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中历史必修2知识点总结归纳 |
范文 | 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历史必修2知识点总结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历史必修2知识点总结:土地制度的演变 1、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 2、奴隶社会:井田制——土地国有制 瓦解原因: ①根本: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②直接:私田出现; 井田制瓦解的标志:鲁国实行初税亩 井田制彻底瓦解:商鞅变法,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3、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特点:土地个人所有、土地可以自由买卖或转让 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的影响: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的土地,造成了社会的两极分化;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 4、抑制土地兼并 (1)目的:保证国家赋税收入,维护小农经济、巩固统治。土地兼并的根源:封建土地私有制 (2)措施: (1)北魏至唐实行均田制 (2)明朝政府丈量全国土地,按人丁和田亩收税。 (3)评价:起到鼓励农民垦荒的作用,但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是封建土地所有制发展的必然结果。 高中历史必修2知识点总结:重农抑商 1、“重农抑商”政策产生及目的 (1)始于战国时商鞅变法 (2)直接: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根本:保巩固封建统治 2、重农抑商政策的演变: (1)商周时期:采取鼓励政策支持商业发展; (2)战国: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 (3)西汉:推行一系列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 (4)明清:仍固守重农抑商,实行专卖制度,对民营商业加征商税,影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3、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积极: (1)确保赋税收入促进农业发展,巩固小农经济。 (2)巩固封建制度,维护国家统一。 消极:不利于工商业和生产力的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强化小农经济。 高中历史必修2知识点总结:“海禁”与“闭关锁国” 1、(1)明朝“海禁”原因: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明朝统治。 (2)清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 ①直接原因:为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 ②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 ③客观原因: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殖民扩张 2、清代闭关锁国的后果: ①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②使中国与世界隔绝,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③在一定程度上抵御外来侵略。 高中历史必修2知识点总结:新航路的开辟 1、原因和条件 原因: a经济根源: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根本原因) b社会根源:欧洲人寻金热。 c直接原因: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东西方之间的商路,商路受阻引起商业危机。 d宗教因素:教会鼓励到东方传播天主教。 主观条件:西、葡王室的支持。客观条件:航海、造船技术的发展,地理知识的提高。 2、过程: ①1487年迪亚士、葡萄牙(支持)西欧—好望角 ②1492~1498年哥伦布 、西班牙(支持)西欧—美洲 ③1497年达?伽马、葡萄牙(支持)西欧—好望角—印度 ④1519~1522年麦哲伦西班牙(支持)环球旅行 3、影响: 1、新航路开辟的过程被称为地理大发现:证明地圆说的正确性; 2、结束了世界彼此孤立的状态,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3、导致欧洲社会的重大变革: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4、加速西欧封建制度解体,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高中历史必修2知识点总结:“海上马车夫”——荷兰 1、荷兰兴起的条件: 1)优越的地理位置; 2) 经商和从事手工业的传统; 3)较早的资本主义萌芽 4)新航路开辟,“商业革命”的受益者; 5)荷兰摆脱西班牙殖民统治取得了独立 2、荷兰的殖民扩张: (1)扩张形式:建立东印度等垄断性贸易公司 (2)殖民区域:非洲、亚洲、美洲 (3)结果:17世纪“海上马车夫”成为世界范围的殖民帝国 高中历史必修2知识点总结:“日不落帝国”——英国 1、英国兴起的条件:1)地理位置得天独厚;2)17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工商业实力雄厚;3)拥有强大海军。 2、殖民扩张: 扩张区域:亚洲印度、北美、非洲、大洋洲 殖民过程: ①1588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确立海上霸权。 ②17世纪初,成立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北美建立殖民据点。 ③1651年,英国颁布《航海条例》,爆发三次英荷殖民战争,荷兰战败。夺取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新尼德兰,改名纽约。 ④英法殖民战争:18世纪中期法国终败,夺取北美和印度殖民地。 结果:18世纪中期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逐步建立起“日不落”的殖民帝国。 高中历史必修2知识点总结:早期殖民扩张 早期殖民扩张的主要方式:抢掠、欺诈、奴隶贸易、海外贸易 殖民扩张罪行:赤裸裸的财富掠夺、大量屠杀印第安人、黑奴贸易、垄断贸易、洗劫当地国库。 殖民扩张影响: ①对欧洲:为西欧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和资本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资本原始积累。 ②对殖民地:给殖民侵略的地区和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和灾难。③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高中历史必修2知识点总结:世界市场的拓展 世界市场拓展的原因:殖民扩张和掠夺 拓展的表现:越来越多的地方被纳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中 影响:促进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给殖民地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 高中历史必修2知识点总结: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1、前提和条件: A、前提:18世纪英国资产主义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B、条件: ①资本——通过殖民贸易、殖民掠夺、贩卖黑奴等活动,积累大量财富。 ②劳动力——圈地运动为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③技术——手工工场的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 ④市场——海外贸易扩大,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直接和必要条件) 2、过程: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工业革命的标志性发明:瓦特改良蒸汽机 新兴工业:棉纺织业、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 拓展:由英国到欧洲和美国。 完成标志:机器大生产基本取代手工劳动、1840年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3、工业革命的影响: a生产力:大机器取代手工劳动,极大提高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b组织形式:出现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工业比重上升,城市化进程加快。 c社会关系: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d政治上: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进行社会变革,进一步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 e经济思想:自由主义盛行。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加快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步伐。f世界市场:19世纪中后期,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 4、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确立欧美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世界经济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开始改变世界的面貌;使亚非拉许多国家沦为原料产地和工业品倾销地。 高中历史必修2知识点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开始) 1、前提和条件: A、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最终确立 经济前提: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B、条件: ①资本——资本积累和和殖民地的长期掠夺 ②劳动力——自由劳动力增长,工人素质提高。 ③技术——19世纪30年代以来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性的进展 ④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必要条件) 2、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 ①电力的广泛应用。(显著成就和主要标志) 1866年发电机-西门子(德);电灯―爱迪生(美);电话-贝尔(美) ②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深远影响的成就)。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问世。卡尔本茨和戴姆勒(德)-汽车、飞机-莱特兄弟(美)发明等。 ③化工工业的发展,制成包括炸药等化工合成材料。 ④钢铁工业等传统工业的进步。 3、新兴工业:电力工业、石油工业、汽车飞机制造业、电讯业 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①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促进生产力巨大增长,进入“电气时代、钢铁时代”。 ②促成工业生产结构的巨大变化,重化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 ③导致生产关系发生重大变革,产生垄断组织,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④推动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 高中历史必修2知识点总结归纳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