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二语文常考知识点总结大全 |
范文 |
语文知识理解和记忆性的东西比较多,因此要对语文知识加强理解和记忆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高二语文常考知识点总结大全,希望大家喜欢! ![]() 高二语文常考知识点总结大全 《兰亭集序》 ——王羲之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悟言一室之内(通“晤”:面对面) 虽趣舍万殊(趋:趋向,取向) 2、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一觞一咏(觞意为“喝酒”) (2)形容词作名词 群贤毕至:(贤:贤才) 不知老之将至:(老:老年) 少长咸集(少长意为“少者、老者”) 况修短随化(修、短:寿命长;寿命短) 死生亦大矣(大:大事) (3)形容词作动词 齐彭殇为妄作(齐:把……看作相等) (4)数词意动用法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把……看作一样) 3、一词多义 修 修禊事也(动词,做,从事) 茂林修竹(形容词,高) 况修短随化(形容词,长) 之 仰观宇宙之大(助词,的) 不知老之将至(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及其所之即倦(V.向往,追求) 以之兴怀(代词,指向之所欣……已为陈迹) 一 一觞一咏(一边) 若合一契(数词,一个)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把……看成一样,视为同等) 其致一也(一样) 夫夫人之相与(句首发语词) 悲夫(语气助词) 二、虚词 1.以 (1)介词,把。引以为流觞曲水 (2)介词,因为。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3)连词,用来。亦足以畅叙幽情 2.于 (1)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2)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当其欣于所遇 (3)介词,对或在。暂得于己 (4)介词,到。终期于尽 3.为 (1)动词,作为,当作。引以为流觞曲水 (2)动词,成为。已为陈迹 4.之 (1)结构助词,的。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2)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仰观宇宙之大 (3)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夫人之相与/不知老之将至 (4)动词,到,往。及其所之既倦 (5)代词,它。感慨系之矣/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5.所 构成所字结构,相当于名词短语。或因寄所托/当其欣于所遇/及其所之既倦 三、特殊句式 1.判断句 (1)死生亦大矣(直接表示判断)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动词“为”,表示判断) (3)齐彭殇为妄作(动词“为”,表示判断) 2.省略句 (1)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省略宾语“之”和介词宾语“之”) (2)列坐(于)其次(省略介词“于”) (3)悟言(于)一室之内(省略介词“于”) 3.倒装句 (1)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介宾短语后置) (2)仰观宇宙之大(仰观大宇宙,定语后置) (3)俯察品类之盛(俯察盛品类,定语后置) (4)不能喻之于怀(不能于怀喻之,介宾短语后置) 四、重要词释义 引以为流觞曲水(引:疏导、引来) 悟言一室之内(悟言:晤言,) 虽趣舍万殊(趣:趋向,取向) 终期于尽(期:至,及) 未尝不临文嗟悼(临:面对) 是日也(是:指代词“这”) 茂林修竹(修:长) 所以游目骋怀(所以,古义:指用来;今义:表因果关系连词) 信可乐也(信:指确定) 向之所欢(向:指过去) 列坐其次(次:指旁边) 及其所之(及:指等到) 《赤壁赋》 ——苏轼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 (2)山川相缪(缪:通“缭”,环绕) (3)举酒属客\举匏樽以相属(属:通“嘱”,劝人饮酒) (4)杯盘狼籍(籍:通藉,狼藉) 2、古今异义词 (1)徘徊于斗牛之间:(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今义:一种竞技方式) (2)白露横江:(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3)凌万顷之茫然:(茫然:古义:旷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凌:古:超越今:欺凌) (4)望美人兮天一方(古:内心所思慕的人今:美貌的人) (5)况吾与子渔櫵于江渚之上(古: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今:儿子) 3、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状语: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向南)/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向西,向东) (2)名词用作动词: ①歌窈窕之章(唱歌) 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打鱼砍柴) ③下江陵(攻占) ④顺流而东(向东进军) (3)名词的意动用法: 侣鱼虾而友糜鹿(以……为侣,以……为友) (4)动词的使动用法: 舞幽壑之潜蛟(使……起舞)/泣孤舟之嫠妇(使……哭泣) (5)形容词用作动词: 正襟危坐(整理)//不知东方之既白(显出白色) 渺沧海之一粟(渺小得像……) 4、一词多义 ①望七月既望(名词,农历每月十五)②如纵一苇之所如(动词,往) 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远看)如诉如泣(副词,像) (3)虚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太空)(4)白白露横江(白色的,adj) 盈虚者如彼(指月缺)不知东方之既白(发白,即天亮了) (5)于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介词)(6)长抱明月而长终(永远,ady) 月出于东山之上(从,介词)而卒莫消长也(增长,v)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介词) 于是饮酒乐甚(于是,连词) (7)然其声呜呜然(拟声词词尾,表状态)(8)歌歌窈窕之章(唱,v) 何为其然也(这样,代词)歌曰(歌词,n) 倚歌而和之(歌曲的声调或节拍,n) 二、虚词 1.而 (1)连词,表转折: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2)连词,表修饰:倚歌而和之/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3)连词,表承接:正襟危坐而问客 (4)连词,表并列:侣鱼虾而友麋鹿 2.之 (1)助词,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哀吾生之须臾 (2)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凌万顷之茫然 (3)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苟非吾之所有/吾与子之所共适 (4)代词,它、它们: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耳得之而为声/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3.于 (1)介词,在: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徘徊于斗牛之间/渔樵于江渚之上/托遗响于悲风/于是饮酒乐甚 (2)介词,从:月出于东山之上 (3)介词,被: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4.乎 (1)语气词,表示疑问:此非盂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而又何羡乎 (2)介词,在:相与枕藉乎舟中 (3)形容词词尾:郁乎苍苍/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三、句式 l.判断句: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2.疑问句 (1)何为其然也(“何”与“也”表疑问语气)(2)而今安在哉(语气词“哉”,表疑问语气) (3)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语气词“乎”,表疑问语气)(4)此非曹孟德之诗乎(“乎”表反问语气)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乎”表反问语气)(6)而又何羡乎(语气词“乎”,表反问语气) 3.省略句 (1)(其声)如怨如慕,(其声)如泣如诉(省略主语“其声”) (2)(其声)舞幽壑之潜蛟,(其声)泣孤舟之嫠妇(省略“其声”) (3)(苏子与客)相与枕藉乎舟中(省略主语“苏子与客”) 4.倒装句 ①状语后置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于赤壁之下泛舟游,介宾结构后置)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于东山之上出,于斗牛之间徘徊,介宾短语后置)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于周郎困,介宾短语后置)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于江渚之上渔樵,介宾结构后置) ②定语后置: 凌万顷之茫然(茫然万顷,定语后置) ③主谓倒装: 渺渺兮予怀(予怀渺渺,主语后置) ④宾语前置: 而今安在哉?/何为其然也 5.被动句: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乎? 四、其他重要词语: 客亦知夫水与月夫:(夫:那,代词)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适:享有) 高二语文基础的知识点归纳 一、一词多义梳理 ①事、事故、变故、原因、缘故:公问其故 ②旧、往昔、过去的、原来的:豫章故郡 ③故交、老朋友: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 故④衰老: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行》) ⑤故意、特地:故久立与其客语(《信陵君窃符救赵》) ⑥依然、依旧:大人故嫌迟(《孔雀东南飞》) ③因果连词,所以:故幸来告良(《鸿门宴》 ①完:担中肉尽(《狼》) ②全部用出或极力完成: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游褒禅山记》) 尽③全、都:宾主尽东南之美《滕王阁序》 ④所有的:尽人皆知 ⑤极:尽善尽美 属(以下读shǔ)①统属、隶属、届寸::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②类、辈: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以下读zhǔ③连接: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撰写:屈平属草稿未定(《屈原列传》) ⑤嘱托,通“嘱”:属予以记之(《岳阳楼记》) ①走近、靠近、接近:以缚即炉火烧绝之 ②立即、就: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即③就是:此即风景之尤胜者也 ④假如:即有如不称。妾得无随坐乎 ⑤当、当前:成功在即 ⑥通“则”,就:且壮士不死即已 ⑦如同: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①却、可是: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且②将近: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③姑且、暂且: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梦游天姥吟留别》) ④边……边,又……又: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⑤况且、再说: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⑥尚且:臣死且不避(《鸿门宴》) 胜中秋尤胜——盛大 予观夫巴陵胜状——优美山水 日出江花红胜火——超过 数不胜数——尽,能承受 错纷错如织——交错 它山之石,可以为错——磨刀石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通“措”,处置 状雷锟电霍,无得而状——描述 以筒水灌之始出,状极俊健——形态 予观夫巴陵胜状——景色、景观 状河伯留客之久——估计 寻而病寻作,余既岂归——不久 未果,寻病终——不久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寻找 八尺为寻——量词,一寻 高二语文知识点总结整理 1.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 2.第一位女词人是:李清照 3.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4.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 5.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6.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 7.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8.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 9.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 10.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搜神记》 11.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12.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13.第一部断代史:《汉书》 14.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 15.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 16.乐府双璧:《木兰词》《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 17.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 18.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凌蒙初) 19.大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20. 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郭沫若 21.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22.三代:夏商周 23. 《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24.三王:夏禹商汤周公 25.三山:蓬莱方丈瀛洲 26.三教:儒释道 27.三公:周时,司马司徒司空//西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明清,太师太傅太保 28.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29.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30.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 31.岁寒三友:松竹梅 32.三辅:左冯翊右扶风京兆尹 33.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 34.殿试三鼎甲:状元榜眼探花 35. 中国三大国粹:京剧中医中国画 36.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冯梦龙) 37.儒家经典三礼:周礼仪礼礼记 38.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39.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40.郭沫若“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果棠棣之花 41.茅盾“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42.巴金“爱情“三部曲:雷电雨“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43.第一部国别史:国语 44.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国策战国策 45.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 46.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47.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357句,1785字) 48.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典论。论文》(曹丕) 49.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陶渊明 50.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刘勰的《文心雕龙》 51.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钟嵘的《诗品》 52.第一部科普作品,以笔记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著作:北宋的沈括的《梦溪笔谈》 53.第一部日记体游记:明代的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 54.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李清照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