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二语文基础重要知识点 |
范文 | 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想要提升语文水平,多做题是错不了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高二语文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高二语文复习知识点总结 《归去来兮辞》 (1)名词作状语 园日涉以成趣(日:每天) 时矫首以遐观(时:有时) (2)名词作动词 乐琴书以消忧(琴、书:抚琴、读书)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棹:划船) 策扶老以流憩(策:拄着) (3)形容词作名词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幼:儿童、小孩子) 倚南窗以寄傲(傲:傲世的情怀) (4)使动 眄庭柯以怡颜(怡:使……愉快) 审容膝之易安(安:使……安乐) (5)意动 乐琴书以消忧(乐:以……为乐) 悦亲戚之情话(悦:以……为愉快) 善万物之得时(善:以……为善羡慕) (6)动词作名词 审容膝之易安(容膝:空膝的小屋) 感吾生之行休(生:一生) (7)动词作状语 感吾生之行休(行:将要) 《腾王阁序》 1、襟、带:襟三江而带五湖(意动用法,以……为襟,以……为带) 2、下:徐孺下陈蕃之榻(使动用法,使……放下来) 3、上: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作动词,往上飞) 4、腾、起:腾蛟起凤(使动用法,使……腾空,使……起舞) 5、屈:屈贾谊于长沙(使动用法,使……受委屈) 6、窜:窜梁鸿于海曲(使动用法,使……出走) 7、星: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名作状,像流星一样) 8、目: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名作动,用眼睛看,望) 9、尽:宾主尽东南之美(副作动,都包括) 10、美:宾主尽东南之美(形作名,才俊) 11、四美具,二难并(形容词作名词,美好的事物;难得的人) 高二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 1、《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共120回,曹雪芹写前80回,高鹗续写后40回。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是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 2、《老人与海》海明威:美国小说家。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 3、《蜀道难》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风飘逸豪放,素有“诗仙”之称。和杜甫齐名,人称“李杜”。 4、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有《杜工部集》。我国文学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风沉郁顿挫。人们称杜甫的诗为“诗史”,称誉杜甫是“诗圣”。 5、《琵琶行》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倡导“新乐府运动”。 6、李商隐: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生。有《李义山诗集》。与杜牧并称“小李杜”。 7、《孟子》:是孟子及其弟子编辑而成的一部语录体著作,共7篇,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及哲学、教育思想。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 8、《荀子》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时期儒家学派最后一个代表人物。 9、《过秦论》贾谊:世称贾太傅、贾长沙,也称贾生。西汉杰出的政论家、文学家。 10、《师说》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散文家,诗人。和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著有《昌黎先生文集》。 高二下册语文必修五知识点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北冥有鱼(通“溟”,大海) (2)小知不及大知(通“智”,智慧) (3)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 (4)旬有五日而后反(通“又”;通“返”,往返) (5)而徵一国(通“耐”,能) (6)御六气之辩(通“变”,变化) 2.古今异义 (1)腹犹果然 古义:食饱之状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2)众人匹之 古义:一般人今义:多数人,大家 (3)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转折连词 (4)穷发之北 古义:毛,草木今义:头发 (5)小年不及大年 古义:寿命长的今义:丰收年;春节 3.一词多义 (1辩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 而御六气之不辩(通“变”,变化) (2)知之二虫又何知(动词,知道) 小知不及大知(名词,智慧) (3)名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名词,名称) 圣人无名(名词,声名) (4)息去以六月息者也(名词,气息,这里指风)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词,气息) 4.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而后乃今将图南(往南飞)/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往南飞) (2)使动用法。德合一君(使……满意)/彼于致福者(使……到来)/而徵一国者(使……信任)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此小大之辩也(“也”表示判断语气) (2)《齐谐》者,志怪者也(“者……也”表示判断语气) (3)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者……也”表示判断语气) 2.省略句 (1)翱翔(于)蓬蒿之间(省略介词“于”) (2)且举世誉之而(宋荣子)不加劝(省略主语“宋荣子”) (3)众人匹(于)之(省略介词“于”) (4)众人匹之,(众人)不亦悲乎(省略主语“众人”)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