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
范文 | 进入高中后,很多新生有这样的心理落差,比自己成绩优秀的大有人在,很少有人注意到自己的存在,心理因此失衡,这是正常心理,但是应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小编为正在努力学习的你整理了《人教版高一化学知识点整理》,希望对你有帮助! ![]()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bacl2+na2so4=baso4↓+2nacl 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cacl2+na2co3=caco3↓+2nacl 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 4、木炭还原氧化铜:2cuo+c高温2cu+co2↑ 5、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4=feso4+cu 6、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2+na2co3=caco3↓+2nacl 7、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na2o2钠与氧气反应:4na+o2=2na2o 8、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 9、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10、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 11、铁与水蒸气反应:3fe+4h2o(g)=f3o4+4h2↑ 1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 13、氧化钙与水反应:cao+h2o=ca(oh)2 14、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6hcl=2fecl3+3h2o 15、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1.原子定义 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1)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例如少数非金属单质(金刚石、石墨等);金属单质(如铁、汞等);稀有气体等。 (2)原子也不断地运动着;原子虽很小但也有一定质量。对于原子的认识远在公元前5世纪提出了有关“原子”的观念。但没有科学实验作依据,直到19世纪初,化学家道尔顿根据实验事实和严格的逻辑推导,在1803年提出了科学的原子论。 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1)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是一致的,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因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等,都是宏观现象,是该物质的大量分子聚集后所表现的属性,并不是单个分子所能保持的。 (2)最小;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最小,而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 3.分子的性质 (1)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的。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如阳光下湿衣物干得快。 (3)分子之间有间隔。一般说来,气体的分子之间间隔距离较大,液体和固体的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小。气体比液体和固体容易压缩,不同液体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二者的原体积之和,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体验:若口渴了,可以喝水解渴,同时吃几块冰块也可以解渴,这就说明:水和冰都具有相同的性质,因为水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是相同的。 4.原子的构成 质子: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原子核(+) 中子:不带电原子不带电 电子: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5.原子与分子的异同 分子原子区别在化学反应中可再分,构成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化学反应前后并没有变成其它原子相似点 (1)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2)质量、体积都非常小,彼此间均有一定间隔,处于永恒的运动中 (3)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不同 (4)都具有种类和数量的含义 6.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规律:第一层不超过2个,第二层不超过8个;;最外层不超过8个。每层最多容纳电子数为2n2个(n代表电子层数),即第一层不超过2个,第二层不超过8个,第三层不超过18个;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只有1个电子层时,最多可容纳2个电子)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1.原子的电子构型与周期的关系 (1)每周期第一种元素的最外层电子的排布式为ns1。每周期结尾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除 226He为1s外,其余为nsnp。He核外只有2个电子,只有1个s轨道,还未出现p轨道,所以第一周期结尾元素的电子排布跟其他周期不同。 (2)一个能级组最多所容纳的电子数等于一个周期所包含的元素种类。但一个能级组不一定全部是能量相同的能级,而是能量相近的能级。 2.元素周期表的分区 根据核外电子排布 ①分区 原子结构与性质 ②各区元素化学性质及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特点 ③若已知元素的外围电子排布,可直接判断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某元素的外围电子排布为4s24p4,由此可知,该元素位于p区,为第四周期ⅥA族元素。即能层为其周期数,最外层电子数为其族序数,但应注意过渡元素(副族与第Ⅷ族)的能层为其周期数,外围电子数应为其纵列数而不是其族序数(镧系、锕系除外)。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