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二生物第二册必记知识点 |
范文 |
高二阶段是打基础的关键一年,除了要把高一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及时应用到高二的学习之上,还得把高二的知识和技能逐步吸收和掌握,为高三复习打好基础。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二生物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 高二生物第二册必记知识点1 一、糖类化学通式:(CH2O)n(水解后的组成单位:葡萄糖(C6H12O6) 1、作用: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组成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原料 2、分类 A、单糖:葡萄糖(糖中的主要能源物质)、果糖、核糖(5碳糖) B、双糖:(两份单糖脱水缩合而成)蔗糖、麦芽糖--植物;乳糖--动物 C、多糖:淀粉(植物内糖的储存形式,人类糖的主要来源) 纤维素(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糖原(动物体内糖的储存形式)肝糖原(与血糖保持动态平衡) 3、多糖+脂质=糖脂 多糖+蛋白质=糖蛋白 二、脂质:(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 1、脂肪:(贮能物质;减少热能散失,维持体温恒定) 组成单位: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动物脂肪 甘油不饱和脂肪酸:植物油(脂溶性维生素的溶剂) 注:组成元素C、H、O 2、磷脂:细胞膜、核膜等有膜结构的主要成分 空气-水界面为单层,两端为液体的呈双层 注:组成元素C、H、O、N、P 3、胆固醇:调解生长、发育及代谢(血液中长期偏高引起心血管疾病) 组成细胞膜结构的重要成分注:组成元素C、H、O 高二生物第二册必记知识点2 一、种群的概念和数量特征 1、概念: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2、种群各个特征的关系: (1)在种群的四个特征中,种群密度是基本特征,与种群数量呈正相关。(2)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迁移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 (3)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则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间接影响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的,是预测种群密度(数量)未来变化趋势的重要依据。 二、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1、估算植物种群密度常用方法 (1)样方形状:一般以正方形为宜。 (2)取样方法: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 2、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标志重捕法 测量方法: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中,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估计种群密度。 3、调查种群密度的意义 农业害虫的监测和预防,渔业上捕捞强度的确定,都需要对种群密度进行调查研究。 一、种群概念和种群数量特征的理解 1、种群概念的理解 (1)两个要素:“同种”和“全部” (2)两个条件:“时间”和“空间” (3)两个基本单位 ①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②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2、种群数量特征的分析 (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特征。种群密度越高,一定范围内种群个体数量越多。 (2)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迁入率、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 (3)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则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间接影响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的。 二、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 1、植物种群密度取样调查的常用方法——样方法 (1)步骤:确定调查对象→选择调查地段→确定样方→设计计数记录表→实地计数记录→计算种群密度 (2)原则: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 2、动物种群密度调查的常用方法——标志重捕捉法 (1)主要方法: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放回原来环境中,经过一段时间再进行重捕。 (2)计算公式:标记总数/N=重捕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重捕总数(N代表种群内个体总数) (3)操作注意事项: ①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在重捕时被捕的概率相同。 ②调查期间没有大规模迁入和迁出,没有外界的强烈干扰。 ③标记物和标记方法必须对动物的身体不会产生对于寿命和行为等的影响。 ④标记不能过分醒目,以防改变与捕食者之间的关系。 ⑤标记符号必须能够维持一定的时间,在调查研究期间不会消失。 高二生物第二册必记知识点3 一、传统发酵技术 1.果酒制作: 1)原理: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反应式:C6H12O62C2H5OH+2CO2+能量。 2)菌种来源: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酵母菌或人工培养的酵母菌。 3)条件:18-25℃,密封,每隔一段时间放气(CO2) 4)检测: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灰绿色。 2、果醋制作: 1)原理:醋酸菌的有氧呼吸。 O2,糖源充足时,将糖分解成醋酸 O2充足,缺少糖源时,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变为醋酸。 C2H5OH+O2CH3COOH+H2O 2)条件:30-35℃,适时通入无菌空气。 3、腐乳制作: 1)菌种: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主要是毛霉(都是真菌)。 2)原理:毛霉产生的蛋白酶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aa;脂肪酶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3)条件:15-18℃,保持一定的湿度。 4)菌种来源:空气中的毛霉孢子或优良毛霉菌种直接接种。 5)加盐腌制时要逐层加盐,随层数加高而增加盐量,盐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 4、泡菜制作: 1)原理:乳酸菌的无氧呼吸,反应式:C6H12O62C3H6O3+能量 2)制作过程: ①将清水与盐按质量比4:1配制成盐水,将盐水煮沸冷却。煮沸是为了杀灭杂菌,冷却之后使用是为了保证乳酸菌等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不受影响。 ②将新鲜蔬菜放入盐水中后,盖好坛盖。向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水,以保证乳酸菌发酵的无氧环境。 3)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①方法:比色法; ②原理: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