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中文言文课文知识点 |
范文 | 高中文言文其实没有那么难,掌握了课本上的文言文知识,再做点练习,做一些基本的题目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高中文言文知识要点_高中文言文课文知识点,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 ▼▼目录▼▼ 《烛之武退秦师》 《过秦论》 《鸿门宴》 《兰亭集序》 《归去来兮辞》 高中文言文课文知识点:《烛之武退秦师》 一、重点词语解释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己(为:做) 2、吾不能早用子(子:古代对人的尊称) 3、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版:筑土墙用的夹版) 4、将焉取之(焉:哪里) 5、焉用亡郑以陪邻(焉:何) 6、因人之力而敝之(敝:损害) 二、本文出现的通假字 1、今老矣,无为也已(已:矣) 2、共其乏困(共:供) 3、秦伯说(说:悦) 4、失其所与,不知(知:智) 三、一词多义 1、若: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似乎,好象)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如果,假如)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你) 2、说: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陈说)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杂说,一种文体) 秦伯说,与郑人盟(通"悦"高兴) 3、辞: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 停数日,辞去(告别) 不辞劳苦(推托) 4、鄙: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边远的地方)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把……当作边境)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浅陋,见识少,眼光短) 5、微:则名微而众寡(细小轻微)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暗暗地)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稍微,略微)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不是,没有) 6、之:辍耕之垄上(走,往) 子犯请击之(他,代秦师) 是寡人之过也(的)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助词,不译) 四、词类活用 1、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军:名作动,驻扎) 2、越国以鄙远(鄙:名作动,把……当作是边邑) 3、既东封郑(东:名作状,向东) 4、夜缒而出(夜:名作状,在夜里) 5、若不阙秦(阙:使动,使……减少,削减,侵损) 6、邻之厚,君之薄也(厚:形作动,增加;薄:形作动,削弱) 五、古今异义词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东道主:古:东边道路上的主人。今:主人)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古:出使的人;今:外出时带的日常用品) 六、特殊句式 1、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 2、以其无礼于晋(介宾短语后置) 3、晋军函陵(省略句) 4、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 七、重点句翻译 1、是寡人之过也 译:这是我的过错啊。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矣。 译:越过别的国家而把远地当作边邑,你知道这是很难的。 3、焉用亡郑以陪邻? 译:为什么要灭掉郑国来使邻国增加土地呢? 4、邻之厚,君之薄也。 译: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5、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译: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互相往来,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是没有什么损害的。 6、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译:使秦国土地减少而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 7、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译:如果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 8、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译: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 返回目录 高中文言文课文知识点:《过秦论》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席: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名作状,像席子一样) 2、蒙:惠言语、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承接) 3、因:惠言语、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沿袭) 4、举: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 5、敲扑: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刑具,短的叫"敲",长的叫"扑") 6、却:却匈奴七百余里(击退) 7、隳:隳名城,杀豪杰(毁坏) 8、蹑足:蹑足于行伍之间(用脚踏地) 9、揭:揭竿为旗(举) 10、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高,强) 11、度、絜:试使山东之国与陕西省涉度长絜大(用尺量,衡量) 12、爱: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珍惜) 13、殊俗:余威震于殊俗(不同的风俗,指边远地方) 14、谪戍: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被征发戍守边疆) 15、余烈: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遗留下来的功业) 16、鞭笞: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名作状,用鞭子、竹板打) 17、作难: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起事,起义) 二、通假字 1、合从帝交,相与为一(通"纵") 2、赢粮而景从(通"影",影子) 3、外连衡而斗诸侯(通"横") 三、一词多义 1、制: ①……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指挥)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 ③用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 ④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缝制) 2、亡: ①追亡逐北,伏尸百万(逃亡) 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丢失) ③吞二周而亡诸侯(灭亡) ④河曲智叟亡以应(通"无",没有) 3、利: 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好处) ②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有利) ③信臣精卒利兵而谁何(锋利) 返回目录 高中文言文课文知识点:《鸿门宴》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飨: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用酒食款待,犒劳) 2、籍:籍史民,封府库,而待将军(登记) 3、续:此亡秦之续耳(后继者) 4、当: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抵敌,抵当) 5、啖:拔剑切而啖之(吃) 6、操:大王来何操(拿,携带) 7、刑:刑人如恐不胜(以刀割肉) 8、胜:刑人如恐不胜(尽) 9、乘: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四匹马拉的车) 10、窃:窃为大王不取也(副词,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 二、通假字 1、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通"俱",全,都) 2、距关,毋内诸侯(通"拒",通"纳") 3、张良出,要项伯(通"邀") 4、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违背) 5、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通"早") 6、令将军与臣有卻(通"隙",隔阂,嫌怨) 三、一词多义 1、因: ①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沿袭) ②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凭借) ③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就) ④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趁机) 2、如: ①万事如意(顺从) ②刑人如恐不胜(像是) ③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比得上) ④沛公起如厕(到) 3、举: ①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高举) 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举行) ③孙叔敖举于海(被选拔) ④南取汉中,西举巴蜀(夺取) ⑤杀人如不能举(尽) 返回目录 高中文言文课文知识点:《兰亭集序》 一、重点词语解释 1、所以游目骋怀……信可乐也(用来……,表凭借;实在) 2、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交好) 二、通假字 1、 趣舍万殊通("趋",往,取) 2、由今之视昔(通"犹",如同) 三、多义词 1、修:茂林修竹(高)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长) 乃重修岳阳楼(修建 ) 修守战之具(整治) 2、期: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至,及)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周,期年:一周年)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约定) 3、致: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情趣,情致辞)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招致)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达到) 4、临: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面对,引申为阅读)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面对,迎) 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面对)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 5、次: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旁边) 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下一等)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按次序)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行军途中的驻地) 四、词类活用 1、 映带左右(环绕,名作动) 2、流觞曲水(使(水)弯曲) 3、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形容词作名词,贤才;年少的人和年长的人) 4、所以游目骋怀(使……游,使……骋,动词作使动) 5、固知一死生(看作一样,数量词作动词) 6、一觞一咏(名作动,喝酒) 五、特殊句式 1、 会于会稽山兰亭(介词结构后置句) 2、当其欣于所遇(介词结构后置句) 3、晤言(于)一室之内(省略介词"于") 4、引以(之)为流觞曲水(省略介词宾语"之") 六、难句翻译 1、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译:用来纵展眼力,开阔胸怀,穷尽视和听的享受,实在快乐啊。 2、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译:何况人寿的长短随着造化而定,最后一切都化为乌有。 3、 死生亦大矣 译:死生也是人生的大事啊。 4、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译:当然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是妄造的。 5、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译:尽管时代不同情况不同,但人们的情致却是一样的。 返回目录 高中文言文课文知识点:《归去来兮辞》 一、重点词解释: 1、乃瞻衡宇,载欣载奔(一边…一边) 2、三径就荒,松菊犹存(近于) 二、通假字 1、曷不委心任去留(通"何") 2、景翳翳以将入(通"影",日光) 三、一词多义 1、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行走) 感吾生之行休(将要) 李白乘舟将欲行(离去)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行为) 2、引: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拉开) 引壶觞以自酌(端起) 引以为流觞曲水(退隐)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疏导,引来) 3、乘: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乘坐) 聊乘化以归尽(顺应) 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古代四匹马拉的兵车)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就着) 4、策:振长策而御宇内(马鞭子) 策扶老以游憩(拄着) 退而论书策(竹简) 蒙故业,因遗策(计策,策略) 四、词类活用 1、策扶老以流憩(拄着,名作动) 2、园日涉以成趣(每天,名作状) 3、或棹孤舟(划着,名作动) 4、善万物之得时(以…为善,意动用法) 5、乐琴书以消忧(以…为乐,意动用法) 6、携幼入家(儿童,形容词作名词) 7、眄庭柯以怡颜(使颜怡,使动用法) 8、倚南窗以寄傲(自足自待的心情,形作名) 9、感吾生之行休(将要,动作状) 五、古今异义词 1、于时风波未静(古义:指战乱:今义:比喻纠纷和乱子) 2、尝从人事(古义:治人之事;今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变动等)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古义:不久;今义:寻找,追寻) 4、悦亲戚之情话(古义:亲属戚属 今义: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家庭的成员) 5、觉今是而昨非(是:古义:正确;今义:判断词,是。非:古义:错误;今义:判断词,不是) 六、特殊句式 1、 复驾言兮焉求(宾语前置句) 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宾语前置句) 3、乐天天命复奚疑(宾语前置句) 4、农人告余以春及(介词结构后置句) 5、既自以心为形役(被动句) 6、童仆欢迎,稚子候(于)门(省略句) 七、难句翻译 1、 悟已往之不谏,知道来者之可追 译:我觉悟到过去做错的已无法挽回,知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 2、 实迷途之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译:虽然走入迷途但还不是太远,现在已经明白了如今归田是对的,以前出仕是错的。 3、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译:身体依靠着南面的窗户寄托自己傲世的情怀,深感简陋的居室更容易使人安乐满足。 4、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译:姑且顺着大自然的变化以了结此生,抱定乐天安命的主意,又有什么可疑虑的呢? 返回目录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