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二历史必修3知识点归纳 |
范文 | 用一个大圆圈所学到的知识,但是圆圈之外是那末多的空缺,对我来说就意味着无知。因而可知,我感到不懂的地方还大得很呢。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二历史必修3知识点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历史必修3知识点1 第10课 书画和戏曲艺术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 1、汉字 (1)起源 六千多年前的图画文字 (2)形成 商朝形成完整体系 (3)演变 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 (4)趋势 由繁到简 2、书法 (1)阶段 魏晋以前基本上是自发阶段,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觉阶段。从此,书法的审美功能超过实用功能,自觉地创造书法美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 (2)书法的几种主要书体 ●楷书 特点:笔画详备,结构严整,是规范化、标准化、楷模化的字体。 发展:①始于东汉。②魏晋楷书有定鼎之功。③唐代步入盛世,名家群起。 代表人物:魏晋有钟繇的《宣示表》和王羲之的《乐毅论》;初唐的欧阳询(欧体)、盛唐的颜真卿(颜体)、晚唐的柳公权(柳体);宋代黄庭坚、元代赵孟、明代文徵明、清代何绍基等。 ●草书 特点:笔画简约,钩连不断;线条流畅,任情纵性。虽难于辨识,实用性不大,却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发展:起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魏晋以来盛行不衰,名家辈出。 代表人物:东晋的王羲之、王献之,盛唐的张旭、怀素等。 ●行书 特点: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是一种最活跃的字体。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 发展:经过东汉至西晋约两个多世纪的演变,书体完全成熟。 代表作: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唐朝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北宋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元朝赵孟頫的《行书十札卷》、明朝文征明的《离骚》等。 二、笔墨丹青中国画 1、远古的绘画艺术:彩陶画、岩画、壁画和地画。其代表作是彩陶画《鹳鱼石斧图》。 2、战国的绘画:《人物驭龙图》和《人物龙凤图》是出土的战国楚国帛画。战国时期是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 3、秦汉时期:绘画艺术有进一步发展。绘画门类丰富,有壁画、帛画、木刻画、木版画、画像石、画像砖等。代表作有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彩绘帛画、河南洛阳东汉墓出土的《夫妇宴饮图》等。 4、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画(注重写意传神);并总结出许多精辟的绘画理论。代表作是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5、隋唐五代时期:中国绘画艺术的高峰,糅合外来美术风格;敦煌莫高窟的壁画盛极一时。代表作有:展子虔的《游春图》、阎立本的《步辇图》、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等。 6、两宋时期:宫廷画院进入最为活跃的阶段,画学兴起,风俗画成为最大亮点,绘画成为商品。代表作有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7、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代表作有元代王冕的《墨梅图》、明代徐渭的《牡丹蕉石图》、清代郑板桥的《墨兰图》等。 三、京剧的出现 1、古代戏曲的起源 (1)中国戏曲从原始的歌舞发展而来。 (2)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以乐舞戏谑为业的艺人,即优伶。 (3)元朝时,中国戏曲艺术开始走向真正成熟,出现元杂剧。 (4)明代时,出现昆曲。 2、京剧的出现 (1)形成 ①乾隆末年,安徽的徽剧戏班进京演出,风行一时。 ②道光年间,“徽汉合流”,即湖北汉剧艺人进京参加徽班演出。 ③道光二十年至咸丰十年(1840年~1860年)间,经徽戏、秦腔、汉调的合流,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了京剧。 (2)发展 ①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涌现出程长庚、谭鑫培等号称“同光十三绝”的著名艺人。 ②京剧由北京走向各地,成为全国广为流行的剧种,被称为“国剧”。 ③民国以来,逐步走向世界,受到各国人民的赞赏。 3、其他戏种 秦腔、越剧、川剧、粤剧和黄梅戏等。 高二历史必修3知识点2 第11课 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一、经典力学 1、经典力学的重要奠基者——伽利略 (1)背景 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即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科学研究。 16世纪末17世纪初,伽利略将科学实验与数学相结合,进行科学研究,并强调追究事物之间的数学关系。 (2)物理学成就和意义 成就:发现自由落体定律等物理学定律 意义: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为后来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3)天文学成就和意义 成就:利用自制望远镜发现许多星体,证明了哥白尼“日心说”的正确性。 意义:伽利略的这些发现和观点,摧毁了教会的信条而证明了哥白尼学说的正确。 2、牛顿创立经典力学 (1)标志:1687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2)意义 ①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 ②促进了天文学发展:根据牛顿力学体系,人们发现了海王星和冥王星。 二、相对论的创立 1、历史背景 到了19世纪,经典力学无法解释研究中遇到的一些新问题,面临着挑战。 2、相对论的提出及主要内容 (1)提出:20世纪初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 (2)内容:相对论包含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狭义相对论认为,物体运动时,质量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增大而增加,同时,空间和时间也会随着物体运动的变化而变化,即会发生尺缩效应和钟慢效应。 广义相对论认为,空间和时间的性质不仅取决于物质的运动情况,也取决于物质本身的分布状态。 3、意义 (1)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思想的一次重大革命,它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论,从本质上修正了由狭隘经验建立起来的时空观,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2)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发展了牛顿力学,将牛顿力学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三、量子论的诞生与发展 1、诞生的背景 (1)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子和放射性的发现,打开了原子的大门,使人们对物质的认识深入到了原子内部。 (2)大量的实验表明,微观粒子的运动不能用通常的宏观物体的运动规律进行描述。量子论在这种背景下诞生。 2、量子论的诞生、发展和量子力学 (1)诞生: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说,宣告了量子论的诞生。 (2)发展 ①爱因斯坦利用量子论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 ②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了有关原子的量子理论。 ③20世纪30年代,量子力学最终建立。 3、量子论和量子力学的影响 (1)量子论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取得革命性的进步,成为20世纪最深刻、最有成就的科学理论之一。 (2)量子论与相对论一起构成现代物理学的基础,并弥补了经典力学在认识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方面的不足。 (3)推动了物理学自身的进步,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高二历史必修3知识点3 第12课 探索生命起源之谜 一、教会的禁锢 1、神创说: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类,都是由神创造的。 2、上帝创世说的影响:上帝创世说导致了宗教盛行,会控制了人们的思想,推行精神独裁。 ①在欧洲成为精神支柱,被视为天经地义。 ②打击异端,生物学家只能在不出动教会的禁令和神学教义的前提下,对动植物的形态、生理和分类进行具体的研究,致使生物研究进展缓慢。 二、拉马克和早期生物进化思想 1、细胞学说 ①发现:17世纪,英国科学家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软木片时发现了许多被分隔开的小室即“细胞” ②发展与完善:1838年德意志植物学家施莱登提出植物细胞学说;1839年德意志动物学家施旺把这一学说从植物学扩展到动物学,并进而建立起统一的细胞学说。19世纪50年代,德国医生德马克等人把细胞学说和胚胎学结合起来研究,发现了细胞分裂,进一步完善了细胞学说。 ③意义:细胞学说的确立与发展,为生命科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2、拉马克—进化论的的倡导者和先驱 (1)主要成就: ①提出生物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的观点 ②肯定环境对物种变化的影响,提出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进化原则。 (2)意义: 早期的生物进化思想开始形成,为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创立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达尔文——进化论的创立者 1、创立: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一书,标志着生物进化论的诞生。 2、理论观点 ①生物是不断进化的;一切生物都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生物进化是逐渐和连续的 ②生物界现存的物种具有共同的原始起源,不同物种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③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 3、影响 ①对欧洲思想界的影响(宗教界):从根本上改变了当时绝大多数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地位的看法,有力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 ②对欧洲学术界的影响:把发展变化思想引入生物界,开创了生物科学发展的新时代;比如把发展变化的思想引入生命世界,使人们不再把动物与植物之间、动物和人之间的区别看作是绝对和神圣的。 ③对社会进步产生的影响:进化论思想在欧洲引起轩然大波,成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特权的思想武器。对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也产生巨大震动。救亡图存的变法运动和革命运动蓬勃兴起。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