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一提高化学学习效率的建议 |
范文 | 没有好的高一,必然没有好的高考;没有高一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就没有高三的从容自信!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一提高化学学习效率的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一提高化学学习效率的建议 1. 对学习问题保持一种积极的和进取的态度: 2. 迅速地开始学习; 3. 一旦开始学习就要认真地干。要将机械记忆含量大的学习材料分成容易掌握的几个部分,对这些短篇材料以间时的方式进行经常的学习,以求牢固掌握; 4. 带着学习和记忆的意图进行学习; 5. 建立学习的分目标,把这些目标牢记在心。 6. 使学习越有意义越好: 7. 想象新学习的概念、术语的意义; 8. 把新知识同已学过的知识以及将要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具体做法是:在做新作业之前,迅速地复习前一课并把下一课的主题浏览一遍; 9. 在进行深入和细致的学习之前,对新作业做一次迅速的初步概观; 10. 尽力探索新作业的一般模式、全面结构和重要的规律; 11. 尽力编写所学内容的提纲,并使用提纲; 12. 自行举出关于一般规律和原理的具体丰富的实例; 13. 强调学习的理由和学习的用途(为何目的而学习这些知识)。 14. 当需要复习时,把复习分开几次进行: 15. 一次复习的时间要长一些,以便充分利用“准备动作期”,但也不要太长,避免发生疲劳和厌烦; 16. 紧张学习以后,在转向学习新材料之前给予一段休息的时间; 17. 第一天预习,第二天精习,第三天复习,这种方法大大优于在一天中三者连续并举。 18. 注意获取关于学习进步情况的信息: 19. 养成内心复习的习惯,学完每一段或一节后立即复习它; 20. 自己写提纲。方法是:在预习时成为自己的考察人,并自行确定已经学到了什么,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哪些东西; 21. 听课时注意自己是否理解掌握,是否与教师、教材的思路一致,提高“元认知能力(类似反馈能力)”,及时发现自己思想方法的不足之处,并调适之。 22. 只要可能,就要按一种活动(技能技巧)学会后的使用方式来学习这种活动(技能技巧)。 23. 对特别重要内容的学习要超过当时就能回忆起来的学习量(过度学习)。 24.不要单独依靠复习来进行学习,复习需要有一定的目的,“温故须知新”。特别是理解性的概念、方法、规律的学习,要力求在第一次的学习中就掌握其意义并充分应用。 高一化学十字交叉法解题方法 一、 相对原子质量“十字交叉法”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元素的各天然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和所占的含量算出来的平均值,当仅有两种天然同位素时有等式:A1W1+A2W2=āW,用十字交-法易于求解两种同位素的原子个数比,这种方法叫做相对原子质量“十字交叉法”。 例1:已知氯在自然界中有两种稳定的同位素35Cl和37Cl,其相对原子质量为35、37,求自然界中35Cl所占的原子百分数( ) A、31.5% B、 77.5% C、22.5% D、69.5% 解析:若设自然界中35Cl所占的百分数为x1,37Cl占x2,则有35x1+37x2=35.45(x1+x2)所以可以用“十字交叉法”: Cl35: 35 1.55 x1 35.45 — = — Cl37: 37 0.45 x2 所以w(35Cl)=1.55/(1.55+0.45)×100%=77.5% 二、相对分子质量“十字交叉法” 两种气体混合时,质量守恒。即n1M1+n2M2=(n1+n2)M,M为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所以可用“十字交-法”求解混合气体的体积比或物质的量比,这种方法叫做相对分子质量“十字交叉法”。 例2 :某混合气体由CO2、H2组成,知其密度为O2的0.5倍,则混合气体中CO2与H2的体积比( ) A、2:1 B、2: 3 C 、1:2 D、3:2 解析:体积比即为物质的量之比,设CO2的物质的量为n1,H2的物质的量为n2,则有44n1+2n2=32×0.5(n1+n2),可用“十字交叉法” CO2 : 44 14 n1 16 — = — H2 : 2 28 n2 可求得n1:n2=1:2,所以答案C正确。 三、质量分数“十字交叉法” 混合物中某元素原子或原子团质量守恒,且具有加和性,所以可用“十字交叉法”求混合物中某元素或某物质的质量分数。 例3:含氯54.2%的氯化钠和氯化钾的混合物,其中含NaCl的质量分数是( ) A、50% B、35% C、75% D、60% 解析:设氯化钠质量是m1、氯化钾质量是m2,依据氯元素守恒,则有60.7%m1+47.7%m2=54.2%(m1+m2),所以可用“十字交叉法”求解 NaCl:60.7 6.5 1 m 1 54.2 —– = — KCl: 47.7 6.5 1 m2 所以w(NaCl)=6.5/(6.5+6.5) ×100%=50% 四、浓度“十字交叉法” 溶液在稀释或浓缩时溶质的量守恒,如溶液浓度为质量分数有:m1a%+m2b%=(m1+m2)c%,或溶液浓度为物质的量浓度有:C1V1+C2V2=(V1+V2)C(稀溶液),所以混合溶液浓度的计算可以用“十字交叉法”。 例4:100g 10%的KNO3溶液使百分比浓度变为20%,可采用的方法( ) A、蒸发掉 45g 水 B、蒸发掉50g水 C、加入10gKNO3 D、加入15gKNO3 解析:采用方法有两种,其一:将KNO3溶液浓缩,即蒸发掉一部分水,设蒸发掉水的质量为m2,则有100 ×10%=m1?20%+m2?0% 20%KNO3 20 10 1 m 1 10 — = — = — 水 0 10 1 m2 m2=m/2=50g; 其二:可向原溶液中加入KNO3固体 10%KNO3溶液 10 80 8 m 1 20 — = — = — KNO3固体 100 10 1 m2 所以80:10=100:x,得x=12.5g。 掌握学习方法学好高中化学 培养良好习惯 要从高一第一堂化学课起,就建立和坚持必要的学习常规。课前做好预习,记好预习笔记,答好预习思考题;上课专注听讲,做好听课笔记,提高听课效率;课后及时做学习小结;按时独立完成作业,及时进行各种知识技能的总结,归纳筛选试卷,收集经典好题以及建立错题本。注重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勤加练习,做到善于质疑。学习新课时要敢于询问,在知识的上下联系比较中要敢于发问,在总结归纳中要不断追问。 重视化学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为学生形成化学概念、掌握化学理论提供感性认识,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检验和巩固化学知识、化学技能,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同学们应认真研究每个实验的目的、原理,学习具体操作步骤,准确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得出实验结论,及时完成实验报告。做实验时聚精会神、勤于动手、认真观察、善于动脑、练习独立设计实验方案。 自我归纳总结 首先,及时总结。做到每课总结,每周总结,每单元总结。一个单元学习完毕,总结单元重要物质性质、化学方程式、现象、用途、存在、制取方法和鉴别等(如元素化合物各单元的学习)。自行推导相关计算公式,推导相关变化规律(如《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知识的学习)。通过自行推导,对重点、主干知识体系将有深刻认识,会建立起良好的基础知识。 其次,集中对比,加强记忆。如常见物质的颜色、俗名、实验现象等易混零散的知识,可以自行归纳到一起,对比记忆。常见的化学计算题也可集中在一起,体会守恒法、关系式法、差量法、平均值法、极值法等方法的适用范围和运用。 总而言之,初高中化学的衔接不仅是知识的衔接,更是学习方法的衔接,应当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即将踏入高中校门的同学们,最好利用暑假的大好时机复习初中化学知识预习高中化学知识。相信经过自己的努力,肯定能学好高中化学课程。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