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二历史必修三归纳 |
范文 | 人们很难接受与已有知识和经验相左的信息或观念,因为一个人已有的知识和观念都是经过反复筛选的。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二历史必修三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历史必修三1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知识梳理】 一、李贽的离经叛道 (1) 内容: ①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②批判“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 强调人正当的私欲。 (2) 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二、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 (1) 内容: ①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②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③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 (2) 意义: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1) 内容: ①重视对社会实际情况的了解, 形成经世致用的思想。 ②主张到实践中求真知, 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 (2) 意义: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四、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l) 内容: ①世界是物质的, 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 ②物质的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 ③一切事物通过考察研究都是可以认识的。 ④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2) 意义:启示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学习探究】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 阶段 时间 地位、特征 产生形成 春秋战国 (1)由孔子创立,经孟子、荀子的改进,体系更加完整,但未受到统治者重视。(2)具有古典人文主义色彩,包含民本思想。 遭受打击 秦朝 “焚书坑儒”,遭受沉重打击 确立正统 西汉 (1)把道家、阴阳五行家等思想揉合到儒家思想当中,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2)趋向官方化、神学化。 走向成熟 宋明 (1)儒学从道教、佛教中汲取有益内容, 理学是儒、佛、道三家融合的产物。(2)由理学发展到心学,完成更为理论化、思辨化过程。 自我批判 明清 (1)出现具有反封建色彩的民主启蒙思想。(2)批判理学,构成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洪流, 具有解放思想的进步性。 对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认识: 儒家思想之所以从“百家”中脱颖而出,成为正统思想,并不断自我调整,是因为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能吸取“百家”之长,不固步自封,更在于他们能够与时俱进,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对儒家思想进行改造,使之进一步发展。 高二历史必修三2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知识梳理】 一、智者学派 l. 产生背景 (l) 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2) 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2. 研究主题 (l) 探索主题:人和人类社会。 (2) 关注对象:关注人们之间关系、社会组织、风俗习惯和伦理规范等。 3. 思想主张 (l) 强调人的价值, 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树立人的尊严和,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2) 反对迷信, 强调自由。 (3) 在社会道德方面, 主张个人应有自己的判断标准, 不应强求一律。 二、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 l. 苏格拉底 (l) 主张 ①关注人的伦理道德,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主张重建道德价值观。 ②重视教育, 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 (2) 地位: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2. 柏拉图 (l) 思想主张 ①关注的焦点是人类社会。 ②在《理想国》里根据智慧品德把人分为几等, 各尽其责。 (2) 地位: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 亚里士多德 (l) 思想主张 ①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②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级的。 (2) 地位:成为古希腊最博学的人,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 【学习探究】1、比较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思想的异同。 (1) 相同点:都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都否定神的意志, 强调人的价值。 (2) 不同点: ①智者学派:强调人的感性、自由, 完全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 忽视道德, 追求功利。 ②苏格拉底:强调道德哲学, 认为人生的目标是追求正义和真理;强调人的理性, 重视教育。 2、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比较: (1) 相同点:都是公元前5世纪东西方思想巨人;都强调人的价值,重视道德和秩序。 (2) 不同点: ①服务的政治体制不同:孔子维护“周礼”,推崇君主;苏格拉底用美德维护民主政治。 ②对道德来源认识不同:孔子强调人的自律和社会约束作用;苏格拉底更强调知识的意义。 高二历史必修三3 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知识梳理】 一、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 1.十四五世纪, 意大利的一些工商业城市,纷纷采取鼓励发展工商业的政策,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新兴的资产阶级希望创造财富,追求现世的享乐,对当时统治文化思想的教会不满。一场思想变革首先在意大利出现。 二、文艺复兴 1. 背景 (l) 经济:意大利的一些工商业城市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 政治: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追求现世的享乐。 (3) 文化:接触到古代希腊罗马文化遗存和典籍。 2. 本质: 是以人文主义冲击宗教神权的束缚,解放人们的思想。是一场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3. 核心:人文主义,即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 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4. 成就: (l) 文学三杰: ①薄伽丘的代表作《十日谈》 , 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 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②但丁:代表作是《神曲》,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 ③彼特拉克:代表作是《歌集》, 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 (2) 艺术;达?芬奇等大师(美术三杰)创作了许多杰出作品。 5. 扩展:16世纪, 从意大利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 6.影响:使更多的人开始更多地关注人及人生活的世界。 三、宗教改革(略) 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进一步传播了人文主义,动摇了罗马教皇的统治。 【学习探究】人文主义有哪些特点 ? 提示: (1) 重视现世生活, 追求物质幸福, 反对宗教禁欲主义。 (2) 主张人的求知欲和追根究底的探求精神, 反对消极的、无所作为的人生态度。 (3) 文学艺术上表达人的真实感情, 反对虚伪造作。 (4) 重视科学实验, 反对经验论。 (6) 以人为中心, 强调个人“才能”和自我奋斗, 赞扬英雄史观, 表现了乐观主义精神。 局限性:过分强调人性而掩盖了阶级社会中人的阶级性,造成人的私欲膨胀。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