就。其中,以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作为重点详写。在介绍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时,又突出了候风地动仪的研究制造,介绍特别详尽,对其他创造的介绍则较简略。这样详略得宜的安排,使文章重点突出,人物特点鲜明。 二、课堂小结 学习文言文必须在落实字词的基础上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内容之后又反过来帮助我们识记文言字词。这篇传记仅以七百余字就概及张衡六十二年中善属文、善机巧、善理政等方面的成就,写出了一个真实的人、伟大的人。 三、深入探究 郭沫若曾评价张衡“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属罕见,。”请以“我看张衡”为题,各写一篇读后感。 课文在剪裁上,重点写了张衡的科学成就,请学生上网搜寻资料,了解张衡在文学、政治等方面的更多而具体的成就,并思考张衡给我们的启示。下列课题仅供参考: (1)罕见的科圣——张衡 (2)张衡的成才之路 (3)张衡若在今天 (4)张衡的创造性思维 篇二:张衡传教学案公开课 《张衡传》教案 学习目标:一、掌握常用文言实词,了解常见的古文化常识; 二、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专研的精神 一、我行我秀——古诗词展示背诵 要求:背诵展示,八首诗词一组一人起立抢背,剩一首齐背。 二、书声琅琅——朗读课文进入佳境 69227374643 17923 同学们一定很好奇黑板上这是什么.《潜伏》里的电密码吗?我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告诉大家,这是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受伤、失踪的人数统计。这组数字,怵目惊心,我想要是有一种仪器能够提前预知地震该多好啊?其实早在1900多年前,我国东汉科学家张衡和我一样也有这样的想法,于是他发明了地动仪,用来测知地震方位,开始用科学造福于人类,假如张衡把地震研究推进到现代,汶川大地震的悲剧也许就不会重演。今天,缅怀逝者,祝福生者,追思伟人的成就,聆听伟人的脉动,让我们一起走进人物传记《张衡传》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首先请同学们自己大声的通读全文,注意生字词。 三、基础过关——总结归纳文言常识 1、好,时间关系就读到这,文言如青橄榄一样,耐得咀嚼,我希望同学们下去后再多读细细品味。千尺之台,起于垒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我们还是先掌握基本的文言知识,下面把时间交给你们,请小组合作学习研究学案第2大题。时间10分。(师批阅组长作业,组长检查组员) 2、两分钟记忆后检查官职用语 四、寻微探幽——赏析文本探求内涵 下面进行下一个环节,我想看看同学们对课文内容把握情况,文章写了张衡哪几方面成就?谁来总结一下?(生抢答) 生:三方面,卓越的文学才能,第①段,辉煌的科学成就②③④,杰出的政治才干⑤ 最重要的成就是什么?(科学) 具体表现?(浑天仪、《灵宪》《算罔论》、候风地动仪) 为什么介绍候风地动仪时要详写? (因为候风地动仪是张衡在科学上最辉煌的成就,进而使文章重点突出,人物特点鲜明) 恩这正是人物传记的一个特点:叙述一个人的生平,并不在于也不可能把一个人的一生的全部经历,事无巨细都写下来,事实上,张衡的贡献远不止课文中提到的这几项,请看学案张衡其它卓越贡献 为什么张衡在各个方面都有如此高的成就?课文中一些原句会告诉我们答案,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把它们找出来,时间5分钟(一人2点板书写清组号,黑板划分为5部分:第1、2、3、5、6段)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谦虚谨慎) “从容淡静”“举孝谦不行” (淡泊名利) 这么多语句都体现了张衡哪些品格呢?咱们给他归纳概括一下,请 代为板书 天资聪颖,勤奋好学 学识渊博 阅历丰富 谦虚谨慎, 淡泊名利 性情高洁执著专一,治学严谨 潜心科研 忧国忧民 为政机智果断,理智智慧 执政严明 不畏权贵 急流勇退 小结:他是一个品德高尚 才学非凡的人(划出“品”和“学”) 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典型。所以他才取得那么多的成就。 五、锦心绣口——拓展练笔佳作展示 象张衡这样品学兼优的人,在中外科学史上不胜枚举,请同学们参考学案上例句给他老人家也写个颁奖词吧。 我的佳作:中华民族的骄傲——张衡 [获奖名片]伟大 [颁奖词] 伟大的品格,铸造伟大的人才。他既是著作风靡一时的文学家,又是一位为人类幸福谋福祉的科学家,还是一位忧国忧民有所作为的政治家,他执著求索的一生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光荣和骄傲,也是留给整个人类历史的宝贵财富。 最后,我想用张衡的一句励志名言来结束这堂课,“人生在勤,不索何获!”让我们共勉!——东汉 张衡的《应闲》。意思是:人一辈子要勤奋努力,倘不积极地探索研究,哪会有收获或成就呢?《应闲》,意思是回答诽谤。 《张衡传》学案 学习目标:一、掌握常用文言实词,了解常见的古文化常识; 二、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专研的精神 一、我行我秀——古诗词背诵展示 二、书声琅琅——朗读课文进入佳境 要求:1,感情充沛、声音洪亮;2、注意多音多义字, 三、基础过关——总结归纳文言常识 千尺之台,起于垒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1、字音辨识 西鄂 属文 连辟公府逾侈 邓骘 璇机 算罔论都柱 傍行蟾蜍 合契 运筹帷幄 阉竖 河间相 骸骨2.古今异义 举孝廉不行(古:) 公车特征拜郎中(古:)寻其方面(古: 讽议左右 衡下车(古:) 3.词类活用 衡少善属文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妙尽玄机之正 皆共目之4.通假字 员径八尺(“ ”通“”) 形似酒尊(“ ”通“”) 傍行八道(“”通“”)一时收禽(“”,通“”,) 5.文言句式 (1)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2)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3)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4)游于三辅 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验之以事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果地震(于)陇西 6.文化常识 (1)①五经:《 》《 》《 》《 》《 》 ②六艺: ③四书:《 》《 》《 》《 》。 (2)官职相关用语 举: 行: 辟: 就: 召: 应: 拜: 迁: 转: 徙: 出: 下车: 视事:除: 乞骸骨: 2020高中语文《张衡传》教案设计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