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二历史的重要模块知识点 |
范文 |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复习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抓重点,攻难点,反复强调历史诸因素。创造各种条件,让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内容、性质、意义、因果等要素牢牢地印在我们的脑海中。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二历史的重要模块知识点,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二历史的重要模块知识点1 1.英荷战争——17世纪英荷争夺殖民地的战争。 2.七年战争——1756~1763年英法争夺欧洲霸权和殖民地的战争。 3.拿破仑对外战争--主要对手是英、俄、普、奥等,前期以革命性为主;后期以侵略性为主。 4.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年英法与俄国为争夺土耳其殖民地而爆发的战争。 5.普法战争——1870年普鲁士为统一德国对法进行的战争。 6.美西战争——1898年美国与西班牙为争夺菲律宾而爆发的帝国主义战争。 7.日俄战争——1904~1905年日俄为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爆发的帝国主义战争。 8.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间、作战双方、性质、主要战场、重大战役、战场重心的转移、结果和影响。 9.第二次世界大战——原因、爆发、扩大、转折、重大战役、重要会议、性质、结果和影响。 10.朝鲜战争——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组成以美国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扩大侵朝战争,很快将战火烧到中朝边境。美国第七舰队开入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在朝中人民打击下,1953年,美国不得不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11.侵_争 (1)时间:60年代初到1973年。 (2)经过: ①美在越南南方建立"越南共和国",同北部越南民主共和国对立。 ②特种战争:对越南提供军事援助,向南越派遣顾问。 ③局部战争:1964年把战争扩大到越南北方,将特种战争升级到对整个越南的"局部战争"。 ④美国又向越南南方直接派遣军队,持续到1973年。 高二历史的重要模块知识点2 一、欧洲共同体 1、原因: ①根本原因:20世纪50年代,西欧各国生产力得到了较快发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加强。 ②主要原因:欧洲只有联合起来,才能保证自身的安全和发展。 ③直接原因:为了摆脱美国控制。 2、成立: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3、性质: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 4、合作内容:关税、农业、货币,加强科技合作(其中关税同盟和共同农业政策是欧共体的两大支柱) 5、影响①促进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增强。 ②美国霸权地位严重消弱,不得不改变对欧政策。 ③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促进了多极化的发展。 二、日本 1、经济发展的原因 ①基本前提:日本推行民主化改革,铲除了残余的封建因素。 ②美国大力扶植日本。 ③日本政府重视科技和教育,利用国家政权大力推动经济发展。 2、影响 ①日本经济逐渐达到和超过战前水平,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②日本改变了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③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呈现出美国、日本、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④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加速了多极化进程。 高二历史的重要模块知识点3 ①国家统一,疆域辽阔 唐疆域:东北至黑龙江库页岛地区,西到中亚咸海地区,东到大海,南到南海。 ②社会安定、政治清明、制度先进完善 ⑴唐太宗:贞观之治;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元盛世(唐中期后出现藩镇割据) ⑵三省六部制 演变:魏晋南北朝提出—隋发展—唐完善(太宗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萌芽,将尚书台改为尚书省,设中书省和门下省 职能:中书省:起草诏令;门下省: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 作用:三省之间相互牵制,互为补充,提高了办事效率,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⑶科举制: 演变:世袭制(战国以前)——按军工授爵(战国)——察举制(汉代自下而上推举,下级向上级推选,标准为才、孝、廉;东汉后以孝廉为主)——九品中正制(三国最初按才能,后按门第,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兴起)——科举制(隋文帝建立科举制,隋炀帝创进士科;唐朝太宗设进士科和明经科,武则天创武举、殿试,玄宗用高官主考;宋朝发展,经意策论,糊名制,三级考试;明清衰落,八股取士,束缚思想,缺乏创新精神,人们成为皇帝的奴仆,阻碍社会进步;1898年戊戌变法,废除八股,改试策论;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 产生原因;封建经济的发展(根本) 士族地主的腐朽,庶族地主的壮大 庶族地主要求掌握国家政权 评价:明清之前(积极作用为主); 积极:打击了门阀士族,扩大了官吏来源,扩大了统治基础; 加强了中央集权 促进了文化的发展,诗歌的繁荣 消极:忽视了实用性的学问 明清以后 八股取士,是维护____主义的工具,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使人缺乏创新精神, 阻碍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进步,使中国落后于西方。 ③衰落——唐中后期出现藩镇割据 原因:A.安史之乱(直接原因)唐由盛转衰的转折点(755-763), B.节度使(唐在地方设的行政长官)权力膨胀,地方财政不再上缴中央, 节度使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经常发动叛乱。 危害: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使唐日趋衰落。 农业: 均田制,租(庸)调制 内容:隋沿用孝文帝的均田制,变足调为租庸调。庸:纳绢代役;唐朝庸没有年龄限制。 作用: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促进农业的发展。 手工业: 纺织:缂丝 陶瓷:A形成“南青北白”的格局,也称“邢白越青” 邢窑(河北)白瓷,越窑(浙江绍兴):青瓷 B唐代制瓷业成为独立的成产部门 C唐三彩:黄、红、绿;造型多为马、骆驼 手工业经营:官营手工业出现雇募制;私营手工业发展,商品化程度加深。 商业: 发展原因: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为商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②政治上的统一; ③唐时重农抑商的政策有所松动,官商分利,海外贸易; ④京杭大运河的开通; 发展表现:①出现了闻名中外的大都会:长安、洛阳、扬州 ②外商多,阿拉伯、波斯商人到中国,往来频繁; ③对外贸易发达,陆上丝绸之路,海上陶瓷之路; _海上陶瓷之路出现的原因: a唐朝经济繁荣;b陶瓷业发展;c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进步;d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e政府开明开放的政策,鼓励海外贸易;f江南经济的发展,经济重心开始南移;g唐朝对外交往密切。 _唐朝对外交往频繁 特点:广泛的对外交往,与各国交流; 同亚洲国家交往最密切,重点在朝鲜、日本、东南亚; 唐政府兼收并蓄,吸收外国先进事物,促进世界文明进步。 形势:人员往来:遣唐使、留学生、商人; 宗教往来:伊斯兰教在唐时传入中国(元更广泛), 拜火教(波斯) 佛教:玄奘取经 原因:唐朝政治强盛,经济文化先进,吸引各国学习、贸易; 对外交通发达:陆上交通以长安为中心,向西到西域,向东到日本;海上交通以广州(至东南亚)、扬州登州(至日本)为中心。 疆域辽阔,民族关系融洽 对外开明开放,兼收并蓄的政府政策。 影响:对亚洲和世界各国经济、文化发展做出贡献; 促使唐经济、文化进一步繁荣。 ④货币上,废五铢钱,通行开元通宝 ⑤城市的繁荣:城市 特点:城市中贸易场所有时间、地点的限制; 政府统一管理,严格控制,县以下禁止设市; 坊市制; 政治中心、军事重镇; 长安城布局:①宫城在最北,体现皇权至上(坐北朝南) ②市坊分开,有专门的贸易场所,体现政府对贸易严格控制。 代表性城市:安史之乱前:长安、洛阳、扬州、益州 安史之乱后:扬州、益州、长安、洛阳(体现了经济重心南移) 丝绸之路:敦煌、龟兹、疏勒 交通港口城市:广州、泉州、明州、杭州、扬州、登州; 文化:世界、全面辉煌、兼收并蓄、影响深远 原因: 经济高度繁荣; 国家统一强盛,政治稳定; 统治者开明、开放、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 对外交往频繁,吸收了外来文化的优秀部分; 国内各民族交往密切; 继承历代文化传统,尤其是魏晋南北朝; ①思想: 三教合一:弘扬积极入世,关怀现实的儒学传统,吸收和融合佛道思想,使儒学体系得到丰富和发展 ②文学艺术: 书法:楷书: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草书:张旭、怀素 唐代书法艺术达到高峰,最能体现盛唐特点的是楷书。 绘画:吴道子(唐)吴带当风 唐诗:我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 原因:经济繁荣;政治统一;科举制;继承前人成果;开明的文化政策; 受各民族和外来文学艺术的影响。 代表:边塞诗:王昌龄 豪放派、浪漫主义:李白 山水田园派:孟浩然 现实主义:杜甫、白居易 ③科技: 印刷术:雕版印刷术(唐)《金刚经》 火药:孙思邈(唐初)《丹经》记载火药配方,唐末用于战争。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