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一历史知识点苏教版 |
范文 |
知识是一座宝库,而实践就是开启宝库的钥匙。学习任何学科,不仅需要大量的记忆,还需要大量的练习,从而达到巩固知识的效果。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高一历史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高一年级必修一历史知识点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 1.汉朝 汉初沿袭秦的郡县制,同时分封诸侯,实行郡国并行制。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王国越分越小,列侯归郡管辖,加强了中央集权。 2.唐朝 唐朝中期,朝廷在地方设置节度使。 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中央集权。 3.北宋 军事:主要将领兵权收归中央,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 行政:中央派文臣做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财政: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由中央掌控 4.元朝 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央直接管理,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由宣慰司管理,西藏由宣政院管理。行省长官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在行使时受中央节制。 行省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二、君主_的演进 1.汉朝——内朝(中朝) 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 汉武帝时重用身边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削弱相权。 2.魏晋南北朝——三省体制 尚书省(最先拥有实权)、中书省、门下省 3.隋唐——三省六部制 (1)三省: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 (2)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3)影响: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互牵制和监督,相权分散皇权独尊;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4.宋朝——分割相权 宋初,中书门下作为行政机构。 后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5.元朝——中书省 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行政机关,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元朝后期,宰相权势扩大。 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1、汉朝 察举制——汉武帝令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建立起人才选拔制度 2、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 3、隋朝 科举制——隋文帝时分科选拔,隋炀帝时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4、唐宋元各朝 继承并完善科举制——增加考试科目,武举,殿试等。 高一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一)汉初的黄老之学 1、出现的社会背景:经济残败,百业待兴,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吸取秦亡的教训。 2、主要内容: ①黄帝的学说:治身(养生); ②老子的学说:治国(无为而无不为,积极无为) 3、特点:兼采众家、积极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4、作用:西汉初年的指导思想,使汉初社会迅速恢复元气,但到汉武帝时被新儒学取代。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原因:汉武帝大一统事业的需要。 背景:(经济)经济发展,国家富强;(思想)黄老之学不适应。 2、新儒学理论来源:以《公羊春秋》为骨干,融合阴阳、黄老和法家思想。 3、新儒学内容:天人感应学说(基础);君权神授;大一统;施政应以德为主;以刑辅德,人伦道德标准,”王道之纲”。 【注】天人感应思想:一方面是将君主作为象征;一方面制约君主. 4、新儒学的影响: 有利于君主统治和巩固国家统一;也有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的作用。 5、新儒学的特点: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实质是思想文化_。即宣扬君权神授,又继承和发挥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的思想;外儒内法,兼采各家思想,儒学披上神学外衣。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_统治秩序,所以成为正统思想。 6、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及其影响: ①从此儒学在政治上统治地位。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这是汉武帝采纳的根本原因)。 ②使儒学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③推动重视教育的文化风尚。 高一下册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整理 ①交通近代化的趋势和中国近代出现的交通工具 交通近代化的趋势:牵引动力由人力、畜力向机械的演进. 近代交通工具更新的特点:传统的代步被人力车、自行车、三轮车等人力作为牵引的交通工具取代,机械动力牵引的交通工具也日趋重要;更新过程城市较乡村显著. 中国近代出现的交通工具: 人力、畜力牵引的交通工具:人力车的出现给城市居民增添了方便快捷的新式代步工具,也使一个新的职业阶层出现,人力车夫辛劳困苦而所得有限,收入难以维持温饱. 自行车在19世纪中后期传入中国,20世纪50年代后,有了自己的自行车制造业,中国逐渐成为“自行车王国”. 机械牵引的交通工具.电车:出现于1906年天津创办有轨电车交通系统. 公共汽车:出现于1924年的上海,解放前车少人多;20世纪50年代以后,成为城市的重要交通工具. 先进的交通工具火车、轮船与中国利权的关系:它们在中国出现之时,是列强掠夺中国利权的工具,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着收回利权运动的开展,建设进入新的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交通工具发展特点:多层次、范围广,快速发展的同时不平衡.(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受具体环境的影响)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