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下) |
范文 |
高中的化学其实还是有些难度的,建议我们每学完一章都把知识点总结一下,最好再把知识点串联起来总结。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下),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第四章下) 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 一、硫 硫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元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 1、硫在自然界中以什么形态存在? 游离态:火山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里 化合态:硫化物和硫酸盐的形式 2、硫的物理性质有哪些? 黄色晶体(俗称硫磺),质脆,易研成粉末。 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 3、化学性质有哪些? (1)氧化性 S+Fe===△FeS 2Cu+S===△Cu2S 规律:硫和变价金属发生反应,把变价金属氧化生成低价的金属硫化物。 (2)还原性 S + O2SO2 实验现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二、二氧化硫 1、物理性质有哪些? SO2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比空气重、容易液化、易溶于水的气体(1体积水溶解40体积SO2)。 2、SO2具有酸性氧化物通性有哪些? 与H2O反应生成酸SO2+ H2O?H2SO3 可逆反应:在相同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 与碱性氧化物反生成盐CaO+SO2=CaSO3 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2NaOH+SO2=Na2SO3+H2O Ca(OH)2+SO2=CaSO3↓ +H2O 3、SO2的漂白性怎样? 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但是加热又恢复原来的颜色,这是由于它能与某些有色物质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这些无色物质容易分解而使有色物质恢复原来的颜色。 但是SO2不能使酸碱指示剂褪色。 4、SO2性质综合体现在什么方面? 试剂 现象 性质 品红溶液 褪色 漂白性 氢硫酸溶液 有黄色沉淀生成 氧化性SO2+ 2H2S =3S↓+ 2H2O Ba(OH)2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酸性Ba(OH)2+SO2=BaSO3↓+H2O KMnO4溶液 褪色 还原性5SO2+2KMnO4+2H2O=K2SO4+2MnSO4+2H2SO4 石蕊试剂 变红 酸性 三、三氧化硫的性质 1、物理性质有哪些? 常温下为固体 2、化学性质有哪些? 2SO2+ O22SO3 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1)与水的反应SO3+H2O=H2SO4(放出大量热) (2)与碱性氧化物反应SO3+CaO=CaSO4 (3)与碱反应SO3+Ca(OH)2=CaSO4+H2O 四、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的转化方程式? 1、在放电或高温下: N2+O2=2 NO(无色) 2、在常温下: 2 NO+O2=2 NO2(红棕色) 比较NO和NO2的性质有什么不同? NO:无色、不溶于水、不稳定(易氧化),与水不反应 NO2: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稳定、有毒性,密度大于空气,易液化,与水反应 3、NO2溶于水的方程式? 3 NO2+H2O=2HNO3+NO 4 NO2+ 2H2O + O2= 4HNO3 4 NO + 2H2O + 3O2= 4HNO3 4、酸雨是什么? 主要指pH值小于5.6的雨水,其主要是含有亚硫酸、硫酸和硝酸。 臭氧空洞:氟氯代烃光化学烟雾: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 温室效应:二氧化碳 第四节氨硝酸硫酸 一、氨 1、氮的固定的定义是什么? 将游离态的氮转变为化合态的氮的方法。 2、氨的物理性质有哪些? 无色、有剌激性气味的气体,比空气轻,极易溶于水(1:700) 氨易液化(沸点-33. 35 ℃)----常作致冷剂 3、喷泉实验的形成? 现象:a.烧杯内的水由玻璃管进入烧瓶内形成喷泉;b.烧瓶内溶液呈红色。 形成喷泉的原因:当滴管中的水挤入到烧瓶中时,烧瓶内的氨溶解,使瓶内压强迅速降低,瓶外的空气将烧杯内的溶液很快压入到烧瓶,形成喷泉。 实验结论: a.氨极易溶于水。b.氨水显碱性。 4、氨的化学性质有哪些? (1)氨与水反应 NH3+H2O?NH3· H2O 氨水很不稳定NH3· H2O===△NH3↑ + H2O 氨水显碱性的原理NH3+ H2O?NH3·H2O?NH4++ OH- (2) 氨与酸反应 NH3+HCl==NH4Cl现象:产生大量白烟 NH3+HNO3=NH4NO32NH3+H2SO4=(NH4)2SO4 (3)氨的催化氧化 5、铵盐——由铵根离子(NH4+)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1)物理性质有哪些? 铵盐均溶于水,为白色固体 (2)化学性质有哪些? ①铵盐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NH4Cl===△NH3↑+HCl ↑ NH4HCO3===△NH3↑+H2O ↑ +CO2↑ ②铵盐与碱反应 NH4NO3+ NaOH===△NaNO3+ NH3↑ + H2O 用于NH4+的检验: 加热时,能与碱液反应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的物质一定是铵盐 6、氨的工业制备方法是什么? N2+3 H22NH3 7、氨的实验室制法是什么? (1)原理:2NH4Cl+Ca(OH)2= CaCl2+2H2O+2NH3↑ (2)收集:向下排空气法 (3)验满: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如果试纸变蓝,说明氨气已集满。 (4)尾气吸收: 浓硫酸吸收多余的氨气——装置:倒扣漏斗 (5)干燥装置 CaO、碱石灰(NaOH和CaO的混合物)等碱性干燥剂 实验室中还可以用哪些方法快速制氨气: ①加热浓氨水法NH3· H2O(浓)===△NH3↑ + H2O ②浓氨水加碱石灰法(碱石灰吸水、溶解时放热) NH3· H2O(浓)+ CaO =Ca(OH)2+NH3↑ 二、硫酸 1、稀硫酸具有酸的哪些通性? H2SO4=2H++SO42- (1)使指示剂变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2)与活泼金属反应放出氢气 (硝酸除外) (3)与碱发生中和反应:H++ OH-= H2O (4)与碱性氧化物反应:2H++ CuO = Cu2++ H2O (5)与某些盐反应:2H++ CO32-= H2O + CO2↑ 2、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1)浓H2SO4的物理性质有哪些? 色态:无色、粘稠的油状液体 沸点:约338℃——难挥发酸(高沸点酸) 密度:1.84g/cm3——高密度酸 溶解性:跟水任意比互溶,溶解放出大量热 (2) 浓硫酸的特性有哪些? ①吸水性 浓硫酸吸收物质本来就有的水,直接与水分子结合;用途:可以作干燥剂 不能干燥碱性气体:NH3和还原性气体:H2S HBr、HI ②脱水性 脱水性是指浓硫酸能把有机物中的氢氧原子按2:1(H2O)的个数比脱去。 蔗糖和浓硫酸的反应: 现象:蔗糖变黑,体积膨胀,形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的炭,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C12H22O1112C + 11H2O脱水性 2H2SO4(浓) + C===△CO2↑+ 2H2O + 2SO2↑氧化性 ③浓硫酸强氧化性 a、与金属Cu反应 现象:加热能反应,产生的气体能使品红褪色,使石蕊溶液变红;溶液稀释后呈蓝色。Cu + 2H2SO4(浓)===△CuSO4+ SO2↑+ 2H2O 结论:浓硫酸既有氧化性又有酸性 在常温下,浓硫酸、浓硝酸跟某些金属,如铁、铝等接触时,能够使金属表面生成一薄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从而阻止内部的金属继续跟硫酸、硝酸发生反应(钝化现象)。因此,冷的浓硫酸、浓硝酸可以用铁或铝的容器贮存。但受热时,浓硫酸可以与Fe、Al反应。 b、 与某些非金属反应 C + 2H2SO4(浓)===△CO2↑+ 2SO2↑+ 2H2O 三、硝酸 (一)硝酸的物理性质有哪些? (1)纯硝酸是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2)能以任意比溶于水; (3)密度比水大; (4)沸点低:83℃; (5)常用浓硝酸的浓度为69%,98%的浓硝酸叫作“发烟硝酸”。 (二)硝酸的化学性质有哪些? 1、具有酸的通性HNO3=H++NO3- 2、不稳定性 保存:密封于棕色瓶中,并放在阴暗处! 久置浓硝酸为什么呈黄色? 硝酸分解产生NO2,NO2溶于硝酸而使硝酸呈现黄色。 3、与金属反应 Cu+4HNO3(浓) = Cu(NO3)2+2NO2↑+2H2O 3Cu+8HNO3(稀) =3Cu(NO3)2+2NO↑+4H2O Pt、Au不与硝酸反应,但能与王水反应。王水是由浓硝酸和浓盐酸以体积比1:3组成的混合物,具有极强的氧化性,能氧化Pt、Au等极不活泼金属。 4、与非金属反应 硝酸具有强的氧化性,也能跟许多非金属(如碳)反应 4HNO3(浓)+ C===△CO2↑+ 4NO2↑+ 2H2O 硝酸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 高中化学怎么学 我是一个化学专业的大三学生,以前我高中化学还可以吧,但是高二的时候有段时间觉得那个很难,因为我们换了一个化学老师,以前那个我很喜欢他。虽然我成绩没有退步但是我能感觉出来自己的水平下降了,以前是靠理解,现在却靠死记硬背,那时候我才真正对化学的学习方法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首先,老师要你背的还是要背,什么元素周期表啦,什么金属活泼顺序啦,氧化还原的规律啦,这些都是必须记忆而且很好记忆的,因为老师都会一遍一遍跟着大家一块记忆或者找一些好的方法比如说顺口溜来帮助你记忆,要死记硬背的其实就这些东西。很少的!毕竟着是理科啊。 接下来就是你自己理解了,比如反应方程式你不会写啊,你就要记住:方程式就那几个规律,质量守恒和电子守恒,元素守恒也在质量守恒里面啦,当然一定要符合客观规律,锌扔到稀硫酸里要溶解冒泡的,为什么要冒泡呢,那是什么气体呢?只有硫酸里的氢离子跟锌发生反应,锌比氢活泼所以把它拉出来了,锌自己呢?变成二价的阳离子跟硫酸根离子结合了,锌是二价的吧,所以一个锌能置换出两个氢离子生成一个氢气,配平自然你也会了吧?为什么浓硫酸又不行呢? 因为"浓"硫酸里没有水啊(你可以想起透明的黏糊糊的浓硫酸的模样),没有水就没有氢离子,怎么反应呢?但是浓硫酸是强氧化剂啊,能融化铜啊,它怎么可能不和锌反应呢?原来锌扔进去就会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这些老师都说过吧?你可以一个联想想出这么多东西,呵呵,你要是想追根问底,在浓硫酸里到底生成什么氧化物薄膜呢?你试着写写方程式吧,不会就问问老师,这不就有兴趣了吗? 但是你要说“我记不住,我连锌扔到浓硫酸里会冒泡也不知道”,没关系!还是联想,上完一章,比如说卤族元素,你就可以合上书去想,学了这一章我学了哪些知识呢,卤族元素排在周期表的倒数第二列吧,因为他们最外层都是7个电子,8电子是稳定结构啊,所以都想抢别人一个电子,所以他们都是强氧化剂,最强的是氟,因为他最外层的电子离带正电的原子核最近,所以最容易抢人家的电子,氟的单质是什么样呢? 淡黄绿色气体(天啊三年了我居然还记得,真得好好谢谢我们那是的老师),有没有想到书最后元素周期表上面氟格子里那个很奇怪的瓶子啊?那个是个塑料瓶,为什么不用玻璃容器呢?因为氟单质很活泼,为了制备他死了多少科学家啊。氟气和氢气接触会在阴冷处发生剧烈爆炸,这个试验有没有做过呢?没有,老师不敢嘛,氟气有剧毒啊!(氯气如何跟氢气反应呢呢...溴蒸汽呢...碘蒸气呢...这个是证明活泼性强弱的方法之一),爆炸的方程式是什么呢?生成什么呢?生成物有能和什么反应呢?把方程式写下来....接下来想氯,其实很多都在氟里面想过了,想完氯再是溴,一个个来,最后你已经把所有方程式和上课的试验都复习一遍了,再回头看看书想想有什么遗漏。也不要你死记硬背,想不起来看看书想想老师上课的话就行。你试试吧! 但是我注意到你不做题啊?这可不行啊,不要你做很多,至少老师布置的你要做吧?最好还是当天完成,这样才能起到温习的作用啊,作业里也可以让你想起很多东西的。 高中化学电荷守恒定律 电荷守恒是溶液中的一种守恒定律。指的是指溶液必须保持电中性,即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等于所有阴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1介绍 电荷守恒也称电性守恒,即对任一电中性的体系(如化合物、混合物、浊液等),电荷的代数和为0,即正电荷总数与负电荷总数相等。电荷守恒还包括离子反应前后离子所带电荷总量不变。 电荷守恒--即溶液永远是电中性的,所以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总量=阴离子带的负电荷总量。 2应用 所谓电荷守恒是指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与所有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 1.正确分析溶液中存在的阴阳离子是书写电荷守恒式的关键,需要结合电解质电离及盐类的水解知识,尤其是对多级电离或多级水解,不能有所遗漏。 如Na2CO3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和水解平衡: Na2CO3=2Na+CO3;CO3+H2O≒HCO3+OH;HCO3+H2O≒H2CO3+OH;H2O≒H+OH。所以溶液中阳离子有:Na、H,阴离子有:CO3、HCO3、OH。 2.结合阴阳离子的数目及其所带的电荷可以写出: N(Na)+N(H)=2N(CO3)+N(HCO3)+N(OH) 3.将上式两边同时除以NA得:n(Na)+n(H)=2n(CO3)+n(HCO3)+n(OH);再同时除以溶液体积V得:C(Na)+C(H)=2C(CO3)+C(HCO3)+C(OH),这就是Na2CO3溶液的电荷守恒式。 电荷守恒式即溶液中所有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与其所带电荷乘积之和等于所有阴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与其所带电荷的绝对值乘积之和。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