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鲁科版高一必修一化学电子课本
范文
    学生可以通过电子课本在线预习和复习化学课本知识点,那么高一必修一化学电子课本怎么预习呢?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鲁科版高一必修一化学电子课本,仅供参考。
    鲁科版高一必修一化学电子课本
    
    
    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5068教学资料
    查看完整版电子课本可微信搜索公众号【5068教学资料】,关注后对话框回复【13】获取高中理综电子课本资源。
    高一化学知识点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1、Na2O2是淡黄色固体,与水反应放出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离子方程式是2Na2O2+2H2O=4Na++4OH-+2H2↑。反应后溶液中滴入酚酞的现象是先变红后褪色。
    2、Na2CO3、NaHCO3的鉴别除了观察是否细小,加水是否结块的物理方法外,还可以
    ①加热固体质量减轻或放出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是NaHCO3。
    ②在其溶液中滴入CaCl2或BaCl2溶液由白色沉淀的是Na2CO3。
    ③加等浓度的HCl放出气体快的是NaHCO3。
    3、焰色反应是物理性质,钠元素为黄色,钾元素为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的原因是滤去黄色焰色);钠单质或其化合物焰色均为黄色。
    4、焰色反应的操作为,先用盐酸洗净铂丝或无锈的铁丝,然后在火焰外焰上灼烧至与原来的火焰焰色相同为止,再蘸取溶液灼烧并观察焰色。
    5、由可溶性可溶性铝盐制Al(OH)3沉淀选用试剂是氨水,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4+。
    6、铝片放入NaOH溶液开始无现象是因为表面氧化铝先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然后有气体逸出且逐渐加快是因为铝与碱溶液反应使溶液温度升高,加快了反应速度,最后生成气体的速度又慢下来(仍有铝片)原因是OH-浓度逐渐减小,速度变慢。
    2molAl完全反应放出标况下气体是67.2L。
    7、明矾和FeCl3都可净水,原理是:溶于水后生成的胶体微粒能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一起沉淀。
    8、Al3+溶液中渐渐加入NaOH溶液或AlO2-溶液中渐渐加入HCl溶液的现象都是:白色沉淀渐多又渐少至澄清;NaOH溶液渐渐加入Al3+溶液或H+溶液渐渐加入NaAlO2溶液的现象都是:开始无沉淀,后来沉淀迅速增加至定值。
    9、铁的三种氧化物化学式分别是FeO、Fe2O3、Fe3O4。其中磁性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O4+8H+=Fe2++2Fe3++4H2O。
    10、FeSO4加入NaOH溶液的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SO4+2NaOH=Na2SO4+Fe(OH)2↓、4Fe(OH)2+O2+2H2O=4Fe(OH)3↓
    高一化学练习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的电子式:B.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C.乙烯的结构简式:C2H4D.质量数为18的氧原子:
    2.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O2和O3B.C和CC.正丁烷和异丁烷D.苯和甲苯
    3.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CO2的比例模型:B.铝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C.次氯酸的结构式:H-O-ClD.甲基的电子式:
    4.已知: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和②变化过程中都会放出热量
    B.氯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强于钠原子和氢原子
    C.①和②中的氯原子均得到1个电子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D.NaCl中含有离子键,HCl中含有共价键
    5.下列有关元素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CO和SiO2都不能和水反应,所以它们都不是酸性氧化物
    B.易溶于水的化合物溶于水的过程不一定有化学键断裂的过程
    C.Na2O2是离子化合物,含有极性键和离子键
    D.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既可溶解于浓氨水又可溶解于盐酸
    6.既可以用来鉴别乙烷和乙烯,又可以用来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的方法是
    A.在一定条件下通入H2B.通入足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C.通入足量溴水中D.分别进行燃烧
    7.结合下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把两容器中电解质溶液连通形成回路)
    A.Ⅰ、Ⅱ的反应原理均是Zn+Cu2+=Zn2++Cu
    B.Ⅰ、Ⅱ中均有电子转移,均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随着反应的进行,Ⅰ、Ⅱ中CuSO4溶液颜色均渐渐变浅
    D.取a中溶液,加足量Ba(NO3)2溶液,过滤后向滤液中加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
    8.X、Y、Z、W为四种短周期元素,已知X、Z同主族,Y2+、Z—、W+三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氖原子相同,下列正确的是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X>HZB.原子半径:W>Y>Z>X
    C.阴离子的还原性:X—>Z—D.金属性:Y>W
    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B.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放热反应
    C.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D.凡是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
    1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以推测冶炼金属时可能的方法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位置,可以寻找合适的半导体材料
    C.根据某元素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可以确定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D.根据酸、碱、盐的溶解性,可以判断某些溶液中的复分解反应能否进行
    11.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O22NO2,则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生成2nmol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生成2nmolNO
    ③用NO2?NO?O2的物质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①④⑥B.②④⑥C.①③④⑤D.①④⑤⑥
    高一化学期末复习计划
    1 复习时间:
    约为十天,即元月五号到十五号。
    2 复习内容:
    整册教材,四个专题,十个单元。
    3 复习重点:
    2、3、4、5、9、10单元。
    4 复习过程方式:
    (1) 根据复习顺序以及《学习与评价》留下来的专题复习资料,讲解专题复习练习,特别期中考试后的内容。
    (2) 根据四个专题具体内容,精选三份练习题,期中考试前的一份,期中考试后的两份。针对学生弱点,加强针对性练习。具体安排为:史可卫负责两份,吴柯军负责一份,抽空考试形式叫学生练习,抓住学生存在问题,精讲,并能延伸知识点,以求实效。
    (3) 针对学生调查反应,练习效果,出一分简单的概念性试卷,回归课本,增强学生考试信心。
    (4) 指导学生复习方式方法,让化学知识在学生脑中形成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
    (5) 最后一节课为考前指导:解决如下问题:a 教学生如何准确、全面、快捷审透试题;b 如何挖掘题意,与知识点联系进行解题;c 如何使答题规范优化;各种试题应答策略。
    学生练习,抓住学生存在问题,精讲,并能延伸知识点,以求实效。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7:2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