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二地理试卷期中考卷及答案 |
范文 |
如果你预感到失败,那你已经失败,因为你会发现在这个世界成功始于以下意愿———切都由意识掌控。很多比赛的失在起跑之前已经注定;很多人的失败,在事业开始时已被宣告。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二地理试卷期中考卷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近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官网宣布:美国于1977年9月5日发射的“旅行者”1号已经飞出了太阳系。这是第一个进入星际空间的人造天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旅行者”1号在发射后的飞行过程中 A. 先后穿越了地月系、银河系、太阳系 B. 先后穿越了类地行星、远日行星、巨行星这些行星轨道 C. 穿越了密集的小行星带 D. 观测到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自转方向全部相同 2. 若“旅行者”1号在今后的飞行过程中发现一颗适合生命存在的行星,可推断该行星 A. 自转周期与地球相同 B. 可能存在液态的水 C. 大气成分以氮、氧为主 D. 表面有肥沃的土壤 3.如下图,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行至位置P 时,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在( ) A.赤道上 B.北回归线上 C.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 D.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 4.北京和海口两地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相比较,正确的叙述是( ) A.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 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海口大于北京 D.线速度相同,角速度海口大于北京 A.5月1日 B.7月1日 C.8月1日 D.10月1日 读下图“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5. 我国每年国庆时,太阳直射点最接近图中( ) A. ① B.② C. ③ D.④ 6. 图中地球公转速度( ) A. ①到②先加快后变慢 B. ②到③逐渐加快 C. ③到④先变慢后变快 D. ④到①逐渐变快 10月中旬,小明错峰出国旅游,随身携带了一部全球通手机,因旅游目的地使用的时间也为东八区的区时,所以未改手机上的时间和日期,仍然显示的是北京时间。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7. 小明发现正午时当地物体都没有影子,则当地的纬度可能是 A. 6°N B.6°S C. 0° D. 15°N 8. 该地正午时,小明手机上的时间为12时52分,则该地的经度为 A.133°E B.129°E C.13°E D.107°E 9.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与太阳同时升起,下列日期中升旗仪式最早的是( ) A.5月1日 B.7月1日 C.8月1日 D.10月1日 10.下图表示夏至日或冬至日四个不同纬度地区的昼夜长短情况(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四地纬度从低到高的正确排序是 ( ) A.①③④② B.①②③④ C.③①②④ D.④③②① 11.右图为“某条大河河口示意图”,则该河位于哪个半球?图中小岛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展,最终将与河流的哪岸相连? A. 北半球,甲岸 B. 南半球,乙岸 C. 北半球,乙岸 D. 南半球,甲岸 12.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甲为地球表面受热过程图。乙为长江中下游地区附近一个蔬菜大棚的照片。读图完成13~15题。 13. 从数量上看,①>②的原因是 A. ②大部分被地面吸收 B. ②大部分被大气吸收 C. ①大部分被大气吸收 D. 大气对①具有削弱作用 14. 阴天夜晚比晴天夜晚气温高,是因为 A. ①减弱 B. ④增强 C.③增强 D. ②增强 15.照片拍摄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农民一般会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而不是我们常见的白色塑料薄膜或者玻璃大棚。推测照片拍摄的时间以及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分别是( ) A.6—7月,增加④以降低白天土壤的温度 B.7—8月,削弱③以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 C.11—12月,增强②以防止近地面夜间气温过低 D.12—次年1月,减少①以提高大气的温度 读下图,判断回答 16~17 题 16.若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 度 :b>c>d>a B.气 压 :a>c>b>d C.引起该环流形成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 D.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 17.若此图是城市风环流侧视图,①处为绿地,则通过此环流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 A.净化、增温 B.净化、增湿 C.增温、增湿 D.减温、减湿 下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图,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阴影部分为气压带。读下图,完成18~19小题。 18.右图中字母M所表示的气压带是( )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19.下图中四组箭头,能正确表示D处风带风向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下列城市气候的成因与图中气压带(M)、风带(D)交替控制有关的是( ) A.郑州 B.罗马 C.伦敦 D.新加坡 N地(125°42′E~130°10′E、44°04′N~46°40′N之间),M地(112°42′E~114°14′E、34°16′N~34°58′N之间)。一位摄影爱好者于北京时间10月5日10点,在M地拍摄照片,据此回答21~22题。 21.拍摄照片当天( ) A.M地白昼比N地长 B.M地白昼在增长 C.M地正午太阳高度角比N地小 D.M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在增大 22.在M地拍摄的照片中树影朝向为( ) 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 读“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图”,图中的两条虚线分别表示北回归线和北极圈。完成23~24小题。 23.A、B两点的气压状况正确的是( ) A. A是高气压,B是低气压 B. A是低气压,B是高气压 C. A、B都是高气压 D. A、B都是低气压 24.C点的风向为( ) A.东南 B.西北 C.西南 D.正西 读“我国西北某地某年4月17—20日气温和气压变化图”(下图)。完成25~26题。 25. 4月17-20日影响该地的天气系统及可能带来的天气现象是( ) A. 气旋 大雾天气 B. 反气旋 晴朗天气 C. 暖锋 绵绵细雨天气 D. 冷锋 大风沙尘天气 26. 此次天气过程对当地产生的影响可能是( ) A. 交通运输受到影响 B. 附近山区出现泥石流 C. 缓解绿洲农业用水紧张 D. 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 读下面四种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月份分配图,回答27~28小题。 27.能正确表示郑州市气候类型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8.造成图中③④两种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大气环流 D.地形起伏 读图,回答 29~30 题。 29.两图中受暖气团控制的点是( ) A.②④和 a b B.②③和 c d C.①④和 a d D.①④和 c d 30.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中①地气温最高 B.乙图中的城市天气晴朗 C.甲图中④地未来受暖气团控制 D.乙图中的四地均存在连续性降水 第Ⅱ卷 (选择题,共60分) 二、综合题(共40分) 31.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此图是以___________为中心的光照图。(2分) (2)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2分) (3)A、D、E三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2分) (4)E点的地方时为______时(2分),A点的昼长为__________小时(2分)。 32.读“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及“亚洲某月季风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左图表示_______半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状况,其中①表示______带,⑥表示______带。(3分) (2)此季节亚欧大陆上被切断的气压带为__________,形成的气压中心的名称为________。(2分) (3)右图所示为北半球_______(季节),此时B处风向为________。(2分) (4)此时A处风向为________,(1分)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2分) 33.下图示意某区域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①至⑤点,气压最高的是________。(2分) (2)若图中为热力环流,则A、B两地为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地。(2分) (3)若A地为海洋、B地为陆地,则此时为________(2分)(白天/夜晚);A、B两地间吹________(海风/陆风)。(2分) (4)若该地位于北半球,A地位于B地的正西方,则A、B两地之间的风向为________。(2分) 34.读“某地区气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甲地的风向为________,甲、乙两地风力相比,________地的风力较大。(2分) (2)图中B天气系统叫_______,在它的影响下该地天气状况是_______,该地昼夜温差_______。(3分) (3)当天气系统A强烈发展时,在冬春季节,我国西北、华北地区有可能出现_______等灾害性天气,夏季会造成北方________灾害性天气(2分)。 (4)杭州G20峰会选择在9月初举行,主要考虑与7、8月相比,9月的_______(填气温或降水)因素较适宜。但9月杭州也很可能受到来自海上的_______天气系统的影响,出现_______的天气。(3分) 地理答案 1C 2B 3D 4C 5C 6B 7B 8D 9B 10A 11A 12A 13D 14B 15B 16C 17B 18B 19B20B 21A 22 C 23A 24B 25D 26A 27C 28B 29D 30A 31.(10分) (1)南极点 (2)(23°26′S,90°W) (3)D>A>E (4)12 (5)1232.(10分) (1)北 赤道低气压带 西风带 (2)副热带高气压带 亚洲低压(印度低压) (3)夏季 东南风 (4)西南风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33.(10分) (1)④ (2)B地 (3)白天 海风 (4)西北风 34.(10分) (1)西北风 甲 (2)反气旋(高压) 天气晴朗 大 (3)寒潮或沙尘暴 洪涝 (4)气温 台风或热带气旋 狂风暴雨 高二地理试卷期中考卷及答案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