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三语文考试知识点 |
范文 | 学习必须与实干相结合。语文要想成绩提高,多记多看多做题是错不了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况且勤能补拙。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高三语文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高三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整理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信”是一个会意字,一个“人”一个“言”意为人言真实。此句中的“信”就解为“真实”。 启听淮北取籴dí “籴”就是一个会意字,联系“粜”意思是卖出粮食,“籴”与“粜”相对,意思是买进粮食。 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 “造”的义符为“之”,联系下文“袁所寓之法华寺”,不难推测与处所关联的词义应是“到”、“去”的意思,“造”的其他意义“制造”、“成就”显然与文意不符。 若少屈,冀得一归觐。jìn 觐,义符为“见”,联系下文推断为“拜见”之义。 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kuì “馈”的意义可由它的“饣”旁推断出它是供军队吃的东西,即“军饷”,这里活用作动词,发放军饷。 高三年级语文必修五知识点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北冥有鱼(通“溟”,大海) (2)小知不及大知(通“智”,智慧) (3)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 (4)旬有五日而后反(通“又”;通“返”,往返) (5)而徵一国(通“耐”,能) (6)御六气之辩(通“变”,变化) 2.古今异义 (1)腹犹果然 古义:食饱之状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2)众人匹之 古义:一般人今义:多数人,大家 (3)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转折连词 (4)穷发之北 古义:毛,草木今义:头发 (5)小年不及大年 古义:寿命长的今义:丰收年;春节 3.一词多义 (1辩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 而御六气之不辩(通“变”,变化) (2)知之二虫又何知(动词,知道) 小知不及大知(名词,智慧) (3)名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名词,名称) 圣人无名(名词,声名) (4)息去以六月息者也(名词,气息,这里指风)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词,气息) 4.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而后乃今将图南(往南飞)/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往南飞) (2)使动用法。德合一君(使……满意)/彼于致福者(使……到来)/而徵一国者(使……信任) 高三语文必修四知识点 1、舍相如广成传舍(舍:名词作动词,安置住宿) 2、左右欲刃相如(刃:名词作动词,用刀杀) 3、乃使从者衣褐(衣:名词作动词,穿) 4、而相如庭斥之(庭:通“廷”,名词作状语,在朝廷上) 5、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间:名词作状语,从小路) 6、完璧归赵(完:使动用法,使……完整) 6、秦王恐其破璧(破:使动用法,使……破碎) 7、宁许以负秦曲(负:使动用法,使……承担) 8、毕礼而归之(归:使动用法,使……回去) 9、且庸人尚羞之(羞:意动用法,以……为羞耻) 10、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先:意动用法,以……为先;后:以……为后) 11、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严:形容词作动词,尊重) 12、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宽:形容词作动词,宽待) 13、单于壮其节(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壮,认为……壮。) 14、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弩:名词作状语,用弩弓) 14、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生得:被活捉) 15、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15、欲因此时降武(降:使……投降) 16、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膏:使动用法,使……滋润肥美) 17、反欲斗两主(斗:使动用法,使……相斗) 18、单于愈益欲降之(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19、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苦:形容词作动词,折磨) 20、天雨雪(雨:名词作动词,下) 21、羝乳乃得归(乳:名词作动词,生子) 22、杖汉节牧羊(杖:名词作动词,执,拄) 23、武能网纺缴,檠_(网:结网;檠:用檠矫正) 24、惠等哭,舆归营(舆:名词作动词,抬,扛) 25、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奇:认为……奇) 26、宦官惧其毁已,皆目共之。(目:递眼色)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