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精选高一化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
范文 |
精选高一化学重点知识点总结2022 总结是对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等方面情况进行评价与描述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在我们的学习、工作中起到呈上启下的作用,让我们来为自己写一份总结吧。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精选高一化学重点知识点总结,以供大家参考! 精选高一化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有机物的概念 1、定义: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为有机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碳的金属化合物等除外) 2、特性: ①种类多 ②大多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③易分解,易燃烧 ④熔点低,难导电、大多是非电解质⑤反应慢,有副反应(故反应方程式中用“→”代替“=”) 甲烷 烃—碳氢化合物:仅有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甲烷是分子组成最简单的烃)。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极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俗名:沼气、坑气。 2、分子结构:CH4:以碳原子为中心,四个氢原子为顶点的正四面体(键角:109度28分)。 3、化学性质: ①氧化反应:(产物气体如何检验?) 甲烷与KMnO4不发生反应,所以不能使紫色KMnO4溶液褪色。 ②取代反应:(三氯甲烷又叫氯仿,四氯甲烷又叫四氯化碳,二氯甲烷只有一种结构,说明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 4、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所有的烷烃都是同系物)。 5、同分异构体: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式(结构不同导致性质不同)。 烷烃的溶沸点比较:碳原子数不同时,碳原子数越多,溶沸点越高;碳原子数相同时,支链数越多熔沸点越低,同分异构体书写:会写丁烷和戊烷的同分异构体。 乙烯 1、乙烯的制法: 工业制法:石油的裂解气(乙烯的产量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2、物理性质: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比空气略轻,难溶于水 3、结构:不饱和烃,分子中含碳碳双键,6个原子共平面,键角为120° 4、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C2H4+3O2=2CO2+2H2O(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 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乙烯能被KMnO4氧化,化学性质比烷烃活泼。 (2)加成反应:乙烯可以使溴水褪色,利用此反应除乙烯 乙烯还可以和氢气、氯化氢、水等发生加成反应。 CH2=CH2+H2→CH3CH3CH2=CH2+HCl→CH3CH2Cl(一氯乙烷) CH2=CH2+H2O→CH3CH2OH(乙醇) 高一化学知识点最新总结 元素周期律 1、影响原子半径大小的因素: ①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最主要因素) ②核电荷数:核电荷数增多,吸引力增大,使原子半径有减小的趋向(次要因素) ③核外电子数:电子数增多,增加了相互排斥,使原子半径有增大的倾向 2、元素的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最高正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氟氧元素无正价) 负化合价数= 8—最外层电子数(金属元素无负化合价) 3、同主族、同周期元素的结构、性质递变规律: 同主族: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增大,核对外层电子吸引能力减弱,失电子能力增强,还原性(金属性)逐渐增强,其离子的氧化性减弱。 同周期:左→右,核电荷数——→逐渐增多,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 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氧化性——→逐渐增强,还原性——→逐渐减弱,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逐渐增强,碱性——→逐渐减弱 常见物质的状态 1、常温下为气体的'单质只有H2、N2、O2(O3)、F2、Cl2(稀有气体单质除外) 2、常温下为液体的单质:Br2、Hg 3、常温下常见的无色液体化合物:H2O、H2O2 4、常见的气体化合物:NH3、HX(F、Cl、Br、I)、H2S、CO、CO2、NO、NO2、SO2 5、有机物中的气态烃CxHy(x≤4);含氧有机化合物中只有甲醛(HCHO)常温下是气态,卤代烃中一氯甲烷和一氯乙烷为气体。 6、常见的固体单质:I2、S、P、C、Si、金属单质; 7、白色胶状沉淀[Al(OH)3、H4SiO4] 常见物质的气味 1、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H2S 2、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l2、SO2、NO2、HX、NH3 3、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浓盐酸、浓硝酸、浓氨水、氯水、溴水 4、许多有机物都有气味(如苯、汽油、醇、醛、羧酸、酯等) 硫和氮的氧化物 1.硫单质俗称硫黄,易溶于CS2,所以可用于洗去试管内壁上沾的单质硫。 2.SO2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生成亚硫酸,方程式为SO2+H2O H2SO3,该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可使品红溶液褪色,所以亚硫酸溶液有酸性也有漂白性。 3.鉴定SO2气体主要用品红溶液,现象是品红褪色,加热后又恢复红色。 4.SO2和CO2混合气必先通过品红溶液(褪色),再通过酸性KMnO4溶液(紫红色变浅),最后再通过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同时证明二者都存在。 5.SO2具有氧化性的方程为:2H2S+SO2=3S↓+2H2O,与Cl2、H2O反应失去漂白性的方程为Cl2+SO2+2H2O=2HCl+H2SO4。 6.SO3标况下为无色晶体,遇水放出大量热,生成硫酸。 7、久置浓硝酸显黄色是因为含有分解生成的NO2;工业浓盐酸显黄色是因为含有Fe3+。保存浓硝酸方法是在棕色瓶中,放在冷暗处;紫色石蕊溶液滴入浓硝酸现象是先变红后褪色,滴入稀硝酸现象是溶液只变红。 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雷雨发庄稼”涉及反应原理: ①N2+O2放电===2NO ②2NO+O2=2NO2 ③3NO2+H2O=2HNO3+NO 2.氨的工业制法:N2+3H22NH3 3.氨的实验室制法: ①原理:2NH4Cl+Ca(OH)2△==2NH3↑+CaCl2+2H2O ②装置:与制O2相同 ③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气法 ④检验方法: (a)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试验,会变蓝色. (b)用沾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瓶口,有大量白烟产生.NH3+HCl=NH4Cl ⑤干燥方法:可用碱石灰或氧化钙、氢氧化钠,不能用浓硫酸. 4.氨与水的反应:NH3+H2O=NH3?H2ONH3?H2ONH4++OH- 5.氨的催化氧化:4NH3+5O24NO+6H2O(制取硝酸的第一步) 6.碳酸氢铵受热分NH4HCO3NH3↑+H2O+CO2↑ 7.铜与浓硝酸反应:Cu+4HNO3=Cu(NO3)2+2NO2↑+2H2O 8.铜与稀硝酸反应:3Cu+8HNO3=3Cu(NO3)2+2NO↑+4H2O 9.碳与浓硝酸反应:C+4HNO3=CO2↑+4NO2↑+2H2O 10.氯化铵受热分NH4ClNH3↑+HCl↑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氧化反应CH4(g)+2O2(g)→CO2(g)+2H2O(l) 取代反应CH4+Cl2(g)→CH3Cl+HCl 烷烃的通式:CnH2n+2n≤4为气体、所有1-4个碳内的烃为气体,都难溶于水,比水轻 碳原子数在十以下的,依次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 同分异构体: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 同素异形体:同种元素形成不同的单质 同位素:相同的质子数不同的中子数的同一类元素的原子 高一化学必备知识点大全 一、物质燃烧时的影响因素: ①氧气的浓度不同,生成物也不同。如:碳在氧气充足时生成二氧化碳,不充足时生成一氧化碳。 ②氧气的浓度不同,现象也不同。如:硫在空气中燃烧是淡蓝色火焰,在纯氧中是蓝色火焰。 ③氧气的浓度不同,反应程度也不同。如:铁能在纯氧中燃烧,在空气中不燃烧。④物质的接触面积不同,燃烧程度也不同。如:煤球的燃烧与蜂窝煤的燃烧。 二、影响物质溶解的因素: ①搅拌或振荡。搅拌或振荡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 ②升温。温度升高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 ③溶剂。选用的溶剂不同物质的溶解性也不同。 三、元素周期表的规律: ①同一周期中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从左至右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依次递增。 ②同一族中的元素核外电子数相同、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从上至下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层数依次递增。 精选高一化学重点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 高一化学知识点重点总结 ★ 高一化学必背必考知识点归纳 ★ 高一化学知识点整理归纳 ★ 高一化学复习知识点总结 ★ 高一化学重点知识点公式大全 ★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 ★ 最新高一化学重点知识梳理总结 ★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 高一化学的知识点总结 ★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